刊物變革
從2005年開始,融合通信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以ICT為導向的綜合信息服務理念深入人心。通信運營服務提供商、通信設備製造商、IT服務供應商、業務提供商等不約而同的掀起了新一輪產業革命。
以IP技術為核心的新一代網路結構基本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傳統通信業、網際網路、有線電視、移動通信等多個領域都向各自領域滲透,最終將形成一個融合的通信環境。無論是運營商、設備製造商、業務提供商還是監管機構,都必須為這一場革命而變革。
為此,作為中國通信產業領先的媒體,《通信世界周刊》將積極投身於這一場轟轟烈烈的融合革命中去,在整個通信傳媒領域率先定位於融合通信的推動者,將《通信世界》周刊打造為融合通信的綜合服務平台。以創新性、權威性、專業性、建設性為內容主導思想,繼續堅持以觀察、研究、批評、推介的辦刊宗旨,以始終領先和順應產業變化,積極推動通信產業向融合道路前進為立足之本。
創辦歷程
1999年底,項立剛任人民郵電出版社市場開發部主任,研究通信業市場,認為電信業正在政企分開,出現市場競爭,但是通信業的媒體基本都是技術媒體和機關報,缺少一個集新聞、政策、法規、技術、市場、標準、產品、信息為一體的綜合性行業媒體,提出創辦《通信世界》雜誌。
1999年底隻身一人,帶少量投資,在廣渠門龍人寫字樓開始創業歷程,《通信世界》大膽地打破了事業單位的管理體制,除極少數幾名有編制的員工,完全採用社會招聘,自己摸索和培養,有編制的員工也採用市場化的薪酬體制。短時間聚集了一批有理想、有奮鬥精神的年輕人,形成了一支有活力的隊伍。儘管這些員工不懂通信,也沒有做過媒體。項立剛認為,一個人沒有上過大學,什麼專業也沒有,在大學裡怎么混文憑,大家都知道,只要把學習和工作結合起來,三年是一個碩士,再過三年是一個博士。大膽放手讓年輕人擔任重要崗位,敢於使用這些勇敢的年輕人,很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通信業受到廣泛關注。
2000年1月8日,《通信世界》正式創刊,為雙月刊,2001年改為旬刊,2012年改為周刊。《通信世界》出現在,還來了中國通信業的媒體新面貌,也形成了媒體市場化的潮流,促進了《通信產業報》、《中國電信業》等一批媒體的發展。
2001年,《通信世界》即成為行業最知名的媒體,在通信業的雜誌中,發行量第一,收入第一。同時培養出一批通信媒體人。彭俊、劉複利、楊海玉、楊海峰、劉啟誠等都是在《通信世界》成長起來,活躍的通信媒體人。
除了《通信世界》雜誌本身,還舉辦各種會議活動,很多活動在通信業有巨大影響,中國通信業100個解決方案評選曾是行業最有影響的評選活動。
由項立剛總編親自擔綱的“尖鋒對話”欄目,專門和通信業頂級專家、企業領導人進行對話,探討和研究通信業尖銳話題,是通信業媒體最有影響的欄目。他確定的觀察、研究、批評、推介一直是《通信世界》遵守的方針。
在創辦《通信世界》的同時,還創辦了通信世界網。
2007年,項立剛離開《通信世界》,創辦通信業行業網站飛象網。
2011特色:
關注四大運營實體:通信運營商 廣電運營商 網際網路運營商 終端運營商
推崇三大推動引擎:通信基礎設施引擎 IT基礎設施引擎 業務與套用引擎
刊物形式
每期兩冊,每周一出刊;開本為異型八開,正文內容總計64個頁碼,分為兩冊裝訂印刷;全彩四色印刷。
《通信世界周刊》 每周一出版
郵發代號: 82-659 國內外公開發行
地 址:北京市崇文區廣渠門內大街80號通正國際大廈6層
收款人:北京信通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發行部
郵 編:100062
總編輯:
楊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