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伏鄉

通伏鄉

通伏鄉,隸屬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平羅縣,地處平羅縣南部,東以黃河主流中心為界與高仁鄉相望,南連賀蘭縣,西起惠農渠與姚伏鎮接壤,北以第一退水溝為界與渠口鄉毗鄰,行政區域面積132.39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通伏鄉戶籍人口為21714人。

清雍正五年(1727年),通福堡屬新渠縣(現平羅縣姚伏鎮)。1984年4月,改為通伏鄉。截至2021年10月,通伏鄉轄13個行政村,另轄1個村級單位,鄉人民政府駐通伏村。

2020年,通伏鄉有工業企業10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1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平羅縣
  • 地理位置平羅縣南部
  • 面積:132.39 km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另轄1個村級單位
  • 政府駐地:通伏村
  • 電話區號:0952
  • 郵政編碼:753405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人口數量:21714 人(截至2020年末戶籍人口)
  • 車牌代碼:寧B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商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郵政電信,交通運輸,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清雍正五年(1727年),通福堡屬新渠縣(現平羅縣姚伏鎮)。
清乾隆四年(1739年),屬平羅縣。
民國二十年(1931年)春,堡屯均改為鄉。
民國三十年(1941年),平羅縣設16個鄉,通福為第六鄉。
1950年,屬平羅縣第三區。
1955年,為通伏鄉。
1958年9月,為姚伏人民公社轄生產大隊。
1961年5月,成立通伏人民公社。
1984年4月,改為通伏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通伏鄉轄通伏、金堂橋、集中、永興、團結、馬場、永華、五香、羅家莊、新豐、通城、新潮、興林1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0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1年10月,通伏鄉轄13個行政村:通伏村、金堂橋村、集中村、永興村、團結村、馬場村、永華村、五香村、新潮村、通城村、新豐村、羅家莊村、興林村,另轄1個村級單位:黃河濕地保護林場生活區,鄉人民政府駐通伏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通伏鄉地處平羅縣南部,東以黃河主流中心為界與高仁鄉相望,南連賀蘭縣,西起惠農渠與姚伏鎮接壤,北以第一退水溝為界與渠口鄉毗鄰,行政區域面積132.39平方千米。
通伏鄉

地形地貌

通伏鄉地處黃河近代沖積(洪積)平原帶,地勢平坦。

氣候

通伏鄉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由於賀蘭山的屏障作用,西北來的冷空氣難以長驅直入,形成熱量豐富、日照充足、乾旱少雨、蒸發強、春暖快、夏熱短、秋涼早、冬寒長、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點。多年平均氣溫9.2℃,1月平均氣溫-7.9℃,極端最低氣溫-28.2℃(1971年1月29日);7月平均氣溫23.9℃,極端最高氣溫38.9℃(1999年7月28日),平均氣溫年較差31.8℃。生長期年平均219天,無霜期年平均175天,最長達230天,最短為131天。年平均降水量177.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45.1天,最多達58天(1996年),最少為28天(1972年)。極端年最大雨量308.4毫米(1977年),極端年最少雨量68.6毫米(1974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平均降水量在47.6毫米以上,最少出現在12月至2月,降水量在1毫米左右。

自然災害

通伏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大風、霜凍、洪水、蟲害、凍雹等,尤以冰雹災害頻繁。1979年7月,通伏公社遭冰雹襲擊,農作物受災面積3548畝。1991年6—7月,平羅縣先後兩次遭冰雹襲擊,受災糧食作物面積31.6萬畝,鄉域內五香等村受災最為嚴重。1992年8月27—28日,鄉域內各村兩次遭冰雹襲擊,每次達15分鐘左右,冰雹直徑3厘米,農作物受損嚴重。2001年5月中旬兩次降水,造成排水溝水位猛漲,鄉域通城、羅家莊2個村1150畝小麥、玉米被淹,其中近200畝絕收,直接經濟損失12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