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故事最中國

這樣的故事最中國

《這樣的故事最中國》分為七部分,收入了張軍教授近年來發表的經濟短評和讀書隨筆90多篇,從多個觀測視角“講述”了發生在中國經濟變遷進程中的“中國故事”,是非常重要的經濟發展的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這樣的故事最中國
  • 作者:張軍
  • ISBN:9787542635495, 7542635492
  • 頁數:349頁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第1版 (2011年5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 16
  • 尺寸及重量:23.6 x 16.8 x 2.6 cm ; 581 g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媒體推薦,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這樣的故事最中國》分為七部分,收入了張軍教授近年來發表的經濟短評和讀書隨筆90多篇,從多個觀測視角“講述”了發生在中國經濟變遷進程中的“中國故事”,是非常重要的經濟發展的故事。

編輯推薦

《這樣的故事最中國》相比之下,中國則是一個犯不起錯誤的國家,也因為這個約束條件,中國不得不主要依靠持續的變革和創新來不斷尋找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能量,因而,經濟的轉型和增長總是可以在每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作出事後被證明是正確的選擇。

媒體推薦

相比之下,中國則是一個犯不起錯誤的國家,也因為這個約束條件,中國不得不主要依靠持續的變革和創新來不斷尋找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能量,因而,經濟的轉型和增長總是可以在每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作出事後被證明是正確的選擇。
有時候的確很難把中國經濟想像成一個單一的體制。地區的差異為我們檢驗一些經濟發展的重要理論假說提供了觀察樣本,而這樣的檢驗通常只有在跨國數據中才能做得到。由這些差異所構造的自然試驗也是經濟研究者可以依賴的很重要的信息來源。
中國沒有恪守固定的模式,而是允許不同的地方嘗試新的不同的模式,這樣的做法在其他轉型經濟里很少出現。很難說這是中國政治的優點還是缺點。但無論如何,這使得中國的體制變革總體上帶有了濃厚的經驗主義和自然演進的性質。
由於創業精神是沒有可靠的指標來考量的,因此,我們就沒有辦法去對創業精神定價,從而也就沒有關於創業精神的“市場”。一個創業者是不會到“市場”上去“賣出”他的創業精神的。一個企業家是通過創辦自己的企業而成為企業家的。
說張軍的文章寫得好,因為他把我的經濟成長思維與行內的經濟成長學說互相比對,發現二者之間沒有一絲關聯。我沒有跟進他家之說多年了,張軍給我上了一課。
——張五常

作者簡介

張軍,1963年生。“當代中國經濟”長江特聘教授,“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經濟文匯》主編。他是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併入選中國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曾在倫敦經濟學院、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以及聯合國大學經濟發展研究院(UNU-WIDER)等從事研究工作。
張軍教授是當今中國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也是國際上十分活躍的中國經濟學家。擔任國際期刊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East Asia Policy, China Economic Journal, 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的編委並是二十多種中文經濟學期刊的編委或學術委員。他在中國的經濟發展、轉型和增長等領域的研究享有聲譽。
張軍教授在The World Economy, China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以及《經濟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等發表數十篇研究論文。他最近出版的著作包括《不為公眾所知的改革》、《改革、轉型與增長:觀察與解釋》以及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Enterprises(Cengage Learning,2009)和Economic Transi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McGill-Queen University Press,2008)等。

目錄

代序張軍給我上了一課(張五常)/I
第一部分
再問中國的經濟轉型為什麼成功?/3
“為增長而競爭”的意義/13
為什麼國家能力的建設很重要?/20
中國的模式就是不止一個模式/24
把誰的激勵搞對?/27
思想的衝擊:張五常巧解中國的經濟制度/31
蘇聯悖論:讀蓋達爾《帝國的消亡》/38
為《為增長而競爭》而寫/43
轉型的使命——為陳釗序/57
走向前沿——讀錢穎一新著《現代經濟學與中國經濟改革》/61
中國的政治是個優質資產/66
增長的困局/68
增長的理由/71
迷失在亞洲增長/74
我又想起了熊彼特……/77
為了和諧:為什麼我們需要更多的市場治理?/80
大江東去,浪淘盡:中國入世五周年告訴了我們什麼?/84
中國人世給經濟學家的教訓/87
第二部分
印度的經濟成長是另類的嗎?/91
再說印度增長/95
印度和中國增長的政治經濟學/97
鬧猛的中印競賽/101
中國和印度相互看齊什麼?/104
中國成為製造大國是必然的嗎?/106
第三部分
如何看待經濟發展中的消費因素?/111
我們真的相信國內消費不足嗎?/113
為什麼消費不足可能是個偽命題?/118
中國的企業為什麼儲蓄這么多?/124
無知的增長/127
該壓什麼樣的投資?/130
治理危機還是統計危機?/133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數據?/136
把賬算清也是不錯的研究/139
改革越來越技術了/143
增長的分歧/146
麻煩的分配政策/149
再分配政策可以抬起消費物價/153
第四部分
蘇南現象:財富是交換出來的!/159
“草根”為何成大器?/162
這樣的故事最中國/165
為什麼說產權比財富更重要?/169
真實的GDP,真實的產權:讀梭圖的《資本之謎》/172
垃圾經濟的“神話”?/175
小議創新與創新型國家/178
創新就是改變以往成功的想法/183
創業與教育/185
服務業不發達的蘇聯因素/187
生煎饅頭為什麼做不大?/190
假冒偽劣為什麼那么猖獗?/192
高房價是被識別出來的/195
“國有制”的喜宴/197
怎么才算國家富強?/200
建設上海有多重要?/202
發光的並不都是金子/204
拿還是不拿高薪,這不是一個問題/207
為什麼要成為“中心”?/210
第五部分
我們是全球金融危機的例外嗎?/215
全球危機改變了中國?/219
金融海嘯如何影響美國和中國?/222
金融危機了,思想不能危機/225
兩種類型的經濟下降/227
中國經濟為什麼可能率先復甦了?/230
該怎么理解流動性過剩?/234
容易的貨幣不容易花/237
是什麼製造了中國的巨觀現象?/239
中國的巨觀繁榮為何與貿易順差並存?/244
中國會告別低利率時代嗎?/246
為8%簡單算筆賬/249
聰明的政府、吵鬧的經濟學家/252
關注中國崛起的國際政治經濟學/255
第六部分
“招商引資”的由來/261
“深圳特區”為什麼會遭遇那么多的批評?/266
特區與中國沿海開放戰略:經濟學家知道些什麼?/270
“莫乾山”上的價格論戰/274
“巴山輪會議”/278
漲價的追問與追憶/283
通貨膨脹是怎么離去的?/288
中國早期通貨膨脹的理論貢獻/291
對雙軌過渡的爭論與“配套改革”動議/295
1994年的分稅制/299
“光榮革命”(1):國有企業的激進改革/303
“光榮革命”(2):“包”起來的國有企業/307
“光榮革命”(3):地方國有企業的改制/310
“光榮革命”(4):新型國有企業的成長/314
第七部分
中國還在你身邊/321
增長的故事(1)/324
增長的故事(2)/326
增長的故事(3)/328
價格死了,價格萬歲/331
收入是重要的/334
為什麼人的行為是可解釋的?/337
誰是企業家?/340
有時候,我們是需要老闆的/342
觀奧運的閒言碎語/345
後記/34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