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教孩子,將來他會感謝你》是2017年4月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金武貴〔日〕南瓜夫人。
基本介紹
- 書名:這樣教孩子,將來他會感謝你
- 作者:〔日〕金武貴〔日〕南瓜夫人
- 譯者:朱悅瑋
- 類別:圖書 / 非虛構
- 定價:12rmb
-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 出版時間:2017年04月
- 提供方:方時代華文
- 字數:101,000 字
作品簡介,作品目錄,
作品簡介
金武貴與母親南瓜夫人以自身成長曆程及大量訪談資料為基礎,歸納出培養“堅持到底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等超實用的7大方針和55條教育方式。告訴你什麼是改變孩子人生的“真正有用的教養方式”!
作品目錄
成功育兒的“一流的培養方法”
金武貴對本書的概述
前言
第一章 最大限度地培養“主體性”
Ⅰ 讓孩子自由做決定
1.給孩子自由、讓孩子自己探索
2.讓孩子自己設定目漏臘束檔標
3.尊重孩子對自己升學以及就業的選擇
Ⅱ 不過分幫助、但給予支援
4.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但也要充分給予建議
5.給出選項,但把最終選擇權交給孩子
6.不歸匪對孩子過度保護
Ⅲ 培養孩子做自己
7.尊重孩子的個性
8.告訴孩子“做對別人有幫助的人”比“不給別人添麻煩的人”更有意義
9.從“小事”來建立孩子的自信
本章要點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第二章 開闊“視野”、讓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
Ⅰ 開闊視野
1.開闊視野、刺激孩子的求知慾
2.通過讀書來增長見聞,養成學習習慣
3.閱讀“喜歡的書”,讓讀書成為習慣
4.在現實環境中開闊視野
Ⅱ 尋找適合自己的路
5.支持孩子“感興趣的事情”
6.挖掘隱藏的才能,對“原石”予以雕琢
本章要點
第三章 培養孩子堅持到底的“意志力”
Ⅰ 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1.調動積極性的秘訣是“讓孩子參與挑戰”
2.成為孩子的後援團
3.告訴孩子你對他的期望
Ⅱ 全力以赴、堅持到底
4.確認孩子是“認真的”再進行愉榜戲投資
5.如果孩子做得不夠認真,就應該給予批評
6.不半途而廢
7.學會“戰勝失敗”
本章要點
即使失敗也不輕言放棄的人最終一定會成功
第四章 磨鍊一流的“溝通能力”
Ⅰ 習慣溝通
1.讓孩子參與“社交場合”
2.養成“寫作的習慣”
3.讓孩子從幼兒期就習慣外語教育
4.成為值得孩子信賴的傾訴對象
Ⅱ 理解不同的觀點·價值觀·感情
5.積極地與孩子進行討論
6.不把家長的“價值觀”強加於孩子
7.不感情用事,批評的時候先講明理由整罪端組
Ⅲ 養成與人心靈相通的習慣
9.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10.通過飼養寵物來培養孩子的愛心
本章要點
第五章 讓孩子主動“學習”
Ⅰ “養成習慣”
1.不強迫孩子學習
2.在童年時期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3.培養動腦能力
Ⅱ “給學習找個動機”
4.告訴孩子學習能帶來的“好處”
5.教育環境決定孩子的性格
6.培養在學習上的“競爭意識”
7.可以用“報酬”來激勵孩子學習嗎?
Ⅲ 培養孩子的“學習觀”
8.重視結果VS重視過程
9.不論什麼類型的孩子都應該讓他讀大學嗎?
10.不要教孩子學習至上主義
本章要點
第六章 讓孩子“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
Ⅰ 培養孩子有自制力、愛心、教養
1.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與愛心
2.讓孩子擁有健全的金錢意識
3.培養孩子的教養和感性
Ⅱ 用家長的行為來正確引導孩子
4.教育孩子時要“職責分擔”
5.家長的交談造就孩子的性格
6.孩子模仿家長的言行
本章要點
第七章 讓孩訂婚己子感受到“不求回報的愛”
Ⅰ 讓孩子在寬鬆的環境下自由成長
1.正面思考,開明寬鬆的培養方法
2.父母之間絕對不能“互相貶損”
3.不與其他的孩子比較
4.用“正確的稱讚方法”來讓孩子得到成長
Ⅱ 用不求回報的勸永嚷愛來守護孩子
5.對孩子的錯誤行為要堅決兵局辣予以糾正
6.用信賴包容孩子
7.對孩子傾注不求回報的愛
本章要點
寫在本書的最後
後記
5.教育環境決定孩子的性格
6.培養在學習上的“競爭意識”
7.可以用“報酬”來激勵孩子學習嗎?
Ⅲ 培養孩子的“學習觀”
8.重視結果VS重視過程
9.不論什麼類型的孩子都應該讓他讀大學嗎?
10.不要教孩子學習至上主義
本章要點
第六章 讓孩子“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
Ⅰ 培養孩子有自制力、愛心、教養
1.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與愛心
2.讓孩子擁有健全的金錢意識
3.培養孩子的教養和感性
Ⅱ 用家長的行為來正確引導孩子
4.教育孩子時要“職責分擔”
5.家長的交談造就孩子的性格
6.孩子模仿家長的言行
本章要點
第七章 讓孩子感受到“不求回報的愛”
Ⅰ 讓孩子在寬鬆的環境下自由成長
1.正面思考,開明寬鬆的培養方法
2.父母之間絕對不能“互相貶損”
3.不與其他的孩子比較
4.用“正確的稱讚方法”來讓孩子得到成長
Ⅱ 用不求回報的愛來守護孩子
5.對孩子的錯誤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
6.用信賴包容孩子
7.對孩子傾注不求回報的愛
本章要點
寫在本書的最後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