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會好嗎:中國崛起的經濟學分析》從經濟視角入手,力圖解釋中國崛起的原因。書中涉獵內容甚廣:貧富分化如何產生、破壞性要素如何參與分配、市場有哪些缺陷、中華文明為什麼與眾不同、企業家精神怎樣發揮作用、地方政府如何定位……作者李曉鵬博士在剖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崛起的原因時,也為您解答了前面的世紀之問。
基本介紹
- 書名:這個國家會好嗎:中國崛起的經濟學分析
- 作者:李曉鵬
- 出版社:中國發展出版社
- 頁數:362頁
- 開本:16
- 定價:49.80
- 外文名:Anation Inquestion Understanding the Rise of China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 類型:經濟管理
- 出版日期:2012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2348080
- 品牌:中國發展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這個國家會好嗎:中國崛起的經濟學分析》獻給所有懷揣夢想、腳踏實地、力圖改變這個國家的同路人。也許微乎其微,但我們正在改變世界。
作者簡介
李曉鵬,重慶江津人,經濟學博士、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ASH中心研究員(Research Fellow)、中國人民大學城鄉發展規劃研究中心產業發展研究室副主任。現在清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麥肯錫公司聯合組建的“城市中國”研究機構(Urban China Initiative)中負責研究項目的管理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篇盛世危言: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崛起”
第01章從馬克思談起(代序)
第02章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
第03章現代金融資本的“破壞力要素”如何參與分配
第04章為何這一次經濟危機與眾不同?——次貸危機的起源與“拯救”
第05章破壞力的會師:政治權力與資本權力的合流
第06章經濟政策的回顧:里根總統給美國“開掛”
第07章反思經濟危機的四個層次
結語: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崛起”的警示
第二篇孔孟之道:中國崛起的文化背景
第08章來自家庭的信仰:中國文化中的現世主義傳統
第09章“大道不絕,天佑中華”:中國文化與現代化
第三篇庖丁解牛:中國崛起的經濟學分析框架
第10章微觀基礎:企業家精神與中國的市場經濟改革
第11章巨觀基礎:總量增長與經濟結構的變化
第12章政策工具:對羅斯福新政的再反思
第四篇政商博弈:中國經濟奇蹟中的政府與市場
第13章並不完美的市場:企業家精神的四方向演變假說
第14章企業家精神演變的四方向假說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15章帶紗窗的改革開放:政治力量與國際資本的博弈
第五篇紅色中國:中國崛起的制度分析
第16章土地諸侯:作為空間經濟資經營者的地方政府
第17章GDP的戰爭:城市地方政府的空間競爭機制與中國的特殊優勢
第18章一黨執政:中國特色的職業政治家制度
第19章制度演進:不確定性與結果導向原則
第六篇改革前景:這個國家會好嗎?
第20章中央政府層面的改革建議
第21章地方政府層面的改革建議
第01章從馬克思談起(代序)
第02章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
第03章現代金融資本的“破壞力要素”如何參與分配
第04章為何這一次經濟危機與眾不同?——次貸危機的起源與“拯救”
第05章破壞力的會師:政治權力與資本權力的合流
第06章經濟政策的回顧:里根總統給美國“開掛”
第07章反思經濟危機的四個層次
結語: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崛起”的警示
第二篇孔孟之道:中國崛起的文化背景
第08章來自家庭的信仰:中國文化中的現世主義傳統
第09章“大道不絕,天佑中華”:中國文化與現代化
第三篇庖丁解牛:中國崛起的經濟學分析框架
第10章微觀基礎:企業家精神與中國的市場經濟改革
第11章巨觀基礎:總量增長與經濟結構的變化
第12章政策工具:對羅斯福新政的再反思
第四篇政商博弈:中國經濟奇蹟中的政府與市場
第13章並不完美的市場:企業家精神的四方向演變假說
第14章企業家精神演變的四方向假說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15章帶紗窗的改革開放:政治力量與國際資本的博弈
第五篇紅色中國:中國崛起的制度分析
第16章土地諸侯:作為空間經濟資經營者的地方政府
第17章GDP的戰爭:城市地方政府的空間競爭機制與中國的特殊優勢
第18章一黨執政:中國特色的職業政治家制度
第19章制度演進:不確定性與結果導向原則
第六篇改革前景:這個國家會好嗎?
第20章中央政府層面的改革建議
第21章地方政府層面的改革建議
後記
在本書出版之際,我由衷地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我的人表達謝意。
首先要感謝的是我的碩士和博士生導師葉裕民教授,感謝她多年以來對我的教導。2002年,我在一堂選修課上聆聽了葉老師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講課,深受啟發,便決心投入葉老師門下研究中國的經濟問題。這本書是在她的指導下多年學習和研究的成果。
感謝我的博士生副導師、國家發改委培訓中心執行主任王青雲教授,他為我提供了諸多接觸地方政府實際工作和了解地方實際情況的機會。感謝我在劍橋大學的導師Dr.Elisabete,她為我提供了到劍橋學習的寶貴機會。感謝哈佛大學的財政金融學教授J.Rosengard,他為我提供了到哈佛研究學習的機會,並在土地金融財政等方面給予了我諸多教導。
感謝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總量經濟學教授鄭超愚老師和經濟史副教授王珏老師,在本書寫作過程中,我多次向他們請教。他們分別在巨觀經濟理論和經濟史方面給予了我諸多教誨。
然後要感謝我的家人,感謝他們多年來對我的養育和教育。
此外,還需要感謝眾多在我學習和寫作過程中給予我諸多幫助的老師、同學、同事們。特此致謝。
從2002年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10年。在這10年裡,整箇中國社會被房地產攪得躁動不安。要在這樣一個時代靜下心來寫作,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為此,必須放棄很多誘惑和機會,耐得住寂寞,忍受得了孤獨。在這沸騰的世界中,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要獨自一人坐在一個小房間裡安靜地讀書和思考。為的是為自己心中多年的困惑尋找一個答案,為的是希望因為自己的努力,可以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
寫完這本書的時候,正好趕上2012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出爐,央行年內第二次降息。然而,降息的結果卻不是很妙:房地產價格應聲上漲,實體經濟卻依然不見起色。國際金融危機寒流陣陣來襲。愛迪達、耐克等知名跨國公司紛紛關閉了在中國的工廠而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南亞各國……除此之外,內政外交方面,也都爆出了很多大事件。顯然,中國經濟、中國社會又到了一個必須在內憂外患中經歷陣痛轉型的關口。我們前方的道路,又一次變得曲折而又撲朔迷離起來。
在這樣的時刻,我想,很多關心我們這個國家命運的人又會忍不住想問:這個國家會好嗎?
我們終究還是要相信,它一定會一天天往好里去的。
李曉鵬
2012年7月23日於北京
首先要感謝的是我的碩士和博士生導師葉裕民教授,感謝她多年以來對我的教導。2002年,我在一堂選修課上聆聽了葉老師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講課,深受啟發,便決心投入葉老師門下研究中國的經濟問題。這本書是在她的指導下多年學習和研究的成果。
感謝我的博士生副導師、國家發改委培訓中心執行主任王青雲教授,他為我提供了諸多接觸地方政府實際工作和了解地方實際情況的機會。感謝我在劍橋大學的導師Dr.Elisabete,她為我提供了到劍橋學習的寶貴機會。感謝哈佛大學的財政金融學教授J.Rosengard,他為我提供了到哈佛研究學習的機會,並在土地金融財政等方面給予了我諸多教導。
感謝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總量經濟學教授鄭超愚老師和經濟史副教授王珏老師,在本書寫作過程中,我多次向他們請教。他們分別在巨觀經濟理論和經濟史方面給予了我諸多教誨。
然後要感謝我的家人,感謝他們多年來對我的養育和教育。
此外,還需要感謝眾多在我學習和寫作過程中給予我諸多幫助的老師、同學、同事們。特此致謝。
從2002年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10年。在這10年裡,整箇中國社會被房地產攪得躁動不安。要在這樣一個時代靜下心來寫作,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為此,必須放棄很多誘惑和機會,耐得住寂寞,忍受得了孤獨。在這沸騰的世界中,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要獨自一人坐在一個小房間裡安靜地讀書和思考。為的是為自己心中多年的困惑尋找一個答案,為的是希望因為自己的努力,可以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
寫完這本書的時候,正好趕上2012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出爐,央行年內第二次降息。然而,降息的結果卻不是很妙:房地產價格應聲上漲,實體經濟卻依然不見起色。國際金融危機寒流陣陣來襲。愛迪達、耐克等知名跨國公司紛紛關閉了在中國的工廠而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南亞各國……除此之外,內政外交方面,也都爆出了很多大事件。顯然,中國經濟、中國社會又到了一個必須在內憂外患中經歷陣痛轉型的關口。我們前方的道路,又一次變得曲折而又撲朔迷離起來。
在這樣的時刻,我想,很多關心我們這個國家命運的人又會忍不住想問:這個國家會好嗎?
我們終究還是要相信,它一定會一天天往好里去的。
李曉鵬
2012年7月23日於北京
序言
這個國家會好嗎?這個疑問困擾了中國人一個多世紀,至今亦如此。
1840年,大英帝國的火炮擊穿了天朝的國門,這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再次面臨岌岌可危的局面。然而這在她滄桑的歷史中並非罕見——五胡亂華、蒙古南下、清軍入關,但每次“異族”入侵的陣痛後,她總會回歸所謂的正統——“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無論誰試圖統治這片土地上的人民,都必須改變自己。可是,這次的情況真的有些不一樣。西方同樣有著沉澱千年的文明,面對堅船利炮,我們似乎要面臨曾經“夷狄”的命運。
於是,在接下來的一百多年中,無數的中國人竭盡全力與這樣的命運抗爭著。他們一面試圖改良自己的制度,一面努力學習西方的知識。從洋務派到維新派,從國民黨到共產黨;從“師夷長技以自強”到“戊戌變法”,從“三民主義”到“共產主義”。無數嘗試改變現狀的中國人背後,是無數的思想在激烈地碰撞。這其中,既有縱橫捭闔的政治家,也有兢兢業業的企業家;既有戰場上浴血奮戰的軍人,也有課堂里傳道授業的學者。正是這些“中國的脊樑”使我們的文明存續至今。即使遭遇了連年的戰亂,即使經歷了狂熱的信仰,如今,中國人仍然是中國人。
說到這裡,有的人可能並不認同:現在的中國人沒有信仰,一切向錢看,社會道德淪喪,政府官員腐敗,住房、醫療、教育、養老……若干座大山壓在民眾身上,你還談什麼中華文明、中國崛起?我們並不否認現實的中國存在眾多問題,有些問題甚至還很嚴重,但我們應該從大歷史的縱深來看待這一切。每個人都注定是時代的犧牲品,同時也獲益於自己的時代。我們在研究自己到底做錯了哪些事情的同時,也有必要了解自己到底做對了什麼。當我們放棄單純的情緒宣洩,客觀冷靜地分析現實的時候,我們才能負責任地回答這個世紀之問:這個國家會好嗎?
2008年之前熱得發燙的證券市場和2008年之後寒氣襲人的經濟危機有一個同樣的作用——讓經濟學家們站在了風口浪尖。這是他們的幸運,卻也是他們的悲劇。幸運的是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傳播自己的觀點和理論,而悲劇在於,他們在大眾的掌聲中迷失了,他們高估了經濟學的作用,注定會走進死胡同。經濟學不是萬能的,那些試圖用經濟學原理解釋萬事萬物的努力都是徒勞的。任何學科都不應該被原教旨化,我們必須認識到,是理論服務於生活,而不是生活服從理論。曉鵬正是這樣一個清醒的思考者,他可以熟練運用各種經濟學理論,但決不追隨狂熱信仰。他立足於現實,像他筆下那些“實幹派”的中國人一樣,力圖改變這個國家,希望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相信我們還有很多同路者,我們並不孤單。
也許微乎其微,但我們正在改變世界。
1840年,大英帝國的火炮擊穿了天朝的國門,這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再次面臨岌岌可危的局面。然而這在她滄桑的歷史中並非罕見——五胡亂華、蒙古南下、清軍入關,但每次“異族”入侵的陣痛後,她總會回歸所謂的正統——“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無論誰試圖統治這片土地上的人民,都必須改變自己。可是,這次的情況真的有些不一樣。西方同樣有著沉澱千年的文明,面對堅船利炮,我們似乎要面臨曾經“夷狄”的命運。
於是,在接下來的一百多年中,無數的中國人竭盡全力與這樣的命運抗爭著。他們一面試圖改良自己的制度,一面努力學習西方的知識。從洋務派到維新派,從國民黨到共產黨;從“師夷長技以自強”到“戊戌變法”,從“三民主義”到“共產主義”。無數嘗試改變現狀的中國人背後,是無數的思想在激烈地碰撞。這其中,既有縱橫捭闔的政治家,也有兢兢業業的企業家;既有戰場上浴血奮戰的軍人,也有課堂里傳道授業的學者。正是這些“中國的脊樑”使我們的文明存續至今。即使遭遇了連年的戰亂,即使經歷了狂熱的信仰,如今,中國人仍然是中國人。
說到這裡,有的人可能並不認同:現在的中國人沒有信仰,一切向錢看,社會道德淪喪,政府官員腐敗,住房、醫療、教育、養老……若干座大山壓在民眾身上,你還談什麼中華文明、中國崛起?我們並不否認現實的中國存在眾多問題,有些問題甚至還很嚴重,但我們應該從大歷史的縱深來看待這一切。每個人都注定是時代的犧牲品,同時也獲益於自己的時代。我們在研究自己到底做錯了哪些事情的同時,也有必要了解自己到底做對了什麼。當我們放棄單純的情緒宣洩,客觀冷靜地分析現實的時候,我們才能負責任地回答這個世紀之問:這個國家會好嗎?
2008年之前熱得發燙的證券市場和2008年之後寒氣襲人的經濟危機有一個同樣的作用——讓經濟學家們站在了風口浪尖。這是他們的幸運,卻也是他們的悲劇。幸運的是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傳播自己的觀點和理論,而悲劇在於,他們在大眾的掌聲中迷失了,他們高估了經濟學的作用,注定會走進死胡同。經濟學不是萬能的,那些試圖用經濟學原理解釋萬事萬物的努力都是徒勞的。任何學科都不應該被原教旨化,我們必須認識到,是理論服務於生活,而不是生活服從理論。曉鵬正是這樣一個清醒的思考者,他可以熟練運用各種經濟學理論,但決不追隨狂熱信仰。他立足於現實,像他筆下那些“實幹派”的中國人一樣,力圖改變這個國家,希望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相信我們還有很多同路者,我們並不孤單。
也許微乎其微,但我們正在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