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手藝,這是生活

這不是手藝,這是生活

《這不是手藝,這是生活》是趙勤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22年6月。

該書收錄18篇講述釀酒、竹編、編織、泥塑、美甲、足浴等手藝人的故事。作者指出,手藝的傳承來自一代代人的堅守,這既是謀生手段的傳家,也是民間精神故事的續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這不是手藝,這是生活
  • 作者:趙勤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字數:19萬字
  • 首版時間:2022年6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由《安順的回家路》《帶刀的老范》《奢華的技藝,驕傲地編織》《你懂那雙布鞋嗎?》等18篇文章組成,記錄了制刀匠、鞋匠、泥瓦匠、小銀匠、皮匠、油漆匠等手藝人在當代社會中的個體生存境況,展現了手藝人在傳統與現代之間何去何從的迷茫與思考。

作品目錄

安順的回家路
帶刀的老范
伴隨一生的竹篾條
“樂器王”艾依提·依明
足浴技師阿霞
那個“開臉”的女人
奢華的技藝,驕傲地編織
你懂那雙布鞋嗎?
讀詩·點鹵
建平的泥塑世界
從一把破舊的卡龍琴開始
私房菜:慢生活
桂子和梅梅的簡單夢想:美美美甲
出逃的鞋匠
秘密釀造——沉默的穆塞萊斯
業餘的專業銀匠
手工調色,不簡單的刷
手工皮匠的願望清單

作品鑑賞

作者是關注手藝的,譬如《安順的回家路》中,作者談到如何辨別好酒,“先看酒的顏色,好的白酒應該是無色透明的,不帶一點雜質,晶瑩剔透;有些陳年酒顏色微黃,那也是好酒。再看酒掛杯的程度,好酒應該掛杯均勻而且長久……”這對於讀者增進對傳統白酒質量優劣的了解是大有裨益的。在《出逃的鞋匠》中,作者對女鞋匠張桂梅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不吝筆墨,進行了大面積的鋪陳,“修鞋時,她的眼神不離開手裡的鞋。鞋子修好,她會認真地檢查一遍,看看鞋裡鞋外,探摸各處是否有影響穿用的缺陷,然後會用絨布仔細擦拭一遍,打上鞋油,擦得鋥亮,遞給客人的時候宛如新的一樣”。一代代手藝人之所以能在社會上立足,就在於像張桂梅這樣用手藝贏得了社會大眾的信任。
相對於手藝而言,作者更關注手藝人成長背後的故事,從而反映社會的變遷。譬如在《出逃的鞋匠》中,作者談到張桂梅之所以會出逃,是因為她不甘於成為家鄉買賣婚姻的受害者。從悲慘的過往中出逃以後,張桂梅在東莞從流水線工廠出來,利用修鞋獲得經濟獨立,最終收穫了真正的愛情。張桂梅說:“至於別人怎么看我,有什麼關係呢?我靠手藝掙錢吃飯,我過我的日子,和別人有什麼相干呢?”她的安穩日子正是當代手藝人生存狀態的真實寫照,儘管其曾經有著或光鮮或窘迫的過往,但只要把手藝做到極致,自然會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對於手藝人而言,手藝既是一種謀生手段,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趙勤認為,手藝人製作的日常用品正在快速地被工業化大生產所取代。因此,手藝人的個人際遇在時代潮流裹挾下,也許更敏感、更脆弱。

作品評價

《這不是手藝,這是生活》中關於18位手藝人的故事不是虛構的,是具體而又生動地發生在那一片土地上的真實歷程,是屬於那些人物的有歡笑、有淚水的一段生命歷程,也因為這份真實,具備了觸動人心的力量,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兵團日報》評)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這不是手藝,這是生活》
2022年6月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978-7-5598-4869-7

作者簡介

趙勤,1974年出生於新疆,作家、編劇,中國作協會員、魯迅文學院第32屆高研班的學員,現居東莞,出版散文集《重返阿瓦提》《這不是手藝,這是生活》。短篇小說《教堂藍》獲第八屆東莞荷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散文《觀音山下》獲《人民文學》雜誌徵文獎;散文集《重返阿瓦提》獲評深圳市2021年十大勞動者文學好書榜散文榜——年度十大勞動者文學好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