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不寐有感

《途中不寐有感》是楊杏佛所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途中不寐有感①
萬里征途逐燕飛,
行行回首更依依。
千山積雪欺明月,
五夜寒風侵客衣。
白髮思兒應有淚,
青燈無夢不能歸。
攙槍又向中原見②,
極目何人屬少微③。

作品注釋

①他早年就讀於上海吳淞中國公學,辛亥革命勝利後,他和當時的許多愛國青年一樣,熱血沸騰,赴南京投效孫中山,他在總統府任秘書處收發組長。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後,楊杏佛不願意在袁手下做官,於1912年11月,離開上海,前往美國留學。當時他是乘“蒙古號”海輪赴美的,這首《途中不寐有感》就是他在航海的途中寫下的。
②攙槍:攙通“欃”,攙槍,彗星的別稱。《爾雅·釋天》:“彗星為槍。”古人以這種星為妖星,出現即有兵亂。
少微:星官名。《晉書·天文志》:“少微四星在太微西。”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七律。首聯“萬里征途逐燕飛,行行回首更依依”,就是說自己這次輾轉萬里,赴美留學的事。和作者一起赴美的,共有十幾位中國留學生,他們離開了祖國,踏上了離鄉的征途,就像南飛的燕子,頻頻回首,眷戀故土。“依依”兩字,更顯出這種眷戀之情。“依依”包含著戀戀不捨等種種情感,充分表達了這群青年的愛國心。頷聯“千山積雪欺明月,五夜寒風侵客衣”,通過對景物的描寫,進一步刻畫了自己的思鄉之情。明月自古就是文人騷客思鄉的憑藉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表達的都是這樣一種思念的情感。身在異鄉的作者,感到月也沒有故鄉明,因為那千山積雪,明晃晃的一片,使人分不清哪是白雪,哪是明月。而夜半的朔風,更使作者感到寒冷難抵,而最冷的還是作者那顆遠離祖國的心。頸聯“白髮思兒應有淚,青燈無夢不能歸。”前句是想像白髮蒼蒼的父母思念遠在他鄉的兒子,後句是說自己只能在夢中與親人相見,夜不能寐,連夢裡相見都不能做到。尾聯“攙槍又向中原見,極目何人屬少微。”用含蓄的語氣表達了對祖國局勢的擔憂。當時袁世凱用武力要挾革命黨人接受議和條件,脅迫孫中山讓位,最終奪取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位。辛亥革命的果實就這樣被袁世凱竊取了,中國社會又陷入黑暗的年代。
這首詩袒露了作者的愛國情懷。儘管他因不滿現實而離開祖國,但祖國、親人始終索繞在他的心頭,這種思念是那樣的強烈,以致於使他夜不成寐。整首詩都是刻畫作者的心理狀態,把作者的情感描寫得委婉、生動。起首用燕子來比喻遠離故鄉的遊子,用“回首”和“依依”來表達他對故土戀戀不捨的心理;其次是塑造了一個在寒風中佇立的遊子形象,並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來襯托他的心理活動,千山的積雪和五夜的寒風既是他思鄉的環境,又是他情感的流露;接下來就是他思鄉的具體內容,“白髮思兒應有淚”,不是說自己想念親人,而是反過來構想白髮的雙親正在含淚思念自己,語氣委婉,更使人感到這種思念之深,感情之強烈;最後是作者思念情感的中心,思鄉、思親人,最思念的是親愛的祖國,祖國的命運,祖國的前途,這是作者最關心的,他之所以離開故土離開親人,去鄉萬里留學,就是為了祖國。整首詩層次鮮明,語意流暢,情感委婉,處處閃耀著愛國主義思想的光輝。

作者簡介

楊杏佛(1893-1933),江西清江人。早年留學美國。曾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東南大學工學院院長。1924年赴廣州參加革命,任孫中山秘書。1927年冬任國民黨中央研究院總幹事。1932年與宋慶齡蔡元培等發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任總幹事。1933年6月在上海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