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儺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zhǘ nuó,意思是古代祭祀性的原始舞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逐儺
- 拼音: zhǘnuó
- 相關詩詞:《除夜二首》其二
- 解釋:古代祭祀性的原始舞蹈
基本字義,起源,儺舞,
基本字義
儺
1. 行走姿態柔美:“佩玉之~”。
2. 古代臘月驅逐疫鬼的儀式:~舞。~戲(中國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演員戴木面具,多用反覆的、大幅度的程式動作表現請神驅邪、祈福及簡單的戰鬥故事)。~神(傳說中驅除瘟疫的神靈)。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人,難聲。本義:步行有節度)
2. 同本義
巧笑之儺,佩玉之儺。——《詩·衛風·竹竿》
3. 指古迎神賽會
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阼:古指東面的台階。)——《論語·鄉黨》
4. 又如:儺祓(驅除疫鬼,祓除災邪);儺逐(驅除疫鬼儀式中所唱的歌);儺鼓(驅除疫鬼儀式中敲擊的鼓聲)
起源
逐儺起源於原始的巫覡之舞,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在民間一直長盛不衰。據《後漢書·禮儀志》記載,漢代的“大儺”規模非常浩大,文武百官都要參加,僅參加的衛士就有七八千人。儀式的最後,人們將惡鬼疫癘送至洛水,將之永遠鎮壓於水底。其場面盛大,氣勢磅礴。這反映了當時征服自然災害的那種大無畏氣概。
儺舞
儺舞,是在除夕夜裡舉行逐儺儀式,為的是驅鬼逐疫。從身高體形上判斷,那些跳儺舞的人清一色的是小孩子,為首領舞之人穿玄黑色上衣,朱紅色下裳,頭上罩了一張面具,猙獰可怖。
儺舞原是,舞者配戴形象猙獰的面具,裝扮成傳說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邊舞邊 "儺、儺……" 地呼喊,奔向各個角落,跳躍舞打,搜尋不祥之物,以驅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現存儺舞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貴州、廣西、山東、河南、陝西、湖北、福建、雲南、廣東等地,各地分別有"跳儺"、"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稱謂。 這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舞蹈,一般有兩種表演形式:一種由主角四人表演,表演者頭戴面具如冠,身著獸皮,手執戈盾,口中發出"儺、儺"之聲。另一種由十二人組成,每人朱發畫皮,手執數尺長的麻鞭,甩動作響,並高呼各種專吃惡鬼、猛獸之神名,起舞時各有音樂伴奏。
唐 姚合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
儺聲方去疫,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處,誰為最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