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釉層可以看見釉下坯體的顏色以及各種雕刻和彩飾的釉。
相關詞條
- 透明釉
通過釉層可以看見釉下坯體的顏色以及各種雕刻和彩飾的釉。...... 通過釉層可以看見釉下坯體的顏色以及各種雕刻和彩飾的釉。中文名 透明釉 外文名 clear glaze;...
- 釉
釉是覆蓋在陶瓷製品表面的無色或有色的玻璃質薄層,是用礦物原料(長石、石英、滑石、高嶺土等)和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製成熔塊)經過研磨製成釉漿,施...
- 清釉
清釉也稱透明釉,主要採用天然原料如:長石、石英、石灰石和高嶺土等原料配製而成。清釉不起蓋底作用,坯體本身的顏色能通過釉層反映出來,這種釉料特點是成本低,...
- 不透明瓷釉面磚
不透明瓷釉面磚是磚的表面經過施釉高溫高壓燒制處理的瓷磚,也叫釉面磚。這種瓷磚是由土胚和表面的釉面兩個部分構成的,主體又分陶土和瓷土兩種,陶土燒制出來的背面...
- 無光釉
無光釉是指呈絲光或玉石狀光澤而無強烈反射光的釉。這種釉施於藝術陶瓷上,可經獲得較佳的效果。無光釉在中國古代最經典的範例就是哥窯,有米白、粉青、灰綠、...
- 無釉器
無釉器是在器皿加工過程中未作上釉處理的半成品或不需要做上釉處理的產品。...... 青花是指套用鈷料在瓷胎上繪畫,然後再施透明釉,在13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下一次...
- 納米釉
納米釉又稱納米抗菌自潔釉,是一種透明的玻璃質釉,由銀和特定的納米材料複合而成。它本身安全、無污染,對環境無公害,而且具有抗菌功效。...
- 陶瓷釉
釉是一種矽酸鹽,陶瓷器上所施的釉一般以石英、長石、粘土為原料,經研磨、加水調製後,塗敷於坯體表面,經一定溫度的焙燒而熔融,溫度下降時,形成陶瓷表面的玻璃質...
- 釉下彩
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裝飾的一種,又稱“窯彩”。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種主要裝飾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乾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繪製各種紋飾,然後罩以白色透明釉...
- 乳濁釉
又稱“蓋地釉”。陶瓷坯體上不透明的玻璃狀覆蓋層,可以掩蓋坯體的顏色和缺陷。是在普通透明釉中添加乳濁劑而形成的。此外,釉層中含有大量微細氣泡時也可形成...
- 絞胎釉
絞胎釉,是一層胎泥,一層釉色,迭次相壓,捲成圓柱,然後取其斷面,製成器型焙燒而成的。...
- 一道釉
一道釉是單色釉瓷的俗稱,分為素瓷和色釉瓷。指單一的色釉。如青釉、紅釉、黃釉、黑釉、綠釉、藍釉和白釉等。由於釉內含不同化學成分,燒成後就呈現出不同...
- 欠釉
欠釉是釉面缺陷的一種,指部分區域釉料不能流動到的部位便顯露出坯體。...... 按外表特徵可分透明釉、乳濁釉、顏色釉、有光釉、無光釉、裂紋釉(開片)、結晶釉...
- 釉中彩
七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瓷器裝飾材料和技法。亦稱高溫快燒顏料。顏料的熔劑成分不含鉛或少含鉛,按釉上彩方法施於器物釉面,通過1100~1260℃的高溫快燒(一般...
- 釉水
釉水是以石英、長石、硼砂、黏土等為原料製成的物質,加以水稀釋,塗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燒製成有玻璃光澤。
- 釉里紅瓷
釉里紅瓷是傳統陶瓷中的藝術珍品,屬於元代中期景德鎮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之一。釉里紅瓷製作工序與同時代的青花瓷大體相同。它是以氧化銅作著色劑,於胎上繪畫紋飾...
- 釉上彩
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裝飾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種彩料在已經燒成的瓷器釉面上繪製各種紋飾,然後二次入窯,低溫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繪瓷、彩飾瓷、青花加彩瓷、...
- 釉下彩瓷器
釉下加彩是陶瓷器的一種主要裝飾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乾的素坯上繪製各種紋飾,或者貼花紙,然後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淺色面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 釉彩
釉彩是一種玻璃體與晶體的混合層,釉是附著於陶瓷坯體表面的一種連續的玻璃質層。瓷器釉彩種類繁多,有釉上彩、釉下彩、青釉等。釉的產生可能是古代壘石烹食時...
- 白釉
白釉是瓷器傳統釉色之一,真正的白釉應該是乳白色的乳濁釉,這種釉是近代才發明的。我國古代僅有元代樞府釉是失透的,其他白釉並不是白色的釉,而是將不含金屬氧化...
- 陶瓷釉料
釉和低溫釉;7、高膨脹釉和低膨脹釉;8、燒成氣氛氧化焰、中性焰和還原焰;9、顏色釉與無色釉;10、透明釉與乳濁釉;11、光澤釉、無光釉、半無光釉或花紋釉...
- 陶瓷釉料配方及套用
第二章燒成溫度980~1120℃的精陶釉2962 低膨脹硼鋯乳濁釉2963 低膨脹鋰鋯釉2964 無色透明釉3065 透明釉3066 透明釉3167 透明釉31...
- 瓷器
瓷器是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燒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制,瓷器表面的釉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