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是《紐約客》怪才格拉德威爾最新作品。與他的經典著作《異類》關注成功人士的“隱性優勢和非凡的機會”不同,他在新著《逆轉》中,興趣點終於轉移到那些渴望勝利的弱者身上了。他主張,有些劣勢可以成為優勢,而有些旁人看來的優勢其實是劣勢。在書中,他的核心觀點非常明確:“隨著環境變化,有些劣勢可以轉化為優勢,有些旁人看來的優勢其實是劣勢。掌握了“以弱勝強”的內在邏輯,歷史書上的故事就可以被複製。”格拉德威爾精心設定敘事語境,用嶄新的眼光審視眾多以弱勝強的故事,向弱勢群體和不適應生活的人展示取勝的原因和方法,特別是在與強者的對決中。在《逆轉》中他再次展示了重新界定重要價值的勇氣:“這些年來,我們一直以錯誤的方式講述以弱勝強的故事。《逆轉》就是為了把偏見糾正過來。”放下你的舊有思維,帶著驚奇開始讀這本書吧,它將讓你重新思考能力與弱點的真正內涵,你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審視自己,認識他人,從而以弱取勝,甚至超越強者!
基本介紹
- 書名:逆轉: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
- 作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8636894
- 外文名:David and Goliath
- 譯者:王占華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頁數:272頁
- 開本:32
- 品牌: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逆轉: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英文版David and Goliath 2013年10月在美國出版上市,連續數周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亞馬遜排名高居前20名。
《逆轉》從全新的切入點——以弱勝強的內在邏輯——來闡釋世人關注的成功背後的重要秘密。《逆轉》繼續採用作者的特色寫法——案例闡釋——來表達弱勢與強勢相關的各種觀點,而這些案例所涉及的行業之廣泛,歷史之深遠令人吃驚,也給人深刻的啟迪
如果你並非強者,如果你內心想要超越強者,那你不得不讀《逆轉: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
閱讀《逆轉: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可以幫你通過研讀以弱勝強的內在邏輯,在現實中找到看待自己優勢與劣勢的全新角度,挖掘內在超越強者的可能性
《逆轉》從全新的切入點——以弱勝強的內在邏輯——來闡釋世人關注的成功背後的重要秘密。《逆轉》繼續採用作者的特色寫法——案例闡釋——來表達弱勢與強勢相關的各種觀點,而這些案例所涉及的行業之廣泛,歷史之深遠令人吃驚,也給人深刻的啟迪
如果你並非強者,如果你內心想要超越強者,那你不得不讀《逆轉: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
閱讀《逆轉: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可以幫你通過研讀以弱勝強的內在邏輯,在現實中找到看待自己優勢與劣勢的全新角度,挖掘內在超越強者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紐約客》特約撰稿人,被《快公司》雜誌譽為“21世紀的彼得·德魯克”,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位人物之一。他的作品《異類》《引爆點》和《眨眼之間》都創造了書市神話。
圖書目錄
前言 歌利亞(Goliath)
“我是一條需要你帶著很多根棍子來的狗嗎?” 3
第一部分:劣勢的優勢(以及優勢的劣勢)
1 維威克·拉納迪夫(Vivek Ranadivé)
“就是湊巧而已。我父親從沒有打過籃球。” 19
2 特里薩·德布里托(Teresa Debrito)
“我帶的最大的班級有29名學生。很有趣。”39
3卡洛琳·薩克斯(Caroline Sacks)
“如果我去馬里蘭大學的話,我現在仍會留在科學領域。”63
第二部分:值得經歷的困難理論
4 大衛·博斯(David Boies)
你是否希望你的孩子有閱讀障礙?99
5埃米爾·傑·弗賴雷克(Emil “Jay” Freireich)
“我不知道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125
6懷特·沃克(Wyatt Walker)
“兔子是上帝創造的最狡猾的動物。”165
第三部分:權力的限制
7蘿絲瑪麗·勞勒(Rosemary Lawlor)
“我並不是生來就這樣的。我是被逼的。”197
8維爾瑪·德克森(Wilma Derksen)
“我們都經歷了生命中的黑暗,或許我們都需要這樣的經歷吧。”232
9安德烈·特洛克梅(André Trocmé)
“我們覺得有必要告訴您,我們之中也有猶太人。”263
“我是一條需要你帶著很多根棍子來的狗嗎?” 3
第一部分:劣勢的優勢(以及優勢的劣勢)
1 維威克·拉納迪夫(Vivek Ranadivé)
“就是湊巧而已。我父親從沒有打過籃球。” 19
2 特里薩·德布里托(Teresa Debrito)
“我帶的最大的班級有29名學生。很有趣。”39
3卡洛琳·薩克斯(Caroline Sacks)
“如果我去馬里蘭大學的話,我現在仍會留在科學領域。”63
第二部分:值得經歷的困難理論
4 大衛·博斯(David Boies)
你是否希望你的孩子有閱讀障礙?99
5埃米爾·傑·弗賴雷克(Emil “Jay” Freireich)
“我不知道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125
6懷特·沃克(Wyatt Walker)
“兔子是上帝創造的最狡猾的動物。”165
第三部分:權力的限制
7蘿絲瑪麗·勞勒(Rosemary Lawlor)
“我並不是生來就這樣的。我是被逼的。”197
8維爾瑪·德克森(Wilma Derksen)
“我們都經歷了生命中的黑暗,或許我們都需要這樣的經歷吧。”232
9安德烈·特洛克梅(André Trocmé)
“我們覺得有必要告訴您,我們之中也有猶太人。”263
文摘
前言 歌利亞
“我是一條需要你帶著很多根棍子來對付的狗嗎?”
1
著名的士非拉(Shephelah) 位於古代巴勒斯坦(Palestine)中央, 擁有綿延的山脊和山谷, 連線著朱迪亞山脈(JudaeanMountains)與廣闊的地中海平原(Mediterranean plain)。這是一個美得令人窒息的地方,遍布著葡萄園、麥田、西克莫無花果林以及松脂木。同時,它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海岸沿線的民族可以通過這些分布在地中海平原上的山谷到達位於朱迪亞高原(Judaean highlands)的希伯倫、伯利恆和耶路撒冷。因此,為了爭奪該地的控制權,幾個世紀以來,這裡發生了很多場戰爭。雖然北部的亞雅倫(Aijalon)山谷地位最為重要,以拉(Elah)山谷才是眾多著名故事的發生地。12 世紀,薩拉丁在此與十字軍騎士對戰。一千多年以前,在與敘利亞交戰的馬加比戰爭中,以拉山谷一直發揮著核心作用。
而更廣為人知的是,在《舊約》成書的年代,這裡是新興的以色列王國防禦非利士軍隊的據點。非利士人是來自克里特島的一個航海民族,他們移居到巴勒斯坦,並在海岸邊定居。以色列人由國王掃羅領導,聚居在山上。公元前11 世紀下半葉,非利士軍隊開始向東行進,沿著以拉山谷蜿蜒而上。他們的目的是占領靠近伯利恆的山脊,將掃羅王國一分為二。非利士軍隊作戰經驗豐富,極具攻擊性,是以色列軍隊不共戴天的敵人。驚慌失措的掃羅國王見狀,急忙召集大臣下山去迎戰非利士軍隊。
非利士軍隊駐紮在以拉山南部的山脊。以色列軍隊則駐紮在北部的山脊。兩軍隔著山谷對峙,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最後,非利士軍隊沉不住氣了,他們派出了最強壯的勇士打破僵局,讓他下山去跟以色列戰士單挑。
這位非利士勇士是一個巨人,身高至少 英尺 英寸,穿著青銅盔甲,全副武裝。手上握著一支投槍,一支矛,一把劍。巨人對著以色列軍隊大喊:“你們選一個人出來跟我戰鬥吧。如果他戰勝了我,把我殺死,我們就做你們的奴隸。但是如果我戰勝了他,並且把他殺死,你們就要成為我們的奴隸,為我們服務。”
以色列軍營中沒有人站出來。誰能戰勝如此可怕的對手?突然,一個牧童站了出來,說他願意下山去迎戰巨人。這個牧童來自伯利恆,此時正要去給他哥哥送飯。掃羅拒絕了。“你不能去和這個非利士人戰鬥,因為你還是個孩子,而他卻是身經百戰的戰士。”
但是牧童態度堅決。他說他見過比這可怕的對手。他告訴掃羅:“每次獅子和熊把羊偷走的時候,我都會偷偷跟在它們後面,把它們殺死,然後把羊救出來。”掃羅沒有再說什麼,似乎不再那么堅持了。牧童下山朝著山谷的巨人走了過去。巨人看著朝他走來的對手,大喊道:“到我跟前,我要拿你身上的嫩肉去餵天空的鳥兒和地上的野獸。”然後,歷史上最著名的戰鬥開始了。這個巨人就是歌利亞,牧童就是大衛。
2
《逆轉》是一本描述普通人如何面對巨人的書。這裡的“巨人”指的是各種強大的對手,包括軍隊、勇士,也包括身體的殘疾、不幸和苦惱。每一章講述的都是不同的人的故事,他們抑或非常著名,抑或默默無聞;有的是普通人,有的是傑出人士。他們面對巨大的挑戰,並不得不做出回應。我是應該按規矩辦事,還是遵從自己的本能行事?我是要堅持還是放棄?我是要回擊還是選擇原諒?
我想通過這些故事探究兩個觀點。第一,那些在我們看來有價值的東西往往產生於不平衡的衝突中,因為我們在希望渺茫時做出的反應往往包含著讓事情變得偉大而美麗的因素。第二,我們對這些衝突的理解常常是錯誤的。它們總被我們誤解。巨人們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他們身上那些看似為優勢的東西經常會變成劣勢。
事實上,身為一個弱者這一現實卻能在某些未知的方面改變人們:它會打開門,創造新的機會;它能教育、啟蒙人們;讓人達到看似難以想像的目標。只是面對巨人時,我們需要更好的指引。而這場三千年前發生在以拉山谷的歷史戰役——大衛與歌利亞之間的對決便是最好的起點。
“我是一條需要你帶著很多根棍子來對付的狗嗎?”
1
著名的士非拉(Shephelah) 位於古代巴勒斯坦(Palestine)中央, 擁有綿延的山脊和山谷, 連線著朱迪亞山脈(JudaeanMountains)與廣闊的地中海平原(Mediterranean plain)。這是一個美得令人窒息的地方,遍布著葡萄園、麥田、西克莫無花果林以及松脂木。同時,它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海岸沿線的民族可以通過這些分布在地中海平原上的山谷到達位於朱迪亞高原(Judaean highlands)的希伯倫、伯利恆和耶路撒冷。因此,為了爭奪該地的控制權,幾個世紀以來,這裡發生了很多場戰爭。雖然北部的亞雅倫(Aijalon)山谷地位最為重要,以拉(Elah)山谷才是眾多著名故事的發生地。12 世紀,薩拉丁在此與十字軍騎士對戰。一千多年以前,在與敘利亞交戰的馬加比戰爭中,以拉山谷一直發揮著核心作用。
而更廣為人知的是,在《舊約》成書的年代,這裡是新興的以色列王國防禦非利士軍隊的據點。非利士人是來自克里特島的一個航海民族,他們移居到巴勒斯坦,並在海岸邊定居。以色列人由國王掃羅領導,聚居在山上。公元前11 世紀下半葉,非利士軍隊開始向東行進,沿著以拉山谷蜿蜒而上。他們的目的是占領靠近伯利恆的山脊,將掃羅王國一分為二。非利士軍隊作戰經驗豐富,極具攻擊性,是以色列軍隊不共戴天的敵人。驚慌失措的掃羅國王見狀,急忙召集大臣下山去迎戰非利士軍隊。
非利士軍隊駐紮在以拉山南部的山脊。以色列軍隊則駐紮在北部的山脊。兩軍隔著山谷對峙,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最後,非利士軍隊沉不住氣了,他們派出了最強壯的勇士打破僵局,讓他下山去跟以色列戰士單挑。
這位非利士勇士是一個巨人,身高至少 英尺 英寸,穿著青銅盔甲,全副武裝。手上握著一支投槍,一支矛,一把劍。巨人對著以色列軍隊大喊:“你們選一個人出來跟我戰鬥吧。如果他戰勝了我,把我殺死,我們就做你們的奴隸。但是如果我戰勝了他,並且把他殺死,你們就要成為我們的奴隸,為我們服務。”
以色列軍營中沒有人站出來。誰能戰勝如此可怕的對手?突然,一個牧童站了出來,說他願意下山去迎戰巨人。這個牧童來自伯利恆,此時正要去給他哥哥送飯。掃羅拒絕了。“你不能去和這個非利士人戰鬥,因為你還是個孩子,而他卻是身經百戰的戰士。”
但是牧童態度堅決。他說他見過比這可怕的對手。他告訴掃羅:“每次獅子和熊把羊偷走的時候,我都會偷偷跟在它們後面,把它們殺死,然後把羊救出來。”掃羅沒有再說什麼,似乎不再那么堅持了。牧童下山朝著山谷的巨人走了過去。巨人看著朝他走來的對手,大喊道:“到我跟前,我要拿你身上的嫩肉去餵天空的鳥兒和地上的野獸。”然後,歷史上最著名的戰鬥開始了。這個巨人就是歌利亞,牧童就是大衛。
2
《逆轉》是一本描述普通人如何面對巨人的書。這裡的“巨人”指的是各種強大的對手,包括軍隊、勇士,也包括身體的殘疾、不幸和苦惱。每一章講述的都是不同的人的故事,他們抑或非常著名,抑或默默無聞;有的是普通人,有的是傑出人士。他們面對巨大的挑戰,並不得不做出回應。我是應該按規矩辦事,還是遵從自己的本能行事?我是要堅持還是放棄?我是要回擊還是選擇原諒?
我想通過這些故事探究兩個觀點。第一,那些在我們看來有價值的東西往往產生於不平衡的衝突中,因為我們在希望渺茫時做出的反應往往包含著讓事情變得偉大而美麗的因素。第二,我們對這些衝突的理解常常是錯誤的。它們總被我們誤解。巨人們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他們身上那些看似為優勢的東西經常會變成劣勢。
事實上,身為一個弱者這一現實卻能在某些未知的方面改變人們:它會打開門,創造新的機會;它能教育、啟蒙人們;讓人達到看似難以想像的目標。只是面對巨人時,我們需要更好的指引。而這場三千年前發生在以拉山谷的歷史戰役——大衛與歌利亞之間的對決便是最好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