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

逃避自由

《逃避自由》是美籍德國社會心理學家艾瑞克·弗洛姆創作的心理學著作,1941年首次出版。

《逃避自由》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法西斯主義產生的心理原因,並描述了現代人處於自由與孤獨的兩難狀態的困境,指出現代人生存處於無意義的異化狀態,並指出克服這種狀態的積極途徑。作者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入手,對於人生存的內在矛盾性,以及現代人不斷爭取、獲得自由後,卻又不斷發生異化、逃離自由的心理機制進行了深層的解析與批判。

《逃避自由》是弗羅姆確定其畢生研究方向的奠基之作和作為人道主義哲學家的成名之作,該書奠定了他將馬克思主義和弗洛伊德主義進行綜合考察的理論起點和基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逃避自由
  • 外文名稱:Escape From Freedom
  • 作者:【美】艾瑞克·弗洛姆
  • 字數:155000
  • 類別:社會心理學
  • 首版時間:1941年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逃避自由》內容包括前言、七章正文和一篇附錄,可將其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指出了該書的寫作背景,指出該書將要講的問題並陳述了其基本觀點。具體思考:當時社會自由民主制度為何會淪為極權主義制度?希特勒為何會受到那么多人的擁護,人們為何會心甘情願地屈從於一個凶暴的權威?這裡面是否包含心理學問題?經濟學、心理學和意識形態的因素在納粹主義的崛起過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作者認為只有正確回答這些問題才能以有效的行動戰勝極權主義。
第二部分分析了生物進化史、個體發展史和社會發展史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作者想以此回答現代人為何要逃避自由。弗洛姆指出教育是社會有意給兒童設定一些限制,從而使他們沿著社會所規定的方向發展。人類社會是從自然界脫離出來的,在古代,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是確定的;而在中世紀後期社會結構和人的處境發生了變化,弗洛姆稱為產生了“個體化”。個體化的過程具有兩面性:一方畫,個人的獨立和自由日益增多;另一方面,個人的孤獨和不安全感也日益增強。
第三部分分析了人類逃避自由的途徑。他認為若人的基本需要在現實世界中得不到健康的滿足,人就會尋求不健康的滿足方式。弗洛姆認為人在逃避孤獨或不安全感的過程中,形成了四種典型的不健康的性格傾向,即施虐傾向、受虐傾向、破壞傾向和迎合傾向,而健康的性格則應該富於自發性。
第四部分分析了人類逃避自由與納粹主義崛起的關係。他首先談到了納粹主義崛起的社會心理基礎,隨後分析了希特勒的性格特點。指出希特勒是一個集施虐、受虐、破壞性等性格傾向於一身的可能有嚴重心理疾病的一個患者。

作品目錄

前言
-----------
第一章
自由——一個心理學的問題?
第二章
個人的出現及自由的模稜兩可
第三章
宗教改革時代的自由
第四章
現代人自由的兩個方面
第五章
逃避機制
第六章
納粹主義心理學
第七章
自由與民主
附錄
性格與社會進程
參考資料來源

創作背景

《逃避自由》一書寫於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經歷了兩次殘酷戰爭的現代人不僅重新反思自身的存在狀態,也開始思考戰爭中的狂熱與殺戮的原因。
在從社會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研究人格發展的過程中,弗洛姆發現,資本主義社會對人們的影響同時產生了兩種現象:一是使人的自由增多了,可以公開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批評;二是使人的孤獨和不安全感也增多了,常常覺得無所依靠和惶恐不安。這兩種現象又由相同的原因所產生:一個是資本主義社會中個人主義傾向,人與人之間相互利用,關係日漸疏遠;另一個是資本主義大機器生產中個人的工具性地位,使人永遠在為一個異己的目標而奮鬥。由此他認為,人們活動的動機,並不在於滿足本能的內驅力,而在於逃避這個社會中不斷發展著的自由,渴望回到一種有所依靠的、更為安全的生存狀態中。同時,弗洛姆認為,人們獲得安全的制度只有兩種:極權主義和人本主義。其中,極權主義會導致個人的壓抑或對社會的敵視;不是解決人的孤獨和不安全感的有效方法,而人本主義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但是,弗洛姆也發現,人們常常選擇極權主義而非人本主義,以致造成納粹德國之類法西斯主義思想盛行。因此,弗洛姆撰寫了《逃避自由》一書,專門探討其中的緣由,並為人們構想了一個人本主義公有制的社會主義社會。

作品思想

在《逃避自由》這部著作中,弗洛姆主要探討的是有關自由的種種問題。
弗洛姆首先從人的存在入手進行分析,他指出,人的存在標誌就是人與自然界的分離,當人從自然界中慢慢脫離,並意識到自己和周圍的環境及他人的區別時,人類社會就產生了。個人自我意識的出現及與自然的分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要人類沒有割斷和他人聯繫的紐帶,就不可能擁有自由。這種紐帶與關聯就是弗洛姆所稱的原始關聯。接著,弗洛姆對人的個體化與自由的關係進行了分析,他將人逐漸從原始狀態中脫離的過程叫做個體化。個體化一方面使人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自由,同時也使人遠離了原始關聯,因而產生不安和孤獨感。獲得自由與感到孤獨是個體化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自由越多,人生的無意義感和無權力感就會越強烈。為了克服孤獨感,人類就想逃避自由。
弗洛姆對從中世紀到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人的個體化進程進行了考察,並指出,與現代社會相比,中世紀的特點就是缺乏個人自由。中世紀的人們儘管缺乏自由,但並沒有現代人的孤獨感。此後,經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等社會變革,個人的經濟、政治和宗教束縛日漸消除,人不再是生活在一個以人為中心的社會裡,新的自由帶來了不安、無力量、懷疑、孤獨和憂慮感。到了現代工業社會,更是出現了一種人類本身無法解決的矛盾:個性得到了發展,人卻孤立無援;得到了自由,同時也得到了新的束縛。現代社會結構對人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導致了人的異化和對自由的逃避。人的異化表現在人的自私、貪得無厭和缺乏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成了物與物之間的關係。
在闡述人的存在與自由的基礎上,弗洛姆分析了逃避自由的幾種途徑:第一種途徑是個人放棄自已的獨立、自由而與他人、物結合,也就是尋找已經擺脫的原始枷鎖。受虐狂和虐待狂就是這種傾向的外在表現,這兩種表面對立的傾向其實都源於人類擺脫孤獨感和無助感的願望和要求。弗洛姆將這種源於同一基礎的現象叫做共生。弗洛姆還用這種理論分析了獨裁主義和法西斯統治及其存在的心理機制和社會基礎。第二種方式是破壞性,也就是通過毀滅自我以外的世界消滅與之抗衡的力量,以這種方式來顯示自己的力量,逃避難以忍受的孤獨與軟弱無力的感覺。第三種途徑就是同化,個人完全放棄自我,與他人一體化,以此來消除與外在世界的區別,從面克服孤獨無助和和軟弱無力的感受。這是現代社會中絕大多數人所採取的逃避自由的方式,但是人們往往自己無法意識到自己對自由的逃避,反而以為自己在按照自己的願望進行思考。這三種逃避自由的方式並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解脫,不能使人與現實世界統一起來,相反它使人喪失了自我,導致了人格的分裂。
在《逃避自由》的最後,弗洛姆表達了對人類前途的信心。他認為,人完全可以既自由又不孤獨,既獨立又不與世界脫離,即積極的自由。作者認為,這種積極的自由只有在高度民主的社會才能實現,這種高度民主的社會就是民主社會主義。

作品影響

《逃避自由》是弗洛姆的早期著作,但它奠定了作者畢生的研究方向,從而成為他的代表作。該書出版後幾乎每年都要再版一次,在西方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書中對現代西方社會中人的狀況的分析,開闢了現代資本主義分析的新視角,但它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卻帶有很大程度的空想色彩。

作者簡介

艾瑞克·弗洛姆(1900年—1980),20世紀西方哲學家、心理學家、思想家,西方馬克思主義代表,法蘭克福學派理論家。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市一個猶太人家庭,曾在法蘭克福大學和海德堡大學學習心理學、社會學和哲學,並獲博士學位。二戰期間,為逃避納粹迫害遷居美國,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和墨西哥國立大學教授心理學課程和從事精神分析研究。1971年,遷往瑞士,繼續從事心理學研究和寫作工作直到去世。主要著作包括:《逃避自由》《愛的藝術》《在幻想鎖鏈的彼岸》《占有還是生存》《自為的人》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