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三十五書記十五韻

送高三十五書記十五韻

《送高三十五書記十五韻》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五言古詩。全詩分三段。首四句寫邊事,是送別高適的本旨。“飢鷹未飽肉”以下寫高適的為人,有寬慰,有忠告。“常恨結歡淺”以下寫離別之情。全篇章法整飾,結構勻稱,寫離情,而情在景中,情景交煉,言外之意別具一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高三十五書記十五韻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杜詩詳註》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注釋,譯文,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送高三十五書記十五韻隋唐 杜甫
崆峒小麥熟,且願休王師!請公問主將:焉用窮荒為
飢鷹未飽肉,側翅隨人飛。高生跨鞍馬,有似幽并兒
脫身簿尉中,始與捶楚辭。借問“今何官?觸熱向武威?”
答雲“一書記,所愧國士知。”人實不易知,更須慎其儀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軍麾。此行既特達,足以慰所思。
男兒功名遂,亦在老大時。常恨結歡淺,各在天一涯;
又如參與商,慘慘中腸悲。驚風吹鴻鵠,不得相追隨
黃塵翳沙漠,念子何當歸。邊城有餘力,早寄從軍詩

注釋譯文

注釋

⑴高三十五,即詩人高適。唐人以稱呼排行表示尊敬和親切。時高適為河西節度使哥舒翰掌書記。
⑵崆峒,山名,在臨洮,隸屬河西。《唐書·哥舒翰傳》:“吐蕃每至麥熟時,即率部眾至積石軍獲取之,共呼為吐蕃麥莊。前後無敢拒之者。至是,翰設伏以待之,殺之略盡,吐蕃屏跡,不敢近青海。”《通鑑》把這件事記在公元747年(天寶六載)十月。按高適有《同呂判官從哥舒大夫破洪濟城回登積石軍多福七級浮圖》詩,是高適實參加了這次戰役。今又當麥熟,自應休兵息民,加意防守。
⑶首四句是送別的本旨。公,指適。主將,指翰。窮荒,貧瘠邊遠之地。公元747年(天寶六載),翰攻吐蕃石堡城,士卒死者數萬。
⑷飢鷹,比喻高適。《唐書·高適傳》:“適少濩落,不事生業,家貧,客於梁宋,以求丐取給。”
⑸高適本是“大笑向文士”的詩人,二語能寫出他的豪邁性格。幽,河北之地;並,山西之地,俗善騎射,多健兒。
⑹適初為封丘縣尉,有詩云:“只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拜迎宮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今為書記,可不再鞭撻人民。
⑺此下設為問答。觸熱,冒著炙熱。武威,郡名。
⑻此二句高適答言。國士知,是說不以眾人相待。高適客遊河西,哥舒翰見而異之,表為掌書記,故適《登壠》詩云:“淺才登一命,孤劍通萬里。豈不思故鄉,從來感知己。”可見高適對哥舒很信賴。
⑼此以下至篇末又都是作者的諾,這兩句是規戒。杜甫對哥舒的看法和高適不大同,同時高適也很豪放,所以關照他要加倍小心謹慎。
⑽這兩句是鼓勵。高適志在封侯,常說“公侯皆戰爭”,但現在還是一書記,所以杜甫對他說,只要你在軍府中熬上個十年八載,自然可以作主將了。軍麾,用作指摔的軍旗。
⑾特達,猶特出,這裡有前途遠大意。
⑿這兩句是寬慰。高適這一年已是五十五六歲了。
⒀自此以下寫自己對高的友誼和惜別之情。淺,短淺。方聚復散,故曰結歡淺。
⒁參商二星,一出一沒永不相見,是說分手後難得見面。
⒂此二句是說自己不能同往(杜甫曾有《投贈哥舒開府》詩,但沒有生效)。
⒃此二句是說高適很難回來。翳,蔽。何當,何時。
⒄一則由於友誼,再則也由於杜甫很愛高適的詩,所以這樣希望他。楊倫說:“觀詩,直有家人骨肉之愛,公於同時諸詩人,無不惓惓如此。”

譯文

崆峒地方的小麥成熟了,
我希望朝廷的軍隊休兵息戰,以保護收成。
請您詢問統軍主將,
哪裡用得著為一貧瘠的邊遠之地去打仗呢?
您像飢餓的蒼鷹未能吃飽肉一樣,
側斜著翅膀隨人飛騰。
您身跨鞍馬縱橫馳騁,
就好像幽并之地的健兒。
您從簿尉的苦差中解脫出來,
才告別了鞭撻黎庶的營生。
請問你如今做了什麼官,
為什麼冒著炎熱向武威行進?
您回答說:
“只做了一名軍中的書記官,
我感愧的是將軍(哥舒翰)待我以國士相知”。
人啊,的確是不容易相知的,
因此就更應須謹慎小心自己的儀表舉動。
十年後從幕府出來,
自然可以掌握指揮軍隊用的軍旗。
這次西行已經看到你的前途遠大,
足可以慰藉您的平生所想。
男子漢得以成就功名如意,
也常在年齡老大的時候。
我常恨與您結交歡聚的時間太短淺,
咱們又要分隔在天的一方了。
你我又像參星與商星那樣你西我東難得相見,
使我心中無限悲傷。
急風吹送天鵝遠征,
我不能追隨您同去河西。
河西邊地黃色的塵土遮蔽了沙漠,
不知您何時才能回歸。
你在邊城有多餘的精力時,
請早些將所寫的從軍詩篇寄給我。

賞析

全詩分三段。首四句寫邊事,是送別高適的本旨。“飢鷹未飽肉”以下寫高適的為人,有寬慰,有忠告。“常恨結歡淺”以下寫離別之情。
按《舊書》:高適,字達夫,渤海人,解褐授汴州封丘尉,非其好也,乃去位客遊河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見而異之,表為左驍衛兵曹,充翰府掌書記,從翰入朝,盛稱之於上前。據此,則適為書記,在翰未入朝之前,其入朝稱適,亦必在十一載時。蓋適同至京,而公作詩以送之也。若十四載,翰以風疾還京,闔門不與朝請,豈暇薦士君前乎。《通鑑》謂:十三載五月,翰奏前封丘尉高適為掌書記。此特遙奏授官,恐適未必至京,何緣送贈詩章耶。明與《舊書》、杜詩不合。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中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
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