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仲韜觀察榷鹽宜昌》是清末近現代初詩人陳三立創作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趙仲韜觀察榷鹽宜昌
- 作者:陳三立
- 創作年代:清末近現代初
- 作品體裁:詩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趙侯海鶴天馬姿,排霄羽翮籋雲馳。
十年讀律工說詩,且三折肱號良醫。
胸中水鏡貯妍媸,曳履挾策世莫知。
鄂王城頭好風日,覿面執手驚權奇。
骯髒去作黃州夢,雪堂坐對江山悲。
龍蛇起陸鯤鵬徙,君亦應官羈國士。
聲名籍甚淮淝間,漫笑鸞鳳棲棘枳。
亡何嶺徼煽干戈,又隨邊帥負弩矢。
盜蹤未滅轉益熾,吾謀不用奈何彼。
引還結舌向江南,大府虛席篤行李。
文書填委竭計畫,中外觀聽持綱紀。
日暮不耐勞苦為,於役出充榷鹽使。
夷陵西接千萬山,好逐猿猱狎山鬼。
攀藤倚石騁游賞,醉翁吟魂呼尺咫。
自雲世變日紛騰,和扁無術與起死。
老去得錢安所用,償債畢便歸田裡。
祝融之麓瀟湘隈,可以罩魚可牧豕。
拈句沽酒長兒孫,堅臥繩床忘甲子。
趙侯趙侯言在耳,我私趙侯為欣喜。
小草遠志浪比擬,莫緣蒼生一拊髀。
作者簡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為之一變,成為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