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法下鄉: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研究(第三版)》是一本2022年7月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蘇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送法下鄉: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研究(第三版)
- 作者:蘇力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7月1日
- 定價:7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132926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法學家蘇力的代表作,也是對當代中國法學研究和司法實踐產生重要影響的力作。
本書聚焦中國當代基層(特別是農村)司法制度,將其置於20世紀中國背景下,置於具體的社會條件下,從司法制度、司法知識與技術、法官與法律人、研究方法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考察。蘇力教授汲取社會人類學、制度經濟學和法律經濟學的成果、思想和方法,細查中國鄉土社會中的司法實踐、司法制度設計及司法知識和技術的套用,力求發現只有中國學者才可能敏感察覺和提出的中國當代司法的問題,對現實中國社會的法律實踐資源進行了系統開掘,對中國基層法官的知識和智慧給予了“冷靜又熱烈”的“同情的理解”,是其在“法治的本土資源”理論之後的又一次影響深遠的理論努力。
本書面世20餘年暢銷不衰,第三版作出了全新修訂。
圖書目錄
第三版序
新版序
世紀末日的交待(自序)
致謝
導論 研究中國基層司法
第一編 司法制度
第一章 為什麼送法下鄉?
一、問題和材料
二、為什麼送法下鄉?
三、權力的運作與空間
四、下鄉——局部支配性權力關係的重建
五、村幹部——地方性知識的載體
六、知識的另一種可能和村幹部的另一角色
七、結語
附錄 感受中國法律的現代性
第二章 法院的審判與行政管理
一、問題的界定
二、法院的兩套制度及其結構
三、司法過程中的行政化審判制度
四、行政化中的集體決策
五、最後的評論
第三章 基層法院審判委員會制度
一、問題的界定
二、進路、方法和材料
三、審判委員會的構成和運作
四、法官的看法和理由
五、法官的理由是否可信?
六、另一個視角的考察
七、審判委員會的問題
八、兩個例子的簡析
九、結語
第二編 司法知識與技術
第四章 初審法院與抗訴法院
一、作為地方性知識的司法知識
二、司法知識譜系的勾勒
三、作為初審法院的中國基層法院
四、作為中國的初審法院的基層法院
五、作為開頭的結尾
附錄 初審法官的重要性
第五章 糾紛解決與規則的治理
一、問題的提出
二、兩個“案件”
三、關注的差異
四、為什麼關注糾紛解決?
五、特殊主義背後的規則
六、現代化與規則
第六章 糾纏於事實與法律之間
一、引子:韋伯與秋菊
二、耕牛的糾紛與法律的糾紛
三、中國司法中的事實爭議
四、事實,還是法律
五、事件的社會格式化
六、事件的公文格式化
七、反證?
八、尾聲
附錄 作為格式化工具和過程的司法
第七章 穿行於制定法與習慣之間
一、從司法透視習慣的意義
二、案情始末和“法律”處置
三、習慣的彌散和廣泛認同
四、制定法與習慣的互動
五、餘論
第八章 基層法官司法知識的開示
一、司法知識與法官的關係
二、法官知識生產的主要制約和資源
三、在事實爭議上……
四、在法律爭議上……
五、基層法官知識的實踐意義
六、基層法官知識的理論意義
第三編 法官與法律人
第九章 鄉土社會中的法律人
一、鄉土社會法律人概述
二、法律工作者
三、法律文書送達人
四、作為律師的法官
第十章 基層法院法官的專業化問題——現狀、成因與出路
一、“復轉軍人進法院”
二、基層法院法官的大致狀況
三、法學院學生都去哪兒啦?
四、“解放軍是個革命大學校”
五、“一盆水洗臉,一桶水也洗臉”
六、“學校[學]的那點東西,我都還給老師了”
七、“化作春泥更護花”——復轉軍人進法院的再反思
八、“世界上的事情是複雜的”
附錄 美國的治安法官和治安法院管轄
第十一章 基層法官的司法素質——從民事一審判決抗訴率透視
一、問題
二、操作定義、假說和可測定假說
三、原始材料的說明和處理
四、研究結果和分析
五、關於司法不公或司法腐敗
附錄 刑事/經濟案件一審判決抗訴率簡析
第四編 研究方法的反思
第十二章 法律社會學調查中的權力資源——社會調查過程的一個反思
一、問題的提起
二、權力關係分析之一
三、權力關係分析之二
四、啟示
參引文獻
索引
作者簡介
蘇力,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祖籍江蘇,1955年愚人節出生於安徽合肥。少年(1970年)從軍,再當工人;1978年恢復高考後,復轉軍人進了北大法學院。1985年讀研期間赴美留學,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1992年回北大法學院執教至今,曾任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
先後發表論文、書評200餘篇,出版《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送法下鄉: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研究》《走不出的風景:大學裡的致辭,以及修辭》《大國憲制:歷史中國的制度構成》《是非與曲直:個案中的法理》等個人專著、文集和譯著20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