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於皇歸郢

《送杜於皇歸郢》是中國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夏完淳的一首古詩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杜於皇歸郢
  • 出處:明末時期夏完淳詩作
  • 作者:夏完淳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原文,注釋,

原文

分手金陵道,相逢倍黯然。鶯啼楊柳岸,人在木蘭船。
客路三千里,征衣十二年。計程歸夏口,明月兩回圓。

注釋

分手
(1).別離。 南朝 梁江淹《別賦》:“造分手而銜涕,感寂寞而傷神。” 唐杜甫《逢唐興劉主簿弟》詩:“分手 開元 末,連年絕尺書。”《紅樓夢》第一滲妹淋回:“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幹營生去罷。” 曹靖華《憶范文瀾同志》:“我全家和 仲沄 家一分手就是十幾年。”
(2).引申指斷絕關係。如:這一對好朋友分手是別人料不到的事。
(3).分頭;各自。 唐王建《霓裳詞》之四:“宣與書家分手寫,中官走馬賜功臣。”
(4).謂與人世別離。 太平天囯 洪仁玕《軍次實錄》:“惟願普天之下,自今永脫魔鬼之迷途,盡遵天父之天道,則分手時,天堂易尚,否則盡頭處地獄難逃。”
金陵
(1).古邑名。今 南京市 的別稱。 戰國 楚威王 七年(公元前333年)滅 越 後在今 南京市 清涼山 ( 石城山 )設 金陵邑 。 南朝 齊謝朓《鼓吹曲·入朝曲》:“ 江 南白櫻局棄佳麗地, 金陵 帝王州。” 唐李白《金陵員棗祝歌送別范宣》:“ 金陵 昔時何壯哉!,席捲英豪天下來。”
(2).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潤州 (今 江蘇省 鎮江市 )。 唐李紳《宿瓜州》詩:“煙昏水郭津亭晚,回望 金陵 若動搖。” 唐杜牧《杜秋娘》詩序:“ 杜秋 , 金陵 女也。” 馮集梧 註:“…… 唐 人謂 京口 亦曰 金陵 。” 宋王楙《野客叢書·北固甘羅》:“ 趙璘《因話録》言 李勉 至 金陵 ,屢贊 招隱寺 標緻。蓋時人稱 京口 亦曰 金陵 。”
(3). 北魏 拓跋珪 陵墓。在今 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 ,故 盛樂城 西北。《魏書·太祖紀》:“ 永興 二年九月甲寅,上諡 宣武皇帝 ,葬於 盛樂 金陵 。”
(4).指 四川 銅陵山 。 唐王勃《為人與蜀城父老書》:“山分玉字,水向 金陵 。” 蔣清翊 注引《後漢書·公孫述傳》註:“ 蜀 有 銅陵山 。”
相逢
彼此遇見;會見。 漢張衡《西京賦》:“跳丸劍之揮霍,走索上而相逢。” 唐韓愈《答張徹》詩:“及去事戎轡,相逢宴軍伶。” 宋 王易簡《水龍吟》詞:“看明璫素襪,相逢憔悴,當應被,薰風誤。” 清 徐士鑾《宋艷·奇異》:“舉世無知音,今夕相逢,豈天假真緣耶。”
黯然
(1).黑貌。《史記·孔子世家》:“黯然而黑,幾然而長。” 明 郎瑛《七修類稿·國事·英宗復位實錄》:“垣壞門啟,城中黯然無燈火。” 魯迅《朝花夕拾·〈狗·貓·鼠〉》:“夜色更加黯然。”蘭盼霉
(2).比喻衰落,沒有生氣。 劉師培《南北文學不同論》:“ 金 元 宅夏,文藻黯然。”
(3).感傷沮喪貌。 唐柳宗元《別舍弟宗一》詩:“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 越 江邊。”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六:“ 朱延年 說到這裡,忍不住黯然低下了頭。”
楊柳
(1).泛指柳樹。《詩·小雅·鹿鳴》:“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唐溫庭筠《題柳》詩:“楊柳千條拂面絲,綠煙金穗不勝收。” 明楊慎《錦津舟中對酒別劉善允》詩:“青青楊柳故鄉遙,渺渺征人大荒去。” 豐子愷《楊柳》:“昔年我住在 白馬湖 上,看見人們在湖邊種柳,我向他們討了一小株,種在寓屋的墻角里……因此常取見慣的楊柳為畫材,所以就有人說我喜歡楊柳。”
(2).楊樹和柳樹的並稱。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二·柳》:“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蓋一類二種也……又《爾雅》云:‘楊,蒲柳也。旄,澤柳也。檉,河柳也。’觀此,則楊可稱柳,拜疊漿柳亦可稱楊,故今南人猶並稱楊柳。”
(3).借指侍妾、歌姬。 唐白居易《別柳枝》詩:“兩枝楊柳小樓中,嫋嫋多年伴醉翁。”參見“ 楊枝 ”。
木蘭船
木蘭舟。 南朝 梁劉孝威《採蓮曲》:“金槳木蘭船,戲采 江 南蓮。” 唐賈島《和韓吏部泛南溪》:“木蘭船共山人上,月映渡頭零落雲。” 清納蘭性德《憶江南》詞之四:“山水總歸詩格秀,笙簫恰稱語音圓,誰在木蘭船妹烏轎嬸。”
客路
(1).指外鄉的路。 唐皇甫冉《赴李少府莊失路》詩:“月照煙花迷客路,蒼蒼何處是 伊川 ?”
(2).指旅途。 唐戴叔倫《江乾》詩:“予生何濩落,客路轉辛勤。楊柳牽愁思,和春上翠裙。” 宋蘇軾《次韻孫巨源見寄》之三:“應知客路愁無奈,故遣吟詩調 李陵 。” 元 方回《江行大雨水漲》獄擊詩:“客路由來但喜晴,山湥何況舟更行。” 明徐熥《寄弟》詩:“春風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當春。”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陳琳《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李白《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征衣
(1).旅人之衣。 唐岑參《南樓送衛憑》詩:“應須乘月去,且為解征衣。” 宋 劉儗《訴衷情》詞:“征衣薄薄不禁風,長日雨絲中。” 清孫枝蔚《出門》詩:“凍樹雞鳴早,征衣燭滅遲。”
(2).出征將士之衣。 唐趙嘏《送李裴評事》詩:“塞垣從事識兵機,只擬平戎不擬歸。入夜笳聲含白髮,報秋榆葉落征衣。” 宋司馬光《出塞》詩:“霜重征衣薄,風高戰鼓鳴。” 清顧炎武《贈朱監紀四輔》詩:“碧血未消今戰壘,白頭相見舊征衣。”
(3).泛指軍服。 續範亭《壽徐老》詩之三:“粗布征衣常補綻,自煮瓜果充糧食。”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記·高祖本紀》:“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 齊 得十二焉。”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禮·地官·載師》:“凡任地……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 賈公彥 疏:“皆無過十二者……皆無過十而稅二。”《漢書·貢禹傳》:“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歲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稅。” 顏師古 註:“若有萬錢為賈,則獲二千之利。”
(3).形容數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齊王融《望成行》:“金城十二重,雲氣出表里。”參見“十二分。”
(3).感傷沮喪貌。 唐柳宗元《別舍弟宗一》詩:“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 越 江邊。”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六:“ 朱延年 說到這裡,忍不住黯然低下了頭。”
楊柳
(1).泛指柳樹。《詩·小雅·鹿鳴》:“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唐溫庭筠《題柳》詩:“楊柳千條拂面絲,綠煙金穗不勝收。” 明楊慎《錦津舟中對酒別劉善允》詩:“青青楊柳故鄉遙,渺渺征人大荒去。” 豐子愷《楊柳》:“昔年我住在 白馬湖 上,看見人們在湖邊種柳,我向他們討了一小株,種在寓屋的墻角里……因此常取見慣的楊柳為畫材,所以就有人說我喜歡楊柳。”
(2).楊樹和柳樹的並稱。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二·柳》:“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蓋一類二種也……又《爾雅》云:‘楊,蒲柳也。旄,澤柳也。檉,河柳也。’觀此,則楊可稱柳,柳亦可稱楊,故今南人猶並稱楊柳。”
(3).借指侍妾、歌姬。 唐白居易《別柳枝》詩:“兩枝楊柳小樓中,嫋嫋多年伴醉翁。”參見“ 楊枝 ”。
木蘭船
木蘭舟。 南朝 梁劉孝威《採蓮曲》:“金槳木蘭船,戲采 江 南蓮。” 唐賈島《和韓吏部泛南溪》:“木蘭船共山人上,月映渡頭零落雲。” 清納蘭性德《憶江南》詞之四:“山水總歸詩格秀,笙簫恰稱語音圓,誰在木蘭船。”
客路
(1).指外鄉的路。 唐皇甫冉《赴李少府莊失路》詩:“月照煙花迷客路,蒼蒼何處是 伊川 ?”
(2).指旅途。 唐戴叔倫《江乾》詩:“予生何濩落,客路轉辛勤。楊柳牽愁思,和春上翠裙。” 宋蘇軾《次韻孫巨源見寄》之三:“應知客路愁無奈,故遣吟詩調 李陵 。” 元 方回《江行大雨水漲》詩:“客路由來但喜晴,山湥何況舟更行。” 明徐熥《寄弟》詩:“春風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當春。”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陳琳《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李白《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征衣
(1).旅人之衣。 唐岑參《南樓送衛憑》詩:“應須乘月去,且為解征衣。” 宋 劉儗《訴衷情》詞:“征衣薄薄不禁風,長日雨絲中。” 清孫枝蔚《出門》詩:“凍樹雞鳴早,征衣燭滅遲。”
(2).出征將士之衣。 唐趙嘏《送李裴評事》詩:“塞垣從事識兵機,只擬平戎不擬歸。入夜笳聲含白髮,報秋榆葉落征衣。” 宋司馬光《出塞》詩:“霜重征衣薄,風高戰鼓鳴。” 清顧炎武《贈朱監紀四輔》詩:“碧血未消今戰壘,白頭相見舊征衣。”
(3).泛指軍服。 續範亭《壽徐老》詩之三:“粗布征衣常補綻,自煮瓜果充糧食。”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記·高祖本紀》:“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 齊 得十二焉。”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禮·地官·載師》:“凡任地……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 賈公彥 疏:“皆無過十二者……皆無過十而稅二。”《漢書·貢禹傳》:“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歲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稅。” 顏師古 註:“若有萬錢為賈,則獲二千之利。”
(3).形容數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齊王融《望成行》:“金城十二重,雲氣出表里。”參見“十二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