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鳥

送子鳥

白鸛,鸛科鸛屬,在歐洲,人們這種鳥稱為送子鳥。相傳,送子鳥落到誰家屋頂造巢,誰家就會喜得貴子,幸福美滿。白鸛是一種大型的涉禽,體態優美。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中國約有2500~3000隻。常在沼澤、濕地、塘邊涉水覓食,主要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性寧靜而機警,飛行或步行時舉止緩慢,休息時常單足站立。易於馴養,體態優美,有觀賞價值,數量稀少喔,比較珍貴。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鸛
  • 拉丁學名:Ciconia ciconia
  • 別稱:送子鳥、亞洲鸛、西伯利亞鸛、黑袖鸛、修女鸛、白靈雞
  • 二名法:Ciconia ciconi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鸛形目
  • :鸛科 
  • :鸛屬
  • :白鸛 
  • 英文名:white stork
近緣種,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飼養管理,人工繁殖,保護現狀,歷史文化,

近緣種

已知共有兩個亞種:
指名亞種 Ciconia ciconia ciconia Linnaeus, 1758.
中西亞亞種 Ciconia ciconia asiatica Severtsov, 1873.
東方白鸛(Ciconia boyciana)過去也被認為是白鸛的一個亞種,2010年之後獨立為一種。
白鸛在歐洲是非常有名的鳥,常常在屋頂或煙囪上築巢,在傳說中,白鸛會將嬰兒送到家中,所以稱之為送子鳥。我國東部的白鸛與我國西部以及歐洲的有所不同,嘴黑色而不是紅色,被稱為東方白鸛。東方白鸛照樣可能把巢築在你家屋頂。

外形特徵

白鸛是一種大型的涉禽,體態優美。它的體長為110—128厘米,體重3.9—4.5千克。長而粗壯的嘴十分堅硬,呈黑色,僅基部綴有淡紫色或深紅色。嘴的基部較厚,往尖端逐漸變細,並且略微向上翹。眼睛周圍、眼先和喉部的裸露皮膚都是朱紅色,眼睛內的虹膜為粉紅色,外圈為黑色。身體上的羽毛主要為純白色。翅膀寬而長,上面的大覆羽、初級覆羽、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均為黑色,並具有綠色或紫色的光澤。初級飛羽的基部為白色,內側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的外 除羽緣和羽尖外,均為銀灰色,向內逐漸轉為黑色。前頸的下部有呈披針形的長羽,在求偶炫耀的時候能豎直起來。腿、腳甚長,為鮮紅色。
白鸛白鸛

生活習性

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中國約有2500~3000隻。常在沼澤、濕地、塘邊涉水覓食,主要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性寧靜而機警,飛行或步行時舉止緩慢,休息時常單足站立。3月份開始繁殖,築巢於高大喬木或建築物上,每窩產卵3~5枚,白色,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約30天。在東北中、北部繁殖;越冬於長江下游及以南地區。
白鸛白鸛
東方白鸛在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開闊而偏僻的平原、草地和沼澤地帶,特別是有稀疏樹木生長的河流、湖泊、水塘,以及水渠岸邊和沼澤地上,有時也棲息和活動在遠離居民區,具有岸邊樹木的水稻田地帶。冬季主要棲息在開闊的大型湖泊和沼澤地帶。除了在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大多組成群體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常聚集成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覓食時常成對或成小群漫步在水邊或草地與沼澤地上,步履輕盈驕健,邊走邊啄食。休息時常單腿或雙腿站立於水邊沙灘上或草地上,頸部縮成S形。有時也喜歡在棲息地的上空飛翔盤旋。在地面上起飛時需要首先要奔跑一段距離,並用力煽動兩翅,待獲得一定的上升力後才能飛起。飛翔時頸部向前伸直,腿、腳則伸到尾羽的後面,尾羽展開呈扇狀,初級飛羽散開,上下交錯,既能鼓翼飛翔,也能利用熱氣流在空中盤旋滑翔,姿態輕快而優美。它的性情機警而膽怯,常常避開人群。如果發現有入侵領地者,就會通過用上下嘴急速啪打,發出“嗒嗒嗒”的嘴響聲,並且伴隨著頸部伸直向上,頭仰向後,再伸向下,左右擺動,兩翅半張和尾羽向上豎起,兩腳不停的走動等動作,表現出一系列特有的恐嚇行為。
白鸛白鸛
在東方白鸛的全部食物中,魚類占79—90%以上,所捕食的魚類中最大的個體可達0.5千克以上,但隨著季節的不同,取食的內容也有變化,在冬季和春季主要採食植物種子、葉、草根、苔蘚和少量的魚類;夏季的食物種類非常豐富,以魚類為主,也吃蛙、鼠、蛇、蜥蜴、蝸牛、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甲殼動物、環節動物、昆蟲和幼蟲,以及雛鳥等其他動物性食物;秋季還捕食大量的蝗蟲,此外平時也常吃一些沙礫和小石子來幫助消化食物。覓食主要在白天,以早晨6—7時和下午4—6時活動最為頻繁,中午在樹上休息或在領地的上空盤旋滑翔。繁殖期覓食活動的範圍大約在500米左右,在食物缺乏時也常飛到1—2公里,甚至5 —6公里以外的地方去覓食。春季和夏季大多單獨或成對覓食,秋季和冬季則大多組成小群覓食。在地面上尋覓食物主要依靠視覺,常常伸長頸部,低垂著頭,一邊大步而緩慢地在地面上行走,一邊四處尋覓,發現食物後急速向前,迅猛的進行啄食。在水中覓食則主要通過觸覺,通常單獨漫步在水邊的淺水處,有時也進到齊腹深的水中,一邊緩慢地向前行走,一邊不時的將半張著的嘴插入水中,每分鐘將嘴插入水中的次數一般都在17次以上,平均每5分鐘就能捕獲到1-1.5個食物,捕食的成功率可達65.5%。
性溫和而警覺,飛行緩慢,常在高空中翱翔。休息時常以一足站立。受驚時常彈嘴,發出“噠噠”聲。
白鸛夜宿集中在湖面遼闊、干擾較少的湖中,開始站在水深20~30m處,然後逐漸移到40cm的深水中。夜宿時,鸛一腳站立,另一腳縮在腹部羽毛內,頭頸插在背部羽毛中,如同大棉花球插在水中,支撐的長腳站得很穩。約10隻鸛中,有一哨鸛,引頸四顧,負責警戒。哨鸛輪流換崗,不斷嗚叫報告平安。白鸛在分散覓食時有部分覓食的白鸛仍然回到大湖池過夜。

分布範圍

白鸛在中國主要是遷徙途經和越冬分布,從東北到長江中下游,主要的遷徙途經地是在嫩江,來自俄羅斯的白鶴進入我國東北地區後,沿嫩江而下,途經黑龍江省扎龍、林甸,吉林省莫莫格、向海,沿遼河遷飛到遼寧省遼河口及河北省北戴河地區,然後過海南下,經山東、河南省到達安徽升金湖再遷至江西省鄱陽湖,有極少數群體到湖南東洞庭湖一帶越冬。山東青島(1990年1月10日見2隻)、江蘇鹽城(1991年1月8日見2隻)、東台(1991年11月21日見1隻)、遼寧瓦房店(1992年12月10日見1隻)也有少數個體的越冬分布記錄。國外分布於俄羅斯、蒙古、伊朗和印度。

繁殖方式

白鸛的遷徙和繁殖很有規律。
白鸛白鸛
繁殖期在4-6月,營巢在距沼澤較近的樹上,以樹枝壘巢,內墊以茅草。有的鳥利用舊巢。巢距地面6.1m,巢高136.8cm、深37cm、外徑137cm、內徑73.6cm。窩產卵4枚,卵橢圓形,乳白色,大小為77.5 X 59mm,重145-152g。雌雄鳥共同孵卵,孵化期32天。

飼養管理

白鸛比較喜歡到巢附近的農田取食,它們啄食小魚、蛙、昆蟲等,有時他們也捕食田鼠,所以一直被人當作農業益鳥。據記載,1849年6月初,蘇聯基輔芝吉林省發生了蝗災。這時,大群的白鸛聚集到蝗蟲密集的農田附近,它們像一隊隊圍殲頑敵的白衣士兵,每天殲滅大量的蝗蟲。到了7月初,蝗災便被控制住了。類似的事情曾多次發生過,從16世紀開始就有白鸛滅蝗的記載。然而,近一個世紀以來。隨著城市的擴展及農藥對環境的污染,白鸛的數量大力減少。這種曾給人類帶來幸福吉祥的鳥,正在受到人類活動的威脅。
白鸛可以成對籠養,也可成群飼養,一般用鐵絲網籠或散放飼養,鐵絲網籠空間以50立方米為宜,籠過小不利於繁殖。籠內的食、水具宜深大、堅固,以防被啄壞。野外散養可倚水搭一涼棚,食、水用具規格一般為50厘米×100厘米,深30厘米左右。飼料以魚為主,幼鳥期每天三次集中餵養,以泥鰍 、虎魚、彈塗魚、鯽魚為主。在野外,常食小魚、水生昆蟲、鼠、蛙、蛇等。2日齡時將魚剪成小段,讓它們自行吞食,15日齡後可整條吞食,日飼餵量在300-400克之間。它們覓食時,將魚叼起,調整好方向,魚頭先入,即可吞食。每次餵食均任它們隨意採食,直至食管充盈成筒狀。幼雛對食物的消化過程相當迅速,只需2-3小時食道便空了,4-5小時後即發出似仔豬的單鳴聲,顯示出飢餓感。正常情況下,白鸛幼雛的生長發育異常迅速,3日齡即能嗑喙發聲,6日齡長出正羽黑色羽芽,8日明顯,10日齡初級、次級飛羽黑色羽芽排列顯著,17日出現正羽,喙灰黃色,眼圈、下頜、喙基桔紅色,肩羽、三級飛羽羽軸先端黑色,長20毫米,40日齡飛羽長出,65日齡開始試飛,70日齡則可自由飛翔。人工孵化白鸛較自然界野生幼雛飛翔時間約晚10天,其它生長指標均高於同日齡的自然雛鳥。管理上最重要的是控制溫差,不能時高時低,此外幼雛的衛生也是育雛成功的關鍵措施之一。

人工繁殖

上海動物園1984年首次籠養繁殖成功,1987年合肥逍遙津動物園繁殖成功。此後,成都動物園和哈爾濱動物園也繁殖成功。1992年中國有22個動物園共飼養方白鸛120隻,其中雌雄各36隻,性別不明者48隻。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在中國主要越冬地的總數量約為2000-2500隻,1991-1992年冬季洞庭湖有404隻(1988-1989年為917隻),沉湖等635隻,鄱陽湖625隻,升金湖1105,鹽城1隻(1993-1994年為68隻),以上共為1 775隻。1984-1986年繁殖區統計有211隻、25個巢。北戴河南遷東方白鸛的數量1986年10月11日至11月16日為2 729隻,1990年11月2日至11月14日見848 只。

歷史文化

東方白鸛從前在東亞地區是常見的鳥類,甚至在日本東京市的教堂屋頂上也曾有營巢繁殖的,但在1868—1395年間,由於非法狩獵、農藥和化學毒物污染等原因,東方白鸛的種群數量在日本逐漸減少,2010年僅能在冬季偶爾發現少量的越冬個體。分布在朝鮮、韓國的繁殖種群也已於70年代初絕滅。由於人口密集,工農業的發展,使得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東北黑龍江、吉林兩省殘存的繁殖地也變得極為狹小,總數有3000隻左右,1994年在湖北武漢沉湖發現的越冬群體達900多隻,是發現的最大的東方白鸛群體。
送子鳥
天台籍著名散文家陸蠢寫了一篇《鶴》,文中敘述他十七八歲時,鄰哥兒在平頭潭邊捉到一隻鳥,“長腳尖喙,頭有纓冠,羽毛潔白”。開始,以為是一隻鶴,搶回家裡養,只見這隻鳥“樣子確相當漂亮,瘦長的腳,走起路來大模大樣,象個“宰相步”、“頭上有一簇纓 毛,略帶黃色,尾部很短”、“老是縮著頭頸,有時站在左腳上,有時站在右腳上,有時站在兩隻腳上,用金紅色的眼睛斜看著人。”他們將這隻鳥養了相當時日,有一天,他的舅父來了,才知道這是一隻 “長腳鷺鷥”。 陸蠢所描述的這隻漂亮的鳥,實際上應叫“東方白鸛”,在始豐溪兩岸的樹林中,蘆葦叢里棲居。《辭海》載:“鸛,烏綱……大型涉 禽。形似鶴亦似鷺;嘴長而直。翼長大而尾圓短,飛翔輕快,常活動 於溪流近旁,夜宿高樹。主食魚、蛙、蛇和甲殼類。在中國分布較廣的種類如黑鸛……另種白鸛較前種為大,頭頸和背部均白色。都在我國北方繁殖,至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越冬。”由此可見,《辭海》上說的白鸛是一種候鳥。而天台特有的東方白鸛卻是在當地繁殖,當地越冬的,因此是鸛類中一個珍稀的品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