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還義興簡聰聞復

《送僧還義興簡聰聞復》是明代詩人德祥的七言絕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僧還義興簡聰聞復
  • 作者:德祥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銅山,三十,長憶,今朝,東歸,落木,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別卻銅山三十年,因師長憶舊風煙。今朝忽送東歸客,正是秋江落木前。

作品注釋

銅山

(1).蘊藏、出產銅礦的山。《史記·佞幸列傳》:“﹝ 文帝 ﹞於是賜 鄧通 蜀 嚴道 銅山,得自鑄錢,‘鄧氏錢’布天下。” 唐 羅隱 《後雪賦》:“至若漲鹽池之水,屹銅山之巔,觸類而生,不可殫言。” 清 吳偉業 《贈陸生》詩:“銅山一旦拉然崩,卻笑 黔婁 此中死。”
(2).指金錢;錢庫。 清 唐孫華 《時世公子行》:“銅山恨不移屋底,錙銖計算爭錐刀。”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呆官》:“眷戀銅山,徘徊阿堵。” 清 洪楝園 《後南柯·辭職》:“作清官不願銅山大,作贓官須把黎民刮。”

三十

(1).數詞。十的三倍。《詩·小雅·無羊》:“三十維物,爾牲則具。”《左傳·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於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歲。《穀梁傳·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簡文帝 《戲贈麗人》詩:“自矜心所愛,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贈王威古》詩:“三十羽林將,出身常事邊。”
(3).指三十年。 唐 權德輿 《古興》詩:“人生大限雖百歲,就中三十稱一世。”

長憶

經常想到;時常想念。 唐 李白 《月下吟》:“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 謝玄暉 。” 宋 辛棄疾 《踏莎行·和趙興國知錄韻》詞:“長憶 商山 ,當年四老,塵埃也走 鹹陽 道。”

今朝

(1).今晨。《詩·小雅·白駒》:“縶之維之,以永今朝。” 清 李漁 《奈何天·憂嫁》:“今朝還自畫蛾眉,怕聽人催,喜聽人催。”
(2).今日。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銀瓶》詩:“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他年得射如皋雉,珍重今朝僕射姑。” 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對不起,我是今朝才搬來的。” 周立波 《艾嫂子》:“ 艾嫂子 ,你今朝子打扮得好俏呵。”
(3).指目前,現今。 元 趙孟俯 《題耕織圖》詩之二:“所冀歲有成,殷勤在今朝。” 毛澤東 《沁園春·雪》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本朝。指當時所在的王朝。《敦煌曲子詞·望遠行》:“行人南北盡歌謠,莫把 堯 舜 彼(比)今朝。” 宋 范仲淹 《朝賢送定惠大師詩序》:“如近代之 陸龜蒙 、 陳陶 ,今朝 雍丘 邢敦 、 錢唐 林逋 ,或執節堅介,或放詞雅遠,皆四方之聞人。”

東歸

指回故鄉。因 漢 唐 皆都 長安 ,中原、 江 南人士辭京返里多言東歸。 三國 魏 曹操 《苦寒行》:“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 唐 鄭谷 《送京參翁先輩歸閩中》詩:“解印東歸去,人情此際多。” 唐 鄭谷 《賀進士駱用錫登第》詩:“春榜到春晚,一家榮一鄉……好是東歸日,高槐蕊半黃。”
正是 拼音:zhèng shì
(1).就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誰?’ 劉 曰:‘正是我輩耳!’”《二刻拍案驚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後,我問鄰人,說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馮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倉皇中他看清了一個,正是 張阿新 。”
(2).恰是。 唐 溫庭筠 《楊柳枝》詞之一:“正是玉人腸絕處,一渠春水赤欄橋。”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今朝正是個成婚日。” 巴金 《滅亡》第十八章:“正是黃昏時候,天色漸漸陰沉起來。”
(3).確實是。對客觀存在的真實性表示肯定。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龍鳳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趙閻王》第一幕:“這城內便有萬千居民,正是人煙稠密,市場熱鬧。”
(4).確實是。用於表示同意別人意見時加重語氣。《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衛先生 道:‘近來的選事益發壞了!’ 隨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兩人該選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們怎么都發昏了!還不快些攙扶 雙喜 到裡面去。”
(5).應諾之詞。猶言好的。《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對媒婆道:‘老娘你先進去,我在門外張一張罷。’媒婆道:‘正是。’”
(6).舊小說、戲曲里的套語。目的在於引出詩詞、熟語。《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正是:麥穗兩歧,農人難辨。” 元 鄭廷玉 《看錢奴》第一折:“正是:虧心折盡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貧。”《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正是:福無雙至猶難信,禍不單行果是真。”

落木

落葉。 唐 杜甫 《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 長江 滾滾來。”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銳進百餘步,困憊,又皆落木梗路,遂回。” 清 顧炎武 《廣昌道中》詩之二:“枯荑春至遲,落木秋來早。”

作者簡介

德祥,元明間僧。浙江錢塘人,字麟洲,號止庵。工書能詩。洪武初住持徑山寺。書宗晉人,擅名一時。詩刻苦,高逼郊、島,有詩曰《桐嶼集》。洪武初,住持徑山,臨終倚座曰:「一隊緌糟漢,我爭如爾何!」談笑而逝。姚少師《祥老草書歌》云:「祥師只今為巨擘,上與閒素爭蠙巑岏。錢塘山水甲天下,秀氣毓子為楩楠。十年不出筆成冢,中山老兔愁難安。晴軒小試烏玉玦,雙龍隨手掀波瀾。昨將一紙遠寄我,天孫機錦千花攢。願師勿置鐵門限,從它須索來千官。搢紳相與嘆莫及,便欲奪去加巾冠。厥聲已播不知息,箱篋盛貯光爛爛。」其為一時推重如此。吳之鯨《武林梵剎志》云:「祥公與夢觀仁公同參,相與肆力於詩。仁公以南粵進翡翠,作詩寓諷云:『見說炎洲進翠衣,網羅一日遍東西。羽毛亦足為身累,那得秋林靜處飛。』太祖怒曰:『汝謂我法網密,不欲仕我耶?』止庵亦以《西園詩》忤上,幾不免。」《西園詩》今載集中,不知所謂忤上者何語,野史流傳,不足信也。祥公有題倪雲林、周履道書畫云:「東海東吳兩故人,別來二十四番春。」又有《為王駙馬賦清真軒》詩,則知公生元季,至永樂中尚在也。有《和御製賜赤腳僧》詩。又《句容道中》詩云「十年三度上京華」,則洪武中應召浮屠也。田汝成《西湖志》云:「故宋時為僧,入元屬念舊國,有《風雨》、《望月》諸詩。」汝成志稱詳博,其疏謬如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