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對縣域的影響

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對縣域的影響

《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對縣域的影響》是2014年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建英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對縣域的影響
  • 作者:郭建英 等
  • 出版時間:2014年11月
  • 出版社:水利水電出版社
  • ISBN:9787517026488
  • 類別區域經濟
  • 定價:¥40.10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退耕還林工程是我國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程,本書以吳起縣為例,試圖通過對該縣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效果進行科學、全面、系統的監測與評價研究,探索分析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後的生態系統的演變規律、客觀科學監測評價退耕還林的生態功能和效益價值,不僅有利於完善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和管理體系,及其巨觀掌握全國退耕還林工程實施的效益,也有利於提高全國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巨觀決策水平等,並為退耕還林工程的成果鞏固提供科學依據,特別是對黃土高原地區的生態修復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退耕還林工程建設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國內外退耕還林研究概況
1.4 技術路線
第2章 典型退耕還林縣基本特徵
2.1 自然概況
2.2 社會經濟狀況
2.3 森林資源分布特點
2.4 退耕還林概況
第3章 試驗設計與監測方法
3.1 標準樣地設定及選擇
3.2 造林成活率及生長狀況調查
3.3 植被及林分調查
3.4 土壤調查
3.5 林地水文調查
3.6 遙感監測方法
第4章 退耕還林區樹種選擇及典型配置模式
4.1 適生樹種選擇原則及篩選
4.2 植被恢復空間配置模式
4.3 植被空間配置技術體系
4.4 黃土丘陵區植被配置典型模式
第5章 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及其驅動因素分析
5.1 遙感影像資料及預處理
5.2 基於遙感的LuCC空間資料庫的建立
5.3 遙感圖像分類
5.4 土地利用/覆被分類精度評估
5.5 土地利用/覆被動態變化與分析
5.6 景觀格局變化分析
5.7 土地利用/覆被變化驅動力分析
第6章 退耕還林(草)地群落特徵分析
6.1 不同退耕還林地林下植被分析
6.2 封育措施對植被恢復的影響
第7章 退耕還林(草)地土壤特徵分析
7.1 退耕還林對土壤物理性的影響
7.2 退耕還林對土壤化學性質的影響
7.3 退耕還林對林地土壤水分的影響
7.4 封育措施對土壤恢復效果的研究
第8章 退耕還林(草)地水文效應分析
8.1 植冠層截留量
8.2 土壤滲透性
第9章 退耕還林(草)地土壤侵蝕分析
9.1 研究方法
9.2 技術路線
9.3 土壤侵蝕控制效益研究
9.4 土壤侵蝕分析與評價
9.5 黃土丘陵溝壑區土壤侵蝕治理措施探討
第10章 退耕還林(草)地植被碳儲量分析
10.1 含碳率分析
10.2 植被碳儲量估算
10.3 森林喬木層碳儲量及其變異規律
10.4 地被物層(草本層)碳儲量
10.5 森林生態系統凋落物碳儲量
10.6 總碳儲量及其分配特徵
10.7 植被碳儲量空間分布特徵
第11章 退耕還林(草)工程生態效益評價
11.1 評價指標與評價方法
11.2 保護水資源價值
11.3 保育土壤價值
11.4 崮碳制氧價值
11.5 淨化大氣環境價值
11.6 改善小氣候價值
11.7 保護生物多樣性價值
11.8 工程生態效益總價值
11.9 工程生態價值評價結果的修正
第12章 退耕還林(草)工程經濟效益評價
12.1 直接經濟效益
12.2 間接經濟效益
第13章 退耕還林(草)工程社會效益評價
13.1 農村勞動力轉移與就業結構變化
13.2 農村產業結構變化
13.3 生態意識的轉變與能源結構調整
13.4 新農村建設變化
第14章 退耕還林(草)工程效益綜合評價
14.1 層次分析法理論介紹
14.2 綜合效益評價
第15章 中國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成就
15.1 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改變區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
15.2 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有效控制區域土壤侵蝕
15.3 退耕還林促使退耕還林區群落結構最佳化
15.4 退耕還林促進區域土壤環境的改善
15.5 退耕還林工程推進制度體制的創新
15.6 退耕還林工程促進生態恢復技術集成和科技創新
15.7 退耕還林工程保障國家生態安全體系的建設
15.8 退耕還林工程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
第16章 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存在問題與後續發展思路舉措
16.1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16.2 可持續發展的思路舉措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