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族

追風族

追風族是指那些在可怕暴風來臨時,熱愛經歷一場全速龍捲風的人群。追風族,一個人數不多的冒險者組織,他們會因追蹤龍捲風而興奮不已,這些人職業不同,但都對龍捲風充滿好奇。每年有兩個星期,他們會聚在一起,開車追逐龍捲風。目前,美國大約有2000名追逐龍捲風的人,而且數量還在增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追風族
  • 時間:2009年
  • 條件:龍捲風來臨
  • 地區:美國
追風記者,追風照,追風人群,美國追風,中國追風,

追風記者

2009年第八號颱風“莫拉克”拖著沉重的步伐,以每小時十公里的速度在台灣海峽緩緩向西北移動,而一邊的媒體記者卻伺機行動,追隨著“莫拉克”的去向,成為“追風一族”。
追風記者追風記者
溫州防汛抗旱指揮部里,有一群來自以溫州本地媒體為主的記者,在守候關於颱風的最新訊息,也有海外的某媒體記者正前來打探訊息,並告訴記者,來看看這裡有無新的動靜,大致判斷情況後,準備趕赴溫州蒼南。
在浙江的最南端,蒼南霞關鎮,此地因東臨台灣海峽而頻頻受颱風光顧,零六年的“桑美”、零七年的“韋帕”和“羅莎”均在此地登入,而倍受媒體關注,今天這裡也吸引了十幾家二十多名的記者來此蹲點守候“莫拉克”。正在霞光參與抗台的蒼南縣民間義務抗台救援機構、壹加壹應急救援中心負責人張柄鉤告訴記者,他大致數了下,象中央新聞單位不下三家,浙江省級主要媒體更是基本到場,溫州市和當地媒體也夾雜期間。這個遠離城市,偏僻的漁港小鎮居民面對著長槍短炮的相機和攝影機的鏡頭也是泰然自若,宛如這裡原本就是個大碼頭。在蒼南防汛抗旱指揮中心,同樣也守候著一群媒體記者。此時,“莫拉克”外圍已經開始影響蒼南,戶外正是風雨交加的颱風天。
龍捲風龍捲風

追風照

颱風“巨爵”襲港,出門在外的上班族、學生及其它市民都趕回家避風,不過卻有部分市民及遊客到尖沙咀碼頭一帶的“食風”位“追風”,有準新人在狂風之下拍攝婚紗照留倩影;更有“追風族”更帶同風速計測試讓人差點睜不開眼的勁風。14日風勢明顯增強,海面颳起白頭浪,有工人為碼頭一帶的廣告板加固,以防強風釀成意外。
追風照追風照
14日晚天文台懸掛八號風球後,市面的風勢明顯增強,有大樹被強風吹至東歪西倒,大部分店鋪亦關上大門,連平日面向梳士巴利道做健身的商店亦停止營業。
向來“食風”的尖沙咀碼頭,則出現不少“今天不回家”的“追風族”。即將迎娶愛妻的先生帶同太太到碼頭拍攝婚紗照,極其浪漫。一對準新人沒有預期昨天會有颱風襲港,但認為在颱風下拍婚紗照頗特別,值得留念。亦有部分情侶於岸邊吹風,狀甚親昵。
每逢“打風”,“發燒友”馮先生則預備好風速計到碼頭測試風速。昨晚懸掛八號風球後,他稱晚上八時多最高風速達到每小時五十四點四公里,是三號風球的風速。他指八號風球的風速,最少每小時達到六十二公里。 尖沙咀碼頭亦有不少遊客在岸邊感受強風的威力,張開雙手,迎接橫風橫雨。

追風人群

要說追風族,最專業的還要說美國人,美國有些追風族為了找到“最愛”,每天駕車500英里實在算不上什麼。人人都知道龍捲風的致命危險,但同時也展示出它驚人的美。“追風族”很快就能學會判讀天氣徵候,塔狀積雲,或者說是絮雲通常就預示著要發生什麼。而最有希望的徵候是“陣風鋒”。龍捲風能連根拔起樹木,能象撒糖果一樣把汽車扔向空中,把整座城鎮夷為平地。但是,令“追風族”陶醉其中的是追逐的興奮和它最狂野最絢爛的自然美景。
追風美景圖追風美景圖
而在美國每年多達800股龍捲風襲擊,大部分龍捲風肆虐於中西部大草原,這裡也是“追風族”稱之為“龍捲風領地”的地方。風暴形成起源於美國中西部獨特的天氣,這裡常有的低壓系統使得墨西哥南部濕潤溫暖的氣流流向落基山脈冷而乾的氣流以及西部沙漠溫暖而乾燥氣流。這些相衝突的大氣體系產生了快速旋轉的大塊氣團,也叫超級雷雨胞母體。大團上升氣流尤其會在悶熱的午後形成,並開始旋轉。很快形成獨特的黑色豬嘴雲,當黑色豬嘴雲接觸到地面的時候,龍捲風就誕生了。龍捲風的風速可達每小時300英里。他們駕車,照下了很多驚心動魄的畫面。

美國追風

每年春夏,墨西哥灣源源不斷的濕熱空氣為德克薩斯、路易斯安那和佛羅里達帶來窒息的悶熱後,沿著南部大平原北上,滾過聖路易斯的銀色大拱門和伊利諾伊南部的玉米田,席捲美國東南。這股不安分的空氣與北方的極地氣團往來推移,往往形成高達18公里、寬近百公里的雲團,氣象學上稱超級單體,30多公里外就能看到它閃閃發亮的雲頂。這些雲團內蘊藏的氣象應有盡有,其中最裸的暴力展示非龍捲風莫屬。
4月到7月,從德克薩斯到達科他,從落基山到密西西比河,美國沿著“龍捲風之路”追風的遊客已有數百人。颶風可能持續一周以上,但龍捲風瞬息萬變,多數只有幾分鐘,一般寬120~150米,個別直徑超過一兩公里。因而追風之旅的主要內容就是日復一日的漫長行駛。一位遊客描述它:“有點類似打仗,先是很多小時枯燥而緊張的行軍,突然被幾分鐘的驚恐打破,一切歸於沉寂時,已是一片狼藉。”不過追風老手都異口同聲地說:“只要親眼看到龍捲風,你就會覺得一切都值得。”
龍捲風是一種強烈的、小範圍的空氣渦旋,是在極不穩定的天氣下由空氣強烈對流運動而產生的大氣現象。它是地球上最難以理解、最難以捕捉、也是最神秘的自然現象之一。
龍捲風的巨大威力絲毫擋不住追逐者的步伐。美國最早的追風者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公認的追風者先鋒是羅傑·簡森,1953年,他在明尼蘇達州的湖泊公園追逐龍捲風,開始了追風族們的危險遊戲。
1996年,好萊塢拍攝了大片《龍捲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夫妻追逐龍捲風的故事。也因為這部電影,追風愛好者美國人維斯·卡特,發現自己不是怪人,他此前被身邊的人認為是“瘋子”。他後來找到了“組織”,加入了一個由12人組成的龍捲風觀察小組社區環境風暴觀察所。這些人職業不同,但都對龍捲風充滿好奇。每年有兩個星期,他們會聚在一起,開車穿越“龍捲風山谷”。
美國大約有2000名追逐龍捲風的人,而且數量還在增多。在追逐龍捲風的過程中,追風人的內心不是沒有恐懼。

中國追風

現代人總是處在不知所措的生活焦慮之中,總是通過“觀察”他人的生活來確立自己的生活。正因如此,我們可以把追風現象看作是一種試圖擺脫自我生存焦慮的方式。
今天中國社會追風現象的盛行,一方面是中國社會走向現代管理體系的結果,另一方面又是公眾對這個現代管理系統缺乏信賴和理解的結果。當人們不能在現實生活中獲得生存的穩定感和安全感的時候,就會大力發揮自己的社會想像力,通過“他人導向”的方式來克服這種生活焦慮。
在這裡,追風現象體現為一種無所適從的捨身投入,而這種非理性的捨身投入,又和中國社會傳統保障體系的坍塌、現代管理制度的冷漠與混亂以及大眾媒介過度渲染的傾向緊密相關。與其說各類追風現象表達了人們對於良好生活與完滿自我的嚮往,毋寧說更多顯現了人們對於現代中國資本肆虐下各類社會保障體制的失望甚至絕望。
而與之相關的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公眾在這種現代社會的破碎圖景中滋生起來的狂熱夢想。一方面,人們因為不知所措而變得追風逐流,另一方面,人們也會在陷入現代社會的複雜神秘的時刻,極大地煥發一種狂熱夢想,希冀在歷史轉型的進程中得潮流之先。下海經商熱、網站投資熱、炒股炒房熱、基金理財熱等等,無不說明中國民眾對於現代中國社會的經濟邏輯與政治體系存在一種非理性的認知而滋生狂熱夢想的狀況。在這裡,人們越是充滿對發財賺錢、一夜成名的期待,也就越是顯示出對現代社會生存邏輯的無知和他人導向下自我的喪失。
從這個角度說,中國社會的追風熱,乃是一種社會集體焦慮症的體現。一方面,人們不得不通過跟隨他人尤其是媒體專家的指導來設計自己的生活方向;另一方面,這種他人導向傾向又最終加劇了公眾的因為盲從而無所適從的狀況。於是,人們追風,是為了克服生存焦慮;而人們越是追風,就越是不能真正建構真實的生活,並由此滋生更大的焦慮。
顯然,追風現象暴露出來的是中國社會面臨的兩重基本矛盾,即現代社會體系與人們對這種體系不能進行完整把握的文化層面的矛盾,以及中國社會所能給予民眾的與民眾所期待的不相符合的政治層面的矛盾。前者體現出一種現代社會的普適性的後果;後者則是中國社會獨有的產物。僅就後者而言,中國傳統的社會主義信念和保障機制的空殼與坍塌,一方面破壞了民眾的思想信仰,另一方面喪失了限制資本肆虐的能力,從而最終導致人們陷入到一種深深的生活失范的集體焦慮之中。與之相應,追風現象必然是這層層社會矛盾的寄生物,並成為觀察中國社會政治病症的一個特定角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