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靜脈(labyrinthine vein)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出自《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迷路靜脈
- 外文名:labyrinthine vein
- 所屬學科:人體解剖學
- 公布時間:2014年
迷路靜脈(labyrinthine vein)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出自《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迷路靜脈(labyrinthine vein)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出自《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定義收納前庭和半規管的靜脈。與迷路動脈伴行,並接受來自蝸軸底的蝸靜脈而形成迷路靜脈,...
③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或出血性乳突炎雖對骨板無腐蝕作用,但感染可經乳突鼓室的血栓性靜脈炎侵入乙狀竇中。④顳骨岩尖炎時感染經岩上竇侵及乙狀竇。⑤迷路炎時感染由內淋巴囊或迷路靜脈傳入乙狀竇。⑥鼓室病變腐蝕鼓室底壁,感染可侵入...
顳下窩進路頸靜脈體瘤切除術是耳鼻喉科的一種手術,適用於腫瘤侵犯迷路下區和岩錐,腫瘤侵入顱內 手術名稱 顳下窩進路頸靜脈體瘤切除術 手術別名 顳下窩入路頸靜脈球體瘤切除術; 顳下窩入路頸靜脈球瘤切除術;顳下窩進路頸靜脈...
經迷路進路聽神經瘤切除術是耳鼻喉科的一種手術,適用於聽功能損失嚴重而面神經功能正常或良好的中、小型內耳道源腫瘤,腫物經內耳道口進入腦橋小腦三角池者。相關介紹 聽神經瘤是指生長在蝸神經及前庭神經各分支上的神經鞘膜瘤,70%...
D.迷路靜脈,收納前庭和半規管的靜脈。與迷路動脈伴行,並接受來自蝸軸底的蝸靜脈而形成迷路靜脈,注入岩上竇的後部或橫竇。二.內耳道的解剖學研究 面神經是內耳道的主要神經之一,其占居內耳道的位置最高,該神經進入內耳門向前上走...
1.內耳道:為位於顳骨岩部內的骨性管道,長約10mm,向後開口於內耳門(岩部後面中部偏內處),向外為內耳道底(一垂直的而有篩狀小孔的骨板)所封閉。內耳道內含有面神經、聽神經、迷路動脈、迷路靜脈。內耳道底:顳骨岩部內有內耳道...
Labyrinthine Dreams 迷宮夢想 ; 英文名稱 ; 迷夢 labyrinthine recess 迷路隱窩 ; 迷路隱窩英語 labyrinthine hemorrhage 迷路出血 labyrinthine passageway 迷宮式通道 veins labyrinthine 迷路靜脈 labyrinthine otosclerosis 迷路性耳硬化症 ...
在頸靜脈孔,上舌咽神經節部分地被硬膜包繞,並暴露在腦脊液中。該節之上恰好是內耳外淋巴管的開口和迷路靜脈匯入岩下竇或頸內靜脈處。上舌咽神經節或稍下方的舌咽神經發出纖細的鼓室神經,與咽升動脈一分支伴行,經鼓室小管到中耳,...
(2)CNS——成血管細胞瘤,小腦(65%),大腦,延髓(20%),脊髓(15%),多發性成血管細胞瘤(10%~15%),脊髓空洞症,腦膜瘤,脊髓的動靜脈畸形和後顱窩表皮樣瘤,以及脊柱粟粒狀成血管細胞瘤。(3)迷路——內淋巴囊腫瘤(7%...
梅尼埃病又稱耳性眩暈,其主要症狀為發作性眩暈,伴有噁心、嘔吐、耳鳴和聽力逐漸減退。一側性病變約占90%,兩側性者約占10%。本病病因尚不夠明確,一般多認為迷路動脈痙攣導致的迷路以及耳蝸水腫。病例 法國人Menie’re於1861年首次報告...
(6)內側壁又稱迷路壁,即內耳的外側壁。內側壁的後上方有一卵圓形孔,稱前庭窗,被鐙骨封閉;內側壁的後下方有一圓孔,稱蝸窗,被第二鼓膜封閉。2.聽小骨 聽小骨包括錘骨、砧骨和鐙骨。三骨依次借關節相連,構成一條聽骨鏈。
頸內動脈周圍的交感神經,伴隨動脈的分支,分布到眼神經,支配擴瞳肌和上瞼的平滑肌。椎動脈周圍的交感神經,進入顱內後伴隨迷路動脈,分布到兩耳;也伴隨椎骨部椎動脈的分支,進入椎管內,分布到脊膜和脊髓。
有耳蝸症狀(聽力的改變、耳鳴)的眩暈包括:迷路內病變和迷路外病變。迷路內病變主要包括梅尼埃病、遲發性膜迷路積水、突發性聾、外淋巴瘺、急慢性中耳炎、膽脂瘤骨迷路破壞、耳毒性藥物中毒、內耳供血不足、耳硬化症、迷路震盪,大前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