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因(迷因)

迷因(迷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模因(meme),名詞。在諸如語言觀念信仰行為方式等的傳遞過程中與基因生物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相類似的事物。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meme被定義為:“文化的基本單位,通過非遺傳的方式,特別是模仿而得到傳遞。”

音譯:媒母,米姆,謎米,彌母,模因,擬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模因
  • 外文名:meme
  • 音標:mi:m
  • 詞性:名詞
模因的起源,模因的涵義和性質,遺傳性,變異性,選擇性,模因的傳遞,模因的翻譯,

模因的起源

meme這個詞最初源自英國著名科學家理察·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書,其含義是指“在諸如語言、觀念、信仰、行為方式等的傳遞過程中與基因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相類似的那個東西。” 為了讀上去與gene一詞相似,道金斯去掉希臘字根mimeme(原意是模仿的意思)的詞頭mi,把它變為meme,這樣的改變還很容易使人“聯想到跟英文的“記憶”(memory)一詞有關,或是聯想到法文的“同樣”或“自己”(meme)一詞。”
在道金斯提出meme概念之後不久,許多學者如蘇珊·布萊克摩爾,理察·布羅迪(Richard Brodie),阿倫·林治(Aaron Lynch)便秉承道金斯的觀點,積極撰文闡明meme的含義和規律,並嘗試建立文化進化的meme理論。著名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也很贊同meme的觀點,他在《意識的闡釋》、《達爾文的危險觀念》中套用meme理論闡釋心靈進化的機制。現今meme一詞已得到廣泛的傳播,並被收錄到《牛津英語詞典》中。根據《牛津英語詞典》,meme被定義為:“文化的基本單位,通過非遺傳的方式,特別是模仿而得到傳遞。”

模因的涵義和性質

Meme的涵義主要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理解:meme是複製因子;模仿是meme的主要傳遞方式。
道金斯認為,“任何一個事物要構成一種複製因子必須具備遺傳、變異和選擇三個特徵。” 而在他看來,meme完全具備這三個特徵。

遺傳性

meme具有遺傳性——meme傳播的過程就是meme遺傳的過程。如某種宗教信仰傳播時,宗教信仰作為meme,不斷地在信仰者身上遺傳。

變異性

meme具有變異性——meme的傳遞過程並非都是完善的,如人們在轉述一個事件時,或許會添加一些細節,或許會刪減一些內容;

選擇性

meme具有選擇性——meme的傳播能力是不同的,某些meme更易於被傳遞,另一些meme則從來得不到傳播。如我們學唱歌曲時經常會發現,有些歌曲比較容易記憶,並能很快傳播,有些歌曲則很少被傳唱。

模因的傳遞

解釋了Meme作為一種複製因子的必要特徵後,道金斯進一步闡釋了meme傳遞的機制,他認為模仿是meme傳遞的主要方式。以“思想meme”為例,當一個人聽到或讀到某個好的想法後,他把這個想法傳給他的朋友,接著他的朋友又把這個想法傳遞給其他的人,這個過程就是模仿,通過模仿,想法從一個人的腦中傳到另一個人的腦中,並不斷地被複製傳遞。不僅是“思想meme”,其他類型的meme也是通過模仿這一方式傳遞自身的。
道金斯的學生蘇珊·布萊克莫爾博士(Susan Blackmore)比自己的老師走得更遠。“在她看來,正如基因之間相互競爭著,自私地、不顧一切地要進入到下一代的身體之中,最終決定了生物世界的格局及其結構;與此類似,meme之間相互競爭著,自私地、不顧一切地要進入到另一個人的大腦、另一本書、另一個對象之中,這最終決定了我們的文化以及我們的心理結構。按照這一思路,meme觀念實際上已經發展為一種獨立的關於人類文化的全新理論。”(via)她在《謎米機器》一書中寫道,“有關文化進化的meme理論,其全部要點就在於將meme視為一種獨立存在的複製因子。這就意味著,是meme的選擇在驅動著觀念的進化,而觀念的進化必須有利於meme的自我複製,而不是有利於基因的自我複製。這是將meme理論與先前有關文化進化的理論區別開來的一個巨大的差異。”
迷因(迷因)
meme理論的出現,對於人類文化發展肯定具有獨特的解釋作用。雖然meme理論還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不成熟,有很大的局限性急待破除,但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的是,理論終究只是發揮一種解釋性的作用作用於我們的現實生活,是理論圍繞生活而不是生活圍繞理論。隨著各種相關學科的發展,meme理論也會不斷成熟,但不管它是否能夠成熟完善到成為一種權威性的文化解釋理論,只要它能在某種程度上合理解釋人類文化生活,便可以說達到了這一理論的基本目的。

模因的翻譯

要談meme的漢譯,就必須先了解meme一詞的來源及讀音。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作了詳細解說:“……我認為就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最近出現了一種新型的複製基因。它就在我們眼前,不過它還在幼年時代,還在它的原始湯里笨拙地漂流。但它正在推動進化的進程,速度之快已為原來的基因所望塵莫及。這種新湯就是人類文化的湯。我們需要為這個新的複製基因取一個名字。這個名字要能表達作為一種文化傳播單位或模仿單位的概念。‘mimeme’(原意是模仿的意思)這個詞出自一個恰當的希臘詞詞根,但我希望有一個單音節的詞,聽上去有點象‘gene’。如果我把‘mimeme’這個詞縮短成為meme,切望我的古典派朋友們多加包涵。我們既可以認為meme與‘memory’(記憶)有關,也可以認為與法語meme(同樣的)有關;如果這樣能使某些人感到一點慰藉的話,這個詞念起來應與‘cream’合韻。”
雖然meme從其誕生已有近四十年的歷史,但至今未有一個統一的漢語譯名;這不僅會造成譯名辨識上的混亂,而且勢必會影響到meme在我國的研究。最早將meme譯成漢語的是翻譯家盧允中和張岱雲,音譯為“覓母”(見《自私的基因》,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年11月,263頁);後來他們又將它意譯為“擬子”(見《自私的基因》,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238頁)。此外,有人採用音譯法,將meme譯成“媒密”、“媒母”、“冪母”、“密母”、“摹母”、“彌母”、“縻母”、“米姆”、“秘姆”、“謎米”、“米米”、“縻縻”等;也有人採用意譯法,將meme譯成“理念因子”、“模仿因子”、“文化基因”、“思想基因”等。還有的譯法處於意譯和音譯之間,側重於譯意,如“模因”、“彌因”、“敏因”等,“模”、“彌”和“敏”都保留著meme的首字母[m]輔音音素,這三譯似乎可解作“模仿的(文化)基因”、“彌散的(文化)基因”和“敏捷的(文化)基因”;這種譯法的還有“仿因”和“記因”,可解作“仿效的(文化)基因”和“記憶的(文化)基因”。而有的人則奉行文學家、思想家魯迅曾經倡導的拿來主義,直接將meme搬到漢語中。
如何翻譯meme?筆者認為關鍵在於對原詞內涵的理解以及翻譯方法的確定。在現有譯名中,“模因”較為流行。哲學家朱志方1998年將meme譯為“模因”(見《社會決策論》,武漢大學出版社,武漢,1998年11月,275頁);他希望這一譯名能夠音意兼顧。不過筆者認為“模因”雖然能表達“模仿”的意思,也能與“基因”尾音押韻,但其發音[móyīn]與原名的發音['mi:m]毫無相關性(而“基因”的發音與“gene”的發音很相似),也難以見文知義。
值得推薦的譯名是:語言哲學家杜世洪2005年在尊重道金斯“原文構詞與基因的形義相關性”的考慮後,以及綜合各種漢語譯名的基礎上,將meme譯為“摹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