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學昌詩翰墨香:紀念虞愚先生

《述學 昌詩 翰墨香:紀念虞愚先生》這一卷文字,或回憶先生生前從事科研和教學活動以及吟詩作書的情景,或同行們討論先生的學術思想,或新聞記者報導先生學術生涯與家庭生活中的丰采和軼聞趣事,或海外朋友稱頌先生的品格和無私報效祖國的愛國情懷等,字裡行間無不滲透著回憶者、評論家、記者及親人們對虞愚教授人品、學問的敬佩之情。

基本介紹

  • 書名:述學 昌詩 翰墨香:紀念虞愚先生
  • 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 頁數:248頁
  • 開本:16
  • 品牌:廈門大學出版社
  • 作者:劉培育
  • 出版日期:2009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153350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述學 昌詩 翰墨香:紀念虞愚先生》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再版前言
前言
第一部分 無盡的懷念
懷念老友虞愚先生
憶念虞師
余悲寄竹園
永恆的追思
追憶長汀廈大的詩緣
難忘壯雪負之回
與虞愚先生過從的回憶
深切懷念坦誠熱情謙和的虞老
憶北山先生
回憶和虞愚先生相處的日子裡
深切懷念敬愛的虞老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博學的虞愚先生——紀念虞愚先生誕生100周年
念恩師虞愚先生
憶虞老
千秋誰照灼
懷念虞愚先生
追憶虞老
身居陋室無怨言一心治學感後人
哲人逝去遺墨猶香
山海情
我所知道的虞愚教授
來自香港的悼念
五老峰上憶虞師
良師益友
鞠躬盡瘁乎生意
虞愚教授軼事
人同秋月健筆凌雲
雨過花添色風來竹做聲——記虞愚教授與泉州的因緣
我所認識的虞愚先生
驚人詩句老橫秋——寫在《虞愚自寫詩卷》付印之際
盪胸生層雲——憶虞愚老師
懷念恩師虞愚
崇尚自然大道崇簡——我所認識的北山先生和“虞體”書法
執著的愛,執著的追求——回憶我的父親
回憶我的外公
第二部分 學術評價
學者·詩人·書法家虞愚先生
玄奘法稱遙可接——虞愚論玄奘在因明發展史上的地位
“妙辯於‘余’處
因明是關於論證與反駁的學說
虞愚《慈恩宗》意譯與評釋之前言
《虞愚自寫詩卷》讀後
剛柔相濟
讀虞老詩抒懷
虞愚的用魯迅韻詩
第三部分 專訪報導
京華春夜訪因明學家虞愚
中興頌帖獻黎蒸
弦歌相續無窮世——虞愚追憶與陳嘉庚先生的翰墨因緣
述學昌詩翰墨香
學海架設友誼橋
“三事能狂更少年
教授、詩人、書法家
鷺島憶明師 悲歌吟《國殤》——虞愚教授懷念國民黨元老、愛國
人士于右任先生
龍蛇飛舞將何極——虞愚先生的書法藝術
竹園軼事
著名因明家、書法家、詩人虞愚教授長年陋室過寒暑、
接賓客,籲請有關領導關注
輝光鉤索如椽筆
松下幸之助給虞愚的信
李煥明給虞愚的信
虞愚年表

文摘

列車快到廣州站了,我們的話題也轉了。號稱花城的廣州,雖已時值初冬,但滿街行人都著夏裝,我和虞老也不例外。離開北京時的冬裝來了個徹頭徹尾、徹里徹外地清理。廣州城到處洋溢著木棉花、合歡樹花,以及數不清、道不完的各色花種之芳香,令我這個初到花城之輩心曠神怡,異鄉之感油然而生。虞先生呢,自然不以為然,不知到過此鄉多少回了。由於他是這次會議的嘉賓,又是即將成立的中國邏輯史研究會顧問之一,到越秀賓館下榻後,就顧不上和我繼續侃下去了。先生當時已是年逾七旬之人,在火車上過了三天兩夜,又說了那么多話,討論了許多學術問題,也確實累壞了,我不忍心再打擾他。時間趕得很緊。次日一早,我去郵局發電報,由於語言障礙,可苦煞了我這西北漢子,找了整整一個半小時才算了事,趕回賓館,大會開幕式前的合影也給耽誤了。所以那次會議未留下我的合影資料,更遺憾的是未留下我與虞老在一起的紀念。
1980年12月1日,是中國邏輯史界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中國邏輯史研究會正式宣告成立,虞愚先生,還有南開大學哲學系溫公頤教授和中山大學哲學系楊芾蓀教授等,被聘為本學會顧問;在下也就算是個創始會員了。論到這次會議的成果,會議簡報說:“會議成功地揭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邏輯史學界有組織、有計畫地系統研究中國邏輯史的序幕。這次會議集合了全國中邏史研究的基本隊伍,組建了有國內知名的中邏史專家、學者、教授擔任顧問、會長、理事的專業學術團體——中國邏輯史研究會;承擔了國家‘六五’規劃重點項目之一《中國邏輯史》(多卷本)的撰寫和出版任務。這是本次學術會議取得的最顯著的兩項成果。”
打這一天起,虞愚先生和其他顧問在一起,為中國邏輯史的研究、整理和撰寫多卷本的《中國邏輯史》以及搶救絕學——因明,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筆者自告奮勇,任了重點項目的責編之一和聯絡工作。也是從這一天起,關於《中國邏輯史》的編輯出版工作及有關的業務活動,幾乎是和中國邏輯史研究會的歷次學術討論會及有關的學術活動互動進行的。因此上,學會的歷次重要活動我都認真參加了。15年前播下的種子,15年後的今天都無一敗枝,碩果纍纍了。遺憾的是,一部分果實尚未成熟,虞老已經離開我們遠去了。每每想起廣州之行,今日不見摯友尊影,無限惆悵在心中升起……

序言

虞愚先生(1909-1989)原名德元,字竹園,號北山,是中國現代著名的佛學家、因明家、詩人和書法家。他生前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文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等。為了紀念虞愚先生,也為了豐富我國的文化寶庫,近幾年來我們蒐集到先生公開出版、發表過的著作和整理出未刊文稿共200多萬字,從中選出100餘萬字,編成《虞愚文集》三卷本,即《因明·名學·邏輯》卷(由劉培育編)、《佛學·哲學·文化》卷(由邵波編)、《文論·詩論·詩詞》卷(由劉迺元、虞琴編)。在編輯出版《虞愚文集》的同時,編委會還徵集到一批熟悉先生的各界人士懷念先生的文章、書簡、回憶錄,學術評介,記者對先生的專訪、報導並且整理了先生逝世後生前好友和親屬們送的輓詩、輓聯和唁電等。茲分四個部分,編成懷念虞愚先生的紀念集——《述學·昌詩·翰墨香》(由劉延壽編),作為《虞愚文集》的配套卷,一併奉獻給廣大讀者。這一卷文字,或回憶先生生前從事科研和教學活動以及吟詩作書的情景,或同行們討論先生的學術思想,或新聞記者報導先生學術生涯與家庭生活中的丰采和軼聞趣事,或海外朋友稱頌先生的品格和無私報效祖國的愛國情懷等,字裡行間無不滲透著回憶者、評論家、記者及親人們對虞愚教授人品、學問的敬佩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