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迪德堂位於
通山縣洪港鎮江源村江源自然村,總建築面積1328.2平方米,占地面積4000餘平方。是通山縣保存較大的古民居。2014年6月22日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鄂政發〔2014〕27號 。1938年10月17日,正值國共合作抗日期間,陽新縣城淪陷後,國民黨陽新縣政府機關被迫遷至燕廈江源村迪德堂。陽新中學轉至江源老宗屋。
迪德堂由當地著名紳士王迪光、進士王迪吉主持興建,用了三年時間(一年燒磚瓦、一年備材料,一年行牆安裝)的時間,於光緒辛卯年(公元1891年)10月竣工,迄今已有123年歷史,到目前為止基本原貌仍然尚存,主屋一進五重,穿斗與抬梁木構架,正屋面牆呈八字門樓式,硬山頂一字式山牆,小青瓦蓋頂,外檐飾墀頭和磚瓦質翼角,各進明間分設槽門、中門,前進天井二側飾鏤孔花磚看牆,各進前後檐飾卷棚和望板,正脊飾斗拱,浮雕龍狀挑尖梁。橫屋二、三進之間以影壁式鏤孔花牆隔斷。青磚黛瓦,滾龍牆,馬頭垛,橫屋相連,客屋在外,17個天井,回龍隱水,廂房對排,木質隱壁,鏤雕花窗,通風透光,柱樑穿斗,氣勢雄偉,布局合理,整體完美。整個建築高大莊重,具有一定的氣勢,外貌與裝修上不泛建築科學藝術價值。
迪德堂的建造,不僅追求合理布局上的整體完善,而且講究科學,嚴格按陰陽八卦選址。從朝向方位看,坐東南朝西北,丙壬兼已亥向,且為丁己、丁亥分經,含有“東西南北方,家安樂其中”之吉祥。再從地理位置看,前有來龍,後有靠山,青山環抱,綠水長流,是發家發貴之地。迪光不僅家財報百萬,而且人丁興旺,有四個兒子,八個孫子,九個曾孫。
歷史沿革
迪德堂的來由,緣起其王氏家風純樸,耕讀傳家,厚德載物而得名。王迪光的父親王武緒系簡文公第三子,娶葉氏生有全俊、全茂、全教、全亨四個兒子。他父親十分注重耕讀,養兒教娶,興林置田,物質豐厚。他們兄弟分家時,山林在外,每個家分得一擔五斗田。迪光的大哥全俊,取名迪吉,字冠傑,字彥卿,號宅三,聘盧,鹹豐年間的進士,一生以教書為榮,愛生如子,為人師表,甘當人梯,教書育人。傳說他有一個學生名叫成可貞,考試前做了一個夢:“夢見堂屋內雜柴,樹木堆滿,阻礙行動。”非常擔心考試失利,就去拜訪迪吉老師說明情況,迪吉聽後解釋:“恭喜你,是一個好夢,邦君樹塞門”指導他以“邦君樹塞門”為題做了一篇應試的答卷,可貞參加省試時,恰巧命題是“邦君樹塞門”一考中了舉人。至今有“王先生作文,可貞中舉人”的傳說。迪吉先生病故時,就來了17個頂戴花翎的學生為他送葬。
相關人物
王迪光原名全教,號藹雲,國學生,生於道光22年(1842年)七月初八日,歿於宣統3年(1911年)7月28日。娶葉氏生有忠乾、忠斡、忠杞、忠梓四個兒子,《江源王氏宗譜》有“光緒辛卯年十月,始遷迪德堂,有意創立祖會,預為義塾,文莊章本,勞苦不辭,會見成效,一切公章之事,樂贊成焉”之記載。為人正派,口學兼優,繼承父志,勤儉持家,家風嚴律,教子有方。行善積德,樂助於人,熱心公益,捐資興教,修橋補路,眾人共仰。迪光公不僅是一個聰明,精幹的人,而且是一個辦事公道,教子有方的人。有一年,大冶打銅匠住在他家做藝,他一看就會,待銅匠回去過春節時,迪光利用工具打造一套香爐花瓶。說他辦事公道,果真不假。迪光到燕廈寶塘買黃家的水田,當地人不給水,他親自上門說情,從收租中按比例付給當地人的水費,並承擔皇糧國課。有一次三兒子南峰與他人發生口角是非,要動手打人被制止後,迪光把兒媳召集到祠堂,動用家法,令南風罰跪,背受荊棘,以正家風。
迪光公曾孫王進步先生吟了一首詩:曾公奮志建華堂,氣勢輝煌振一方。歷過春秋超百五,如今依舊遠名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