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葉佛名於現世界人壽,二萬隨行時,出世而成正覺,釋迦佛以前之佛也。過去七佛之一。見法苑珠林八,佛祖統紀三十。【又】菩薩名。涅槃經三曰:“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本是多羅聚落人也,姓大迦葉,婆羅門種。年在幼稚,以佛神力,即從座起。偏袒右肩,繞百千匝,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於今者,欲少咨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迦葉佛
- 梵名:Ka^s/yapa Buddha
- 又作:迦葉波佛、迦攝波佛、迦攝佛
- 意譯:飲光佛
簡介,迦葉佛,禪宗語錄,與迦葉佛相關,訖栗枳,都子婆羅門村,相輪,香口比丘,
簡介
迦葉佛
拼音:jiā shè fó , 梵名:Ka^s/yapa Buddha。又作迦葉波佛、迦攝波佛、迦攝佛。意譯作飲光佛。 梵文 Kasyapa,義曰飲光,又譯作迦葉波佛、迦攝波佛、迦攝佛,意譯為隱光佛,稱大迦葉。即過去七佛的第六位,現在賢劫千佛中的第三尊佛。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人。少欲知足,常修苦行,故稱為「頭陀第一」。騎一頭獅子。降生於釋迦牟尼佛之前,相傳為釋迦牟尼佛的因地本師,是釋迦牟尼前世之師。舉行過一次說法集會,有二萬弟子參加。他的上首弟子是提舍和婆羅婆。
乃釋尊以前之佛,為過去七佛中之第六佛,又為現在賢劫千佛中之第三佛。傳說為釋迦牟尼前世之師,曾預言釋迦將來必定成佛。依長阿含卷一大本經載,迦葉佛出世於賢劫中,其時人在世得弟子二萬。姓迦葉,於尼拘律樹(巴 nigrodha)下成佛,有弟子二萬人,而以提舍(巴Tissa)及婆羅婆(巴 Bha^radva^ja)二人為高足,執事之弟子名善友(巴 Sabbamitta)。父名梵德(巴 Brahmadatta),婆羅門種;母名財主(巴 Dhanavati^)。有子名集軍。其時之王名汲毗(巴 Kiki),其所治之城名波羅[木*奈](梵 Ba^raN!asi^,巴同)。又四分律比丘戒本所載:“一切惡莫作,當奉行諸善;自淨其志意,是則諸佛教。”即迦葉佛所說之戒經。
禪宗語錄
迦葉佛《五燈嚴統》(賢劫第三尊)偈曰。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長阿含經雲。人壽二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婆羅門。姓迦葉。父梵德。母財主。居波羅奈城。坐尼拘律樹下。說法一會。度人二萬。神足二。一提舍。二婆羅婆。侍者善友。子集軍。
與迦葉佛相關
訖栗枳
(人名)又作訖哩吉、雞梨祁、吉利。譯曰作事。太古印度出世之王。迦葉佛即其子云。見起世經,起世因本經等。
都子婆羅門村
(地名)五分律曰:“都夷婆羅門聚落,在拘薩羅國界,舍衛大城西北六十餘里。元是迦葉佛本生之處也。”
相輪
(術語)又曰輪相。塔上之九輪也。相者表相,表相高出,故謂之相。又相者視也,人仰視之,故云相。行事鈔資持記下四之一曰:“相輪者,圓輪聳出,以為表相故也。”名義集七曰:“言輪相者,僧祇云:佛造迦葉佛塔,上施盤蓋,長表輪相。經中多雲相輪,以人仰望而瞻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