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顧馬先蒿(返顧馬先蒿毛葉亞種(新亞種))

返顧馬先蒿(列當科馬先蒿屬植物)

返顧馬先蒿毛葉亞種(新亞種)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返顧馬先蒿(Pedicularis resupinata L.)為列當科馬先蒿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非人工引種栽培。乾後不變黑,高30~70厘米。總狀花序,苞片葉狀,花具短梗;花萼長卵圓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返顧馬先蒿
  • 拉丁學名:Pedicularis resupinata L.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唇形目
  • :列當科
  • 馬先蒿屬
  • :返顧馬先蒿
  • 分布區域:草,草甸,高山凍原,溝邊草叢,河邊林下,河灘,河灘草甸等
  • 海拔:下限180;上限2500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入藥部分,採集加工,化學成分,性味功能,功能主治,用量用法,主要亞種,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直立,乾時不變黑色。
根多數叢生,細長而纖維狀,長可達10厘米。
莖常單出,上部多分枝,粗壯而中空,多方形有稜,有疏毛或幾無毛。
葉密生,均莖出,互生或有時下部甚或中部者對生,葉柄短,長2-12毫米,上部之葉近於無柄,無毛或有短毛;葉片膜質至紙質,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前方漸狹,基部廣楔形或圓形,邊緣有鈍圓的重齒,齒上有淺色的胼胝或刺狀尖頭,且常反卷,長25-55毫米,寬10-20毫米,漸上漸小而變為苞片,兩面無毛或有疏毛。
花單生於莖枝頂端的葉腋中,無梗或有短梗;萼長6-9毫米,長卵圓形,多少膜質,脈有網結,幾無毛,前方深裂,齒僅2枚,寬三角形,全緣或略有齒,光滑或有微緣毛。花冠長20-25毫米,淡紫紅色,管長約12-15毫米,伸直,近端處略擴大,自基部起即向右扭旋,由脈理清晰可見,此種扭旋使下唇及盔部成為回顧之狀,盔的直立部分與花管同一指向,在此部分以上作兩次多少膝蓋狀弓曲,第一次向前上方成為含有雄蕊的部分,其背部常多少有毛,第二次至額部再向前下方以形成長不超過3毫米的圓錐形短喙,下唇稍長於盔,以銳角開展,3裂,中裂較小,略略向前凸出,廣卵形;雄蕊花絲前面1對有毛;柱頭伸出於喙端。
蒴果斜長圓狀披針形,長11-16毫米,僅稍長於萼。
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00-2,000米的濕潤草地及林緣。

分布範圍

本種分布極廣,在我國東北、內蒙古、山東、河北、山西、陝西、安徽、甘肅、四川、貴州等省區均有之。
國外分布於歐洲,蘇聯的沙鳥拉爾、遠東地區、西伯利亞,蒙古人民共和國,朝鮮與日本等處。
產地產量:產呼倫貝爾盟、興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產量較多。

主要價值

入藥部分

全草入藥。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除去雜質,洗淨泥土,曬乾,切段備用。

化學成分

全草含皂甙及生物鹼,並含有較大量的鈉鹽。

性味功能

中藥味苦,性平。祛風濕,利尿。
蒙藥味苦,性涼、稀、鈍、輕、柔。清熱,解毒。

功能主治

中藥治風濕關節疼痛,石淋,小便不暢,婦女白帶,疥瘡。
蒙藥治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肉毒症”。

用量用法

中藥6~9克,水煎服;外用煎水洗患處。
蒙藥多入丸散劑。

主要亞種

這一亞種與前一亞種的區別,在於其葉質較薄,無毛,柄長達12毫米,邊緣的鋸齒有刺尖而無胼胝,花冠帶黃色,其果狹長而為斜線狀披針形,長於其萼兩倍或更多。
產我國四川東部、湖北西部與陝西南部。
這一亞種與前一亞種的差別是相當大的,不過因為這一種的變化範圍實在太大,所以還是只作為一個亞種看待。
這一亞種與反顧亞種之別,在於其莖一般多粗壯堅挺,全身密被粗澀之毛;葉長2.5-3.5厘米,邊緣胼胝不顯著,喙短,先端多少截形,下緣尖端伸出,略似雙齒型,果短而粗,其兩室不如在反顧亞種中這樣地不相稱。
分布於我國湖北、四川、貴州、廣西等省區。
這一亞種與原種的區別在於體被密短毛,葉面粗澀。其葉長4-5.5厘米,邊緣反卷,鋸齒上有明顯的胼胝,其喙先端圓錐形而長,也和前一亞種不同。
產我國陝西太白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