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親命名】傈僳族誕生儀禮。傈僳族習慣在嬰孩誕生時,由年長的近親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和母親等命名。命名含義沒有固定限制,一般都為避凶求吉、祝福嬰孩長命百歲、將來腰纏萬貫,切避與死人重名;可以和狗連名,也可以借用。到了青少年時期,男女青年問,有根據各人生理特徵或性格特點相互贈送綽號的習慣,一個人可以有幾個綽號。但在習慣上,互贈之綽號只能在青年間互相稱呼,否則,被認作不懂禮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親命名
- 類型:傈僳族誕生儀禮
【近親命名】傈僳族誕生儀禮。傈僳族習慣在嬰孩誕生時,由年長的近親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和母親等命名。命名含義沒有固定限制,一般都為避凶求吉、祝福嬰孩長命百歲、將來腰纏萬貫,切避與死人重名;可以和狗連名,也可以借用。到了青少年時期,男女青年問,有根據各人生理特徵或性格特點相互贈送綽號的習慣,一個人可以有幾個綽號。但在習慣上,互贈之綽號只能在青年間互相稱呼,否則,被認作不懂禮貌。
【近親命名】傈僳族誕生儀禮。傈僳族習慣在嬰孩誕生時,由年長的近親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和母親等命名。命名含義沒有固定限制,一般都為避凶求吉、祝福嬰孩長命百歲、將來腰纏萬貫,切避與死人重名;可以和狗連名,也可以借用。到了青少年...
導言 中國古代親屬研究更上一層樓的構建 第一章 父與子 一、父與商代的親稱父 二、商王父子間的生身血緣關係 三、多父多母家庭(族)與兄終弟及制 四、昵、考:父之描述性稱謂及死稱 五、子的涵義 六、子子與命名 七、諸子的排行 八、諸子間的主從關係 九、帝子、介子、多子 十、子爵 十一、結語 第二...
命名 以姓為氏 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系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以國名為氏 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黃、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常見...
澤連斯基(ausichicrinites zelenskyyi),是一種海洋無脊椎動物,是科學家們在非洲衣索比亞發現了一種海洋無脊椎動物(化石),被命名為澤連斯基該生物是海星和海參的近親。生活的年代約為1.5億年以前。物種學史 2021年,化石被送到波蘭西里西亞大學做進一步研究。2022年7月20日。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英國...
2002年,科學家們在羅馬尼亞一處洞穴中發現了一個現代人類的下頜骨,命名為Oase 1。碳-14測年顯示,這具下頜骨的主人生活於距今約3.7萬年~4.2萬年。這是在歐洲發現的最早的有直接測年的早期現代人骨骼。付巧妹介紹,他們對這具下頜骨進行了有目的性地大區域核DNA富集實驗。“研究發現,這個約4萬年前的歐洲現代...
學名:Galesaurus 是已滅絕合弓綱的一屬,屬於獸孔目的犬齒獸亞目,是種原始犬齒獸類動物,是三尖叉齒獸、原鼩龍獸的近親。化石發現於南非的水龍獸組合帶(Lystrosaurus Assemblage Zone),地質年代為三疊紀早期。鼩龍獸是在1859年被理查·歐文敘述、命名,當時被歸類於恐龍。在1869年的第一期《自然》雜誌,托馬斯...
拉伯龍(學名Lapparentosaurus)又名拉巴倫特龍,是一屬侏羅紀中期的恐龍。它是屬於腕龍科,且與腕龍、長頸巨龍是近親。它的化石於馬達加斯加發現。形態特徵 拉伯龍屬於小型恐龍,體長1.8米。棲息環境 拉伯龍發現於非洲,馬達加斯加。模式種 馬達加斯加拉伯龍(L. madagascariensis)是由約瑟·波拿巴(Jose Bonaparte)於...
副櫛龍屬(屬名:Parasaurolophus,意為“幾乎有冠飾的蜥蜴”)又名副龍櫛龍,是鴨嘴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北美洲,約7,650萬年到7,300萬年前。副櫛龍是種草食性恐龍,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副櫛龍最先被認為與櫛龍(有冠飾的蜥蜴)是近親。已有三個被承認種:模式種沃克氏副櫛龍(P. walkeri)、...
再經無對特殊基因選擇的近親交配而育成的近交系。重組同類系的命名,由兩個親代近交系的縮寫名稱中問加小寫英文字母“c”命名,用其中做回交的親代近交系(稱受體近交系)在前,供體近交系在後。由相同雙親育成的一組重組同類系用阿拉伯數字予以區分。如ccsl,表示由以BALB/c(C)為親代受體、近交系,以STS(...
彎龍是禽龍的近親,很像縮小版的禽龍,生活在歐洲和北美洲。彎龍的頭骨很小,有一張大而尖的喙狀嘴,沒有門齒,但是兩頰處有很多日齒。彎龍的前肢長有突出的指爪,可以幫助進食。物種學史 於1879年,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原先命名彎龍為Camptonotus(意為“可彎曲的背”),但因此名已...
星牙龍(學名Astrodon)是種大型草食性恐龍,屬於蜥腳下目,是腕龍的近親,生活於下白堊紀的美國東部。根據地層所含孢粉型態的年代測定,發現星牙龍是生活於阿普第階到阿爾比階之間,距今約1億1200萬年前。成年的星牙龍估計身長約15.2到18.3米長,頭部可高舉至多於9.1米高。科學分類 發現及物種 星牙龍的化石只有兩...
單名法(uninominal nomenclature)是由一個詞組成的屬級及屬級以上分類單元學名的命名法。如Productus長身貝屬,Productidae長身貝科,Productacea長身貝超科,Productida長身貝目等。單名使用拉丁字或拉丁化文字,第一個字母大寫,在印刷體中,屬名用斜體字,屬以上分類等級的學名均用正體字。名詞解釋 根據國際...
兩年後,該館的科學家亨利·費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確定該標本屬於一種肉食性恐龍後,將它們命名為蒙古迅猛龍(V. mongoliensis );但奧斯本將該第二趾爪誤認為來自於手部。迅猛龍的屬名衍化自拉丁語,“velox”意為「快捷的」,“raptor”意為「強盜」或「盜賊」,意指迅猛龍善於奔跑的身體...
海怪龍屬是種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屬於滄龍科,生存於。海怪龍是海王龍、海諾龍的近親。屬名是指毛利人傳說中的海怪(Taniwha),以及古希臘文的蜥蜴(σαυρος/sauros)。種源 最早的化石發現於紐西蘭南島的康威組(Conway Formation),地質年代為坎潘階晚期。在1874年,由Hector命名為歐氏海怪龍(T. ...
傾頭龍 1974年命名,原意是sloping head 白堊紀晚期 發掘於蒙古 ,腫頭龍科 長2.4米。物種學史 傾頭龍的化石是在1974年出土於蒙古,已發現頭顱骨,以及少數其他小骨頭。因此,重建圖經常將傾頭龍描述成,擁有所有其他厚頭龍下目恐龍的基本特徵:龐大的體積、粗短的頸部、短前肢、長後肢。在2010年,尼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