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論語》註疏辨正》是2018年6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洪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代以來《論語》註疏辨正
- 作者:陳洪杏
- 出版時間:2018年6月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483 頁
- ISBN:9787520127875
- 定價:12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字數:498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致力於深入考察、系統辨正近代以來的《論語》註疏,探究具有代表性注家對“依篇疏解”“就章迻譯”兩大新體例的研究實踐,斟酌他們對《論語》註疏史遺留下來的疑難章句之精義的辯詰,以及對若干學界已有定見章句之新義的詮解,省察其對隱貫於全書的孔子之“道”的闡釋,並力求勾勒出一百多年來《論語》註疏的嬗變過程。最後,本書試圖就新時期《論語》註疏的現代之路略陳管見。
圖書目錄
自 序
導論:跨進近代門檻的《論語》註疏
引 言 西學:“騎在炮彈上飛過來”的入侵者?
一 從夷夏之辨到中西之辨(1870年前後至1895年前後)
二 三種“體”、“用”論與《論語》註疏之致思(1895年前後至1919年前後)
三 三種文化坐標系張力下的《論語》註疏之演遞(1919年前後至1949年前後)
四 兩岸格局與《論語》註疏之斷續(1949年前後至2010年前後)
五 結語:《論語》註疏的現代之路在何方?
上編:體例辨正篇
小 引
第一章 “依篇疏解”施於《論語》的依據、難題
一 從“依章疏解”到“依篇疏解”
二 “依篇疏解”的根據、意義
三 制約“依篇疏解”的第一重因素
四 制約“依篇疏解”的第二重因素
第二章 《論語》若干迻譯示例辯難
一 “就章迻譯”:從“話解”到“譯文”
二 若干迻譯示例辯難
中編:章句辨正篇
小 引
第一章 從《學而》到《里仁》章句辨正
一 《學而》“學而時習之”章
二 《學而》“孝弟也者”章
三 《為政》“為政以德”章
四 《為政》“思無邪”章
五 《為政》“五十而知天命”章
六 《為政》“孝乎惟孝”章
七 《八佾》“繪事後素”章(附:《八佾》“禮之本”章)
八 《里仁》“吾道一以貫之”章
第二章 從《公冶長》到《述而》章句辨正
一 《公冶長》“性與天道”章(附:《述而》“默而識之”章)
二 《雍也》“人之生也直”章
三 《述而》“游於藝”章
四 《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章
第三章 從《子路》到《憲問》章句辨正
一 《子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章(附:《述而》“昭公知禮乎”章)
二 《憲問》“知我者其天乎”章
三 《憲問》“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章(附:《述而》“天生德於予”章、《子罕》“子畏於匡”章)
第四章 從《季氏》到《堯曰》章句辨正
一 《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章(附:《述而》“知之次”章)
二 《陽貨》“性相近也”章(附:《陽貨》“唯上知與下愚不移”章)
三 《堯曰》“堯曰”章
下編:主題辨正篇
小 引
第一章 “義”、“利”之辨
一 君子唯義、小人唯利?
二 孔子之前中國人心靈眷注的重心在於“命”
三 孔子之後中國人心靈眷注的重心在於“道”
四 “道”、“命”之辨
第二章 “文”、“質”之辨
一 “君子”說、“歷史嬗替”說、“仁”說
二 從君子人格的養成看“文質彬彬”
三 從社會風尚的淳化再看“文質彬彬”
第三章 “形上”、“形下”之辨
一 朱子:“中者,無過無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二 近代以來注家之“中庸”觀(一)
三 近代以來注家之“中庸”觀(二)
四 近代以來注家之“中庸”觀(三)
第四章 “內聖”、“外王”之辨
一 “修己”、“為政”紐結上的“教之”
二 “修己”而“為政”的極境:“無為而治”
三 “修己”、“為政”的錯落:“境界”、“權利”之辨
參考文獻
附錄一:錢穆《論語新解》探微——以“學為人之道”為致思線索
附錄二:近代以來《論語》註疏的又一範本——對黃克劍《論語疏解》的解讀
後 記
鳴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