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西醫的博弈:中醫抗菌史

近代中西醫的博弈:中醫抗菌史

《近代中西醫的博弈:中醫抗菌史》是2019年5月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皮國立

基本介紹

  • 書名:近代中西醫的博弈:中醫抗菌史
  • 作者皮國立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19年5月
  • 頁數:424 頁
  • 定價:58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0113701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近代中醫面臨“廢醫”的生死存亡考驗,一旦失敗將萬劫不復。基於傳統氣論與細菌學的近代中西醫博弈,既是一場學理和技術的博弈,更是一場話語權和生存權的爭奪。博弈的結果是西醫勝出,中醫在自救中得以倖存,為重生贏得一線生機。
近代中國國運衰微,中國傳統文化也面臨危機,中醫同樣如此。而今,抗生素的弊端日益明顯,中醫的技術價值也在發揚,如青蒿素的發現,這一切都說明這場關乎中西文化衝突的博弈至今沒有停止。
本書立足於以中國醫學視角書寫中國現代史,聚焦近代中醫學與細菌學的各種交鋒、對話、排拒與匯通,力圖重現中醫在西醫的科學實驗及一步步占據國家衛生主權的過程中,如何運用自身的外感熱病知識體系構建中醫式的傳染病學,並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中醫理念和藥物可以發揮效用的空間。重現這段歷史,意在喚醒中醫對自身體系的認識與自信、變革與創新,幫助大眾了解中醫文化的價值,走出百年來“廢醫案”的陰影,也為個人的實際治療與日常養生,提供另一種思考的可能性。

圖書目錄

序 中醫抗菌事,得失寸心知
自 序 有“生命”的醫療史
緒 論 中醫史與細菌學何乾?
第一節 “無中生有”的中醫疾病史
第二節 淺談醫療史研究
第三節 內外史的距離
第四節 從熱病的近代轉型談起
第五節 新醫史的嘗試——“重層醫史”
第一章 近代中西醫在抗菌論述前的匯通
第一節 中西醫初遇時的熱病樣貌
第二節 瘟疫何處生?
第三節 中西醫的身體內外——感受與致病
第四節 中西治療與預防文化的初遇
第五節 從似曾相識到貌合神離之前
第二章 抗菌書籍史——民國中醫的外感熱病文獻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古典醫書之再刊行
第三節 西方醫學的影響與“中醫傳染病學”漸趨成型
第四節 日本醫書的影響
第五節 古典醫學在民國時復興的幾條線索
第六節 “再正典化”(renewed canonization)的傳統中醫文獻
第三章 中西醫詮釋疾病的歷史——“傷寒”(Typhoid Fever)一病的既存與再生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傷寒“西名漢譯”之源流
第三節 “傷寒”的中國醫學脈絡
第四節 另一種聲音——溫病學的脈絡
第五節 病名重釋或在中西論爭中消亡
第六節 中醫的新傷寒論述
第七節 翻譯、詮釋與再生的中國醫史
第四章 菌與氣——民國中醫對西方細菌論的吸收、排拒與匯通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西方細菌學的軌跡
第三節 中醫吸收細菌說之發軔
第四節 章太炎“據古釋菌”之例
第五節 中西醫對細菌學論爭的焦點之一——對氣論的堅持
第六節 中西醫對細菌學論爭的焦點之二——觀察、實驗方法與治療學
第七節 治療細菌性傳染病的思維
第八節 “亞學西還”的中醫細菌學論述
第五章 新中醫的實踐與困境——惲鐵樵談《傷寒論》與細菌學
第一節 棄文從醫的經過
第二節 惲鐵樵之歷史地位與本章問題意識
第三節 從古醫籍中尋求靈感——讀書與臨症的再定義
第四節 攘外必先安內——“葉派”流毒與學術反思
第五節 惲鐵樵對細菌學的認識與回應
第六節 對中西醫病名定義之討論
第七節 民國中醫的困境
第六章 氣與個人——中醫熱病學的身體、疾病與日常空間論述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微生物的現代性與“個人”衛生誕生之社會背景
第三節 細菌學之外:中醫視角下的外感熱病與“氣”的位置
第四節 側寫反細菌視角:中西醫匯通下的疾病觀
第五節 中醫的防病論述及日常生活的轉型
第六節 熱病的醫療空間、居處與日常生活
第七節 中國“個人式衛生”的反思
第七章 民國中醫的防疫技術與抗菌思想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民國中醫對防疫問題之檢討
第三節 實際案例:山西太原
第四節 防疫藥品——消毒殺菌話語之轉化
第五節 薰香:空氣、消毒與清潔
第六節 探索失落的中醫防疫技術
第八章 調養、飲食與禁忌——古典理論在病患世界的轉型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古典食物禁忌學說和熱病之關係
第三節 近代身體觀轉型之一例——氣與抵抗力
第四節 餓不死的傷寒
第五節 西方的營養、中國的禁忌
第六節 熱病後之“虛”與“復”
第七節 個人的衛生現代性誕生——氣、血、精身體觀的延續與轉化
第八節 “現代衛生的異域”——中醫式調養
結 論 用中國醫學書寫中國現代史
第一節 檢討:貢獻與局限
第二節 西風又東風——傳統醫學視角的文化史
第三節 “重層醫史”視角下的醫療史與國史

作者簡介

皮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台灣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中醫醫史文獻學會秘書長。主要從事中國醫療社會史、疾病史、身體史、中國近代戰爭與科技方面的研究。著有《近代中醫的身體觀與思想轉型——唐宗海與中西醫匯通時代》、《台灣日日新——當中藥碰上西藥》、《“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國族、國醫與病人——近代中國的醫療和身體》,合編《衛生史新視野——華人社會的身體、疾病與歷史論述》、《藥品、疾病與社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