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裝閣、“抬閣”,舊時迎神賽會的化裝遊行、今文藝踩街形式之一,至遲在清·乾隆《泉州府志·風俗》中已有明確記載。
閣者,指用木版組成一個小舞台,由四個成年壯漢抬著(旁立數人備為輪流替肩者)。上面坐著童年伶人,裝扮《狀元遊街》、《陳三、五娘》、《桃花搭渡》、《士久弄》、《番婆弄》、《騎騾探親》、《三藏取經》、《八仙過海》、《桃園三結義》、《關公保二嫂》等戲出。通常是有說有唱,音樂一般根據所扮演故事配以南音或民間小調。
印度有一種節日舉行化裝遊行的風俗,梵語叫做“訝咀羅”,音近於訝鼓與迎閣。莆田、泉州、漳州在宋代都有訝鼓的藝術形式,南宋詩人劉克莊(莆田人)有詩:“訝鼓流傳自柳營”。泉州的傀儡調中有“大迓鼓”,泉州弦管中也有“大迓鼓”的曲牌。朱熹曾把訝鼓界定為“舞隊”,《朱子語類》載:“如舞訝鼓,其間男子、婦人、僧道、雜色,無所不有。”看來是一支化裝遊行隊伍。
泉州的迎閣,不全是裝扮戲出,也有一部分是“招財進寶”的閣,即展示“物華天寶”(本地土特產)的閣,以及展示進口商品的“迎番貨”,反映了泉州社會生活中的重商主義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