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仙客·秋夜

《迎仙客·秋夜》是元代張可久創作的一首散曲。該曲寫因秋夜搗衣聲而引發的離愁,將搗衣聲與“愁人”“離情”聯繫起來,別具意境。語意清新,韻律和諧,曲辭通俗,接近民歌體。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迎仙客·秋夜
  • 創作年代:元
  • 作品體裁:散曲
  • 作者:張可久
  • 作品出處:《小山樂府》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中呂】迎仙客1·秋夜
雨乍2晴,月籠明3,秋香院落砧杵4鳴。二三更,千萬聲,搗碎離情,不管愁人聽5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迎仙客:中呂宮曲牌。句式:三三七、三三、四五。
2、乍:忽然。
3、月籠明:月光籠罩著大地,一片澄明。
4、砧杵(zhēn chǔ):搗衣石和搗衣棒。
5、“不管”句:謂不問愁人願不願聽。

白話譯文

傍晚的雨剛剛停,月光如同燈籠一樣光明,桂花飄香的院落里棒槌的聲音一個勁鳴。一直到二更和三更,千千萬萬聲,就是不消停。搗碎了離別之人的心情,也不管憂愁的人聽不聽。

創作背景

此曲創作具體時間未知。秋夜淒涼,本來就容易引起人們的傷感,家家戶戶又響起了搗衣聲,更使作者觸景生情,思緒綿綿,有感而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作者以清麗之筆勾畫出一幅秋夜思婦遊子圖。月光下思婦搗衣懷遠人,而搗衣聲又引起了遊子的一片離情,可謂畫中有畫,情外有情。李白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名句,描寫長安風情,其搗衣場面宏大熱鬧,既含有對征人的思念,又充滿對凱旋迴師的希望;而此曲作者卻不避前賢大筆,以同一題材寫思婦的寂寞、熱切又沉重的思情,更妙是引出遊子的離情翻出新意,誠可謂妙筆生花。
“雨乍晴,月籠明”,剛下過雨,月色朦朧,空氣還潮濕。“秋香院落砧杵鳴”,院子裡飄著秋天特有的香味。作者似乎隻字未提秋景,只寫了二三更的院落中傳來搗衣的聲音。但正是這種搗衣聲,蘊涵著豐厚的意味。搗衣即說明時序已經進入秋季,寒涼之氣越來越重;而入秋以後,家中思婦為遠方征人趕製寒衣的場景,又分明飽含著離情和親人之間深厚的羈絆。
“二三”和“千萬”互相對比,既突出時間之晚(夜深人靜),又因萬籟俱寂而突出聲音之密,惹人聯想。一句“搗碎離情”將全曲的感情線索明朗化,搗衣顯然是在為遠方的親人禦寒而做準備,搗碎的不只是離情,也是搗衣人的心。她們將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搗碎融合在衣服里。
“不管愁人聽”,作者再次將感情升華,這一聲聲的搗衣聲如此令人心碎,外人聽來已是這樣,更何況本就愁苦的人呢。結尾一句,讓離情別恨得到了最大的發揮,耐人尋味。該曲題是寫秋景,但作者卻從聲音人手,用詞清新素麗,把離情別恨融合在聲音之中,可謂匠心獨運。

名家點評

現代雜文家何滿子《元曲鑑賞辭典》:背面敷粉,將閨婦的離情益發渲染得淋漓盡致。
廣東中華詩詞學會原名譽會長劉逸生《元人散曲選》:別具意境。

作者簡介

張可久(1207?—1349?),名小山,一雲名伯遠,字可久,慶元(今浙江鄞州區)人。《錄鬼簿》言其曾“以路史轉道領官”,又曾任桐廬典史。至元初,年七十餘,還作過崑山幕僚。一生不得志,浪跡江湖,足跡遍及湘、贛、閩、皖、蘇、浙等地,晚年居杭州。專寫散曲,小令尤著,與喬吉齊名,李開先稱“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喬夢符小令》)。朱權稱其曲“如瑤天笙鶴,清而且麗,華而不艷”,譽為“不羈之材”“詞林之宗匠”(《太和正音譜》)。散曲集有《小山樂府》。現存小令855首、套數九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