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針對農產品安全、氣候變化與農業生產轉型三個方面展開交叉研究,並分析它們之間的內在關係;考慮國際市場供給潛力與潛在風險等因素,從供給、需求與國際貿易三個方面來研究產品安全問題;研究氣候變化對種植業帶來的正面與負面影響,探討氣候變化以及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導致的重大自然災害對農產品安全帶來的衝擊,在此基礎上探索農業生產轉型的發展戰略與實施途徑。
作品目錄
1 緒論 | 2 理論基礎與文獻綜達 | 3 農產品安全分析 |
---|
1.1 研究意義與研究目標 1.2 研究內容 1.3 研究架構 1.4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 2.1 相關概念界定 2.2 理論基礎 2.3 國內外研究現狀 | 3.1 引言 3.2 我國重要農產品安全的現狀 3.3 影響重要農產品安全的因素分析 3.4 重要農產品安全趨勢分析 |
4 氣候變化對種植業影響的評估 | 5 應對氣候變化的農業生產轉型政策措施模擬分析 |
---|
4.1 研究方法 4.2 氣候變化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4.3 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正面影響 4.4 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負面影響 4.5 中國氣候變化特徵分析 4.6 農業氣象災害分析 4.7 氣候變化對糧食產量的影響——以水稻為例 4.8 農業氣象災害對糧食產量的影響 4.9 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產值的影響分析 4.10 未來氣候變化對糧食產量影響的模擬分析 4.11 氣候變化對中國種植業要素投入的影響分析 4.12 農業生產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分析 | 5.1 研究意義與研究目標 5.2 氣候變化適應性方案的情景模擬分析 5.3 氣候變化適應性方案的經濟計量分析 |
6 基於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農產品產業安全保障體系構建 | 7 農業生聲轉型策略 | 8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
---|
6.1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6.2 重要農產品產業安全保障體系的構架 6.3 重要農產品產業安全保障體系的理論分析 6.4 基於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重要農產品基本供給保障策略 6.5 基於國際國內兩種資源來保障中國農產品安全策略 6.6 重要農產品產業鏈控制策略 | 7.1 農業生產轉型的需求和內涵 7.2 保障農產品安全的農業生產轉型策略 7.3 應對氣候變化的農業生產轉型策略 | |
創作背景
21世紀初期,全球食物系統結構面臨多種挑戰。首先,氣候變化造成的極端氣候頻發,乾旱、洪澇災害,颱風、低溫嚴寒、高溫酷暑將會給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造成糧食供求失衡。其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給世界食物供應鏈的穩定性帶來衝擊,一些糧食出口國頒布限制糧食出口的措施,引發了全球農產品市場的預期變化和市場恐慌。由於疫情導致的停產停工、交通停航、供應鏈物流中斷將會導致國際物流的貨運時間延長,物流成本大幅度增加,從而對食物供應鏈帶來斷鏈風險。再次,國際地緣政治經濟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逆全球化思潮和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加劇,使全球糧食貿易格局發生變化,加大了中國合理利用國際市場食物資源的風險。在這種情形下,迫切需要提升食物供應鏈的韌性,立足國內保障自給、合理利用國際資源來保障中國的糧食安全。基於此,《農產品安全、氣候變化與農業生產轉型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提出了中國重要農產品產業安全保障體系的理論。保障食物供應安全需要構建中國特色的食物安全保障體系。該書提出了重要農產品產業安全保障體系的理論。農產品產業安全保障的目標是立足國內關係國計民生重要農產品的基本供給,形成以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為補充的良性格局,保障中國重要農產品供求基本平衡和價格相對穩定。重要農產品安全保障體系包括三個維度:國內基本供給保障、進口可獲性和產業鏈控制。國內基本供給保障是指保證最基本的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就是要為重要農產品劃定安全底線;進口可獲性是指中國能夠從國際市場獲取重要農產品的能力;產業鏈控制是指一個國家能否實施原材料產地控制、貿易渠道控制、加工產業控制和市場占有。針對國內重要農產品基本供給保障策略,該書提出了中國重要農產品的安全底線的劃分方法,針對必保的品種、保基本(以國內供給為主的農產品)的品種、保底線(保持一定自給率的農產品)的品種,分別劃出安全綠線、安全黃線和安全紅線;針對進口可獲性策略,分析了南美洲、東歐與中亞、東南亞、非洲的主要農產品生產國可開發潛在耕地面積以及未來的潛在農產品產量,提出了基於國際國內兩種資源來保障中國重要農產品安全的策略,為中國通過農業“走出去”戰略來建設海外農產品基地提供了定量決策依據;針對產業鏈控制,提出重要農產品產業鏈控制策略,通過激勵機制讓國內的民族企業採用國產的農產品作為加工原料,核心是保障重要農產品的產業鏈避免被外資控制。
該書針對國際貿易政策變化提出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國際貿易政策調整會影響到農產品安全,針對複雜的全球農產品貿易格局變化,需要制定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該書針對自由貿易區戰略背景下的貿易政策變化提出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最佳化策略,以中國簽署的13個自由貿易協定中的關稅削減方案為依據,運用全球貿易分析模型(GTAP)模擬分析自由貿易協定的實施對中國農業的正面影響與負面衝擊,為農業主管部門進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分省的定量依據。該書還針對中美貿易爭端帶來的加征關稅措施對中國主要農業部門進出口的影響進行情景模擬分析,並進一步分析對中國主要農產品的生產及其產業鏈的影響,提出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策略。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周曙東,江蘇省揚州市人。南京農業大學教授。現任南京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南京農業大學電子商務與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食品與農業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江蘇省統計學會副會長,江蘇省網際網路服務學會副理事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諮詢專家,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諮詢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