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而農村和諧有序發展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戰略選擇,不僅關係農村政策的制定,而且直接影響整個國家發展戰略的構建。《農民政治意識分化與政府治理創新研究》選擇農民政治意識進行考察,並將其置於農村社會的和諧有序發展中來分析,通過對學術史的梳理,對農民政治意識的內涵、類別、特徵及功能作了理論架構;通過實證調查方法,結合問卷和個案訪談,藉助於地方性知識解釋範式,通過地方性知識動態的、過程的文化特性來揭示當代中國農民政治意識變化軌跡,明晰農民政治的需求及差異性,為提升現代農民政治素養提供決策參考和理論依據,同時,有助於進一步吸納農民的政治智慧,實現官民良性互動,最佳化政府治理;此外,構建了農民政治意識發展狀態影響農村發展狀態的關聯模型,在實踐上為當代中國鄉村秩序和規劃的確立,提供了理論思路。最後,《農民政治意識分化與政府治理創新研究》作者龔上華通過理論與實踐的考察,指出政府治理創新要以農民政治需求為導向,兼顧有效性與合法性並尋找二者最佳的結合點;政府治理創新要增強回應性、服務性和責任性,以滿足農民的政治訴求;政府治理創新要通過具體制度安排,賦權於農民,使農村各種利益相關者能夠參與決策,共同管理公共事務,最終實現政府治理最佳化。
作者簡介
龔上華。1972年農曆1月23日出生,江西吉安人。1999年3月碩士畢業於浙江大學政治學系,獲法學碩士學位;201 3年6月博士畢業於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現任杭州師範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政治文化研究所所長。杭州市新世紀“131”優秀中青年人才,杭州市教育局系統優秀教師。杭州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講師團成員。浙江省政治學會理事、浙江省馬克思主義學會理事、浙江省中共黨史學會理事,浙江省社區研究會理事。龔上華博士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項,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2項,浙江省人文社科重大招標課題子項目負責人,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招標課題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課題1項,參與省部級課題5項,榮獲杭州市“五個一工程”獎、浙江省第五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優秀論文二等獎等獎項;在《浙江社會科學》、《浙江學刊》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近30餘篇。主要從事政治學理論、政黨政治、農村公共政策的研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選題緣由與研究意義
(一)選題緣由
(二)研究意義
二、研究現狀與簡要評述
(一)農民問題及其理論發展脈絡
(二)學界有關農民政治意識問題的研究
(三)簡要述評
三、基本思路與結構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結構安排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區域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區域
第二章 農民政治意識的概念體系
一、農民政治意識的含義
(一)什麼是政治意識
(二)什麼是農民政治意識
二、農民政治意識的類別和內容
(一)農民政治意識的類別
(二)農民政治意識的內容
(三)農民政治意識的指標體系
三、農民政治意識的特徵及功能
(一)農民政治意識的特徵
(二)農民政治意識的功能
第三章 農民政治意識分析的理論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改造農民意識理論
二、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理論
三、國家認同與公民權認同理論
四、建構主義理論
五、現代化及現代政治人理論
六、共識一秩序一目標:農民政治意識分析的目標價值
第四章 改革開放前中國農民政治意識的歷史演進
一、傳統社會時期農民政治意識的冷漠(1840年以前封建時期)
(一)農民沒有獨立的政治意識
(二)農民臣民意識根深蒂固與政治冷漠普遍存在
(三)農民具有普遍的平均主義政治信仰
二、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農民政治意識的萌芽(1840—1919年)
(一)初步的國家民族認同意識與權利意識的啟蒙
(二)強烈的革命反抗意識與傳統均平理念的交織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農民政治意識的啟蒙(1919—1949年)
(一)農民的政治意識得到了廣泛的動員和改造,階級意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化
(二)根據地農民有強烈的“求翻身求解放”、“當家做主人”的民主意識
四、新中國成立以來至改革開放前農民政治意識的覺醒(1949—1978年)
(一)農民獲得前所未有的政治地位,農民主動參與意識空前高漲
(二)農民“政治化人格”形成並得以強化
(三)農民政治性身份分層地位凸顯
第五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民政治意識的分化
一、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社會的轉型與變遷
(一)農村體制的變動
(二)農業結構的變動
(三)農民結構的分化
二、改革開放以來農民政治意識的特徵分析
(一)當代中國農民具有強烈的政治信仰認同感
(二)當代中國農民具有現代公民意識
三、當代中國農民政治意識分化的主要特點
(一)農民的政治意識從依附性意識逐漸趨於自主性意識
(二)農民的政治意識從“家國一體”意識逐漸趨於“家國並立”意識
(三)農民的政治權利訴求意識從被動逐漸趨於主動
第六章 分化後農民政治意識走向的價值分析
一、農民政治意識走向
(一)農民政治意識的積極、良性的發展狀態
(二)農民政治意識消極、非良性的發展狀態
二、農民政治意識走向的後果
(一)農村發展走向的狀態
(二)農民政治意識發展狀態影響農村發展狀態的關聯模型
(三)農民政治意識走向的現實後果
三、當代中國農民政治意識走向的影響因素
(一)階層分化:影響農民政治意識走向的重要動因
(二)利益變動:影響農民政治意識走向的根本動因
(三)制度變遷:影響農民政治意識走向的內在動力
(四)宗族意識消長:影響農民政治意識走向的主要因素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一、對農民思想意識教育與整合的經驗借鑑
(一)已開發國家對農民思想意識教育與整合的成功經驗
(二)黨對農民思想教育與整合的基本經驗
二、新時期政府促進農民政治意識良性發展的思路
(一)制度層面
(二)組織形式層面
(三)治理結構層面
(四)教育方式層面
三、基於農民政治意識變遷的政府治理創新
(一)實現分類治理
(二)完善法治賦權
(三)引導農民合作
(四)推進協商治理
(五)促進文化轉型
參考文獻
索引
圖書序言
上華的書稿--《農民政治意識分化與政府治理創新研究》已經付印了,該著挺有意思,而且恰逢其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國家治理在黨的檔案中是一個新的提法,一是要建立國家治理體系,這就要協調治理主體,包括政府、公私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在內的多元主體,都是管理公共事務的重要參與者;二是要培育治理能力,這就要處理好政府與社會的關係。伴隨市場化改革,社會成員逐步獲得了更多的經濟資源和行動空間,多元開放的社會結構也在形成之中,這一方面適應了市場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表明社會轉型蘊藏著巨大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而農民是中國社會的最基本的構成部分,並且又是城市化、市場化過程中分化和發展最劇烈的群體,農民作為治理主體,對於中國社會有著最重要的影響,對於政府的治理能力,也是一個最基本的衡量尺度。
農民政治意識這個選題很難,這是因為中國農民這個社會群體處於劇烈變動之中,個體間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千差萬別,區域間的發展水平和區域文化紛繁複雜,階級階層的分化也十分明顯,所以,要準確地把握其政治意識是要下苦功的。作者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運用政治學的相關原理,對農民政治意識做了多個層面的分析,研究細緻、具體。作者大量採用了社會調查方法,問卷調查及數據分析資料利用豐富,並且充分運用個案訪談資料,研究紮實,態度認真。該書採用資料的形式包括政府檔案、學者的著述以及具有代表性和有一定影響的期刊、報章,同時蒐集利用國內外的相關資料以增強背景知識和分析能力。資料來源大體有四大類:第一類是社會問卷調查和入戶個案訪談,這是該書核心使用資料。第二大類是政府有關的檔案材料和相關檔案。第三類是有關農民問題的學術專著。第四類是媒體報導,包括報紙、雜誌、學術期刊等農民思想研究資料。
該著的學術價值。第一,通過對學術史的梳理,對農民政治意識的內涵、類別、特徵及功能作了理論架構。第二,通過實證調查方法,藉助於地方性知識解釋範式,通過地方性知識動態的、過程的文化特性來揭示當代中國農民政治意識分化軌跡,明晰農民政治的需求及差異性,為提升現代農民政治素養提供決策參考和理論依據,同時,有助於進一步吸納農民的政治智慧,實現政民良性互動,最佳化政府治理。第三,構建了農民政治意識發展狀態影響農村發展狀態的關聯模型,提出了農民政治意識強弱化理論,並針對農民政治意識成型階段、擴張階段、成熟與轉換階段不同時期的特點和規律,分析了強引導和弱引導的不同指向。通過闡述,回答了農民的政治意識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在什麼意義上成為農村發展的重要動力,政府應如何把握和應對農民政治意識分化帶來的衝擊波,如何正確引導使之良性發展,從而推動農村發展。依據中國農民政治意識發展的內在邏輯,科學把握農民政治意識在中國政治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客觀地成為新時期中國政治發展必須思考與回答的問題,在實踐上為當代中國鄉村秩序和規劃的確立,提供了理論思路。第四,通過理論與實踐的考察,基於農民政治意識的既有特點以及農民政治意識的自主、多元、理性等新的變化,結合農民政治意識強弱化理論,借鑑國內外對農民政治意識教育與整合的基本經驗,重點分析新時期如何加強對農民政治意識的教育和整合,提出了引導農民政治意識良性發展,加強政府治理創新,從而促進農村和諧有序發展若干對策建議。
該著的現實意義。第一,著眼於農民政治共識的達成。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既帶來了農村的發展,農村社會也出現許多矛盾與衝突。通過研究農民政治意識的分化,深入分析農民對基本價值和程式的認知、情感和態度,可以廓清農民對國家政治生活的誤解,提高農民對國家政治制度、政治決策、政治組織的信任感、認同感和支持度,正確引導農民政治意識良性發展,為農村政治發展的實現奠定理論和心理基礎,從而構築並形成深厚的政治共識。
第二,著眼於農村政治秩序的建立。在中國,實現農村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既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也是黨執政的社會基礎鞏固的戰略支撐點。如何將一盤散沙的農民組織起來,既是中國歷屆領導人重點關注的核心問題,也是當前農村發展現實的重要考量,而且對中國政局的影響也極其重要。因此,在當前中國農村社會利益分化加劇、社會結構轉型加速的情況下,從社會穩定和全面發展的高度和大局出發,通過研究農民政治意識的分化脈絡,加強對農民政治意識的正確引導,尋求如何使農村社會的矛盾與衝突不至於向政治的動盪滑行,對於促進農村基層社會和諧與發展,對於農村政治秩序的建立與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三,著眼於農村社會和諧有序發展目標的實現。在社會政治生活中,任何政治行為均要受到一定政治意識的影響和支配。政治意識是政治行為的中介環節。通過對農民政治意識的教育和整合,引導農民政治意識良性發展,激發和培養農民的民主意識和參政意識,約束農民的政治行為,提高農民參與國家事務和社會生活的積極性和政治責任感,使農民以主人翁的態度投身到國家政治生活中去,為農村和諧有序發展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有助於農村社會和諧有序發展目標的實現。可見,研究農民政治意識的現狀及特點,對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和國家治理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第四,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農民政治意識水平提供依據。通過研究農民政治意識的歷史和現狀,有助於我們清楚認識到農民政治意識發展的階段和水平,為進一步提升農民政治意識水平,在農民中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基本價值理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目標,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道德規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農民政治意識現代化提供重要依據。
總之,這是一部很好的學術著作,值得一讀。在閱讀思考過程中,也可以感到這部書稿存在著許多有待深入的方面。例如,書稿有東、中、西部地區農民政治意識的調查分析,對他們之間的差別分析仍感不夠深入;對農村階層分化的政治意識差異及其關係的研究還不夠清晰;還需要把農民政治意識置於農民經濟意識、農民精神文化意識以及農民生活品質意識的變動之中深入解讀,以便我們能夠更為科學地探討農民政治意識變化的一般性規律。當前,我國又處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歷史背景中,中國的農村社會還將發生更大的變革,因此,我們期待作者把這個課題長期做下去,取得更大的學術成就。
丁曉強
2014年初春於同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