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就地城市化研究

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就地城市化研究

《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就地城市化研究》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建雲。

基本介紹

  • 作者:張建雲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0月
  • 頁數:244 頁
  • 定價:48 元
  • ISBN:9787516115466
內容介紹
張建雲 等所著的《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就地城市化研究——關於當前農村就地城市化問題的調研》內容簡介:傳統城市化理論認為,工業化是城市化的推動力,城市化是工業化的必然結果;城市化就是隨著非農產業的聚集而發生的非農人口的聚集過程。這是西方已開發國家早期城市化的總結,也是我國長期以來城市化的基本思路。但是,一方面,我國是一個農業人口占大多數的開發中國家;另一方面,當今時代信息技術和現代交通迅猛發展、現代農業日新月異,在這樣的國情背景和時代背景下,傳統城市化理論已嚴重滯後於實踐發展,可以說當前我國城市化實踐中遇到的種種糾結的難題無不與此內在相關。傳統城市化理論需要創新。
我們認為,工業化是城市化的推動力只有在歸根結底的意義上、在人類發展一般規律意義上才是對的,對於具體國家、具體地區來說,並不意味著都要經歷工業化的全部過程。農業工業化並不意味著農業非農化,發展工業並不意味著發展與農業沒有直接聯繫的第二、第三產業。在我國傳統農業區特別是廣大中西部農業區,在那些工業基礎較差的地區,並不一定要放棄農業優勢,發展與農業沒有直接聯繫的非農產業。農業是人類永恆的產業,是人類自我實現的重要平台,農業有豐富的產業內涵和功能,因而有無限的發展空間。一方面,通過創新農業科技,實現農業與非農產業、農業內部橫向行業大融合;另一方面,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理念,促進農業市場化,使農產品及一切要素都成為商品,農業真正融入到社會化大生產中,就可以無限提高農業附加值,使農業成為高效產業。農業商品化和社會化實際上是農業經營方式的現代化,而現代科學技術在農業中的套用則是農業裝備的現代化。只要農業實現了這兩個根本點,農業與工業就不再有本質區別,農民在農業園生產農產品就如同工人在工業園生產工業品一樣,農業與工業只是生產的產品不同而已,農民與工人只是從事的職業不同而已。由此,當前農村與城市的根本區別不在於生活在城市的市民從事第二、第三產業,而生活在農村的農民從事第一產業,而在於農民能否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基礎設施、養老、醫療保險等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根本改變傳統生活方式,過上和城市居民一樣的生活。
《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就地城市化研究——關於當前農村就地城市化問題的調研》通過對山東壽光、黑龍江農墾、北京京郊、江西贛州等的實地調研,我們確信:傳統農業區完全可以不改變農業性質、不勉強發展與農業沒有直接聯繫的第二、第三產業,而是通過創新農業科技、改變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方式,通過當地農民自己的力量,實現傳統農業區的就地城市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