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補貼的福利研究及參與方式的選擇-對新疆·黑龍江與江蘇省農戶的實證分析

農業保險補貼的福利研究及參與方式的選擇-對新疆·黑龍江與江蘇省農戶的實證分析

《農業保險補貼的福利研究及參與方式的選擇-對新疆·黑龍江與江蘇省農戶的實證分析》是2008年中國大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香玉。

基本介紹

  • 書名:農業保險補貼的福利研究及參與方式的選擇-對新疆·黑龍江與江蘇省農戶的實證分析
  • 作者:孫香玉
  • ISBN:9787802462403
  • 定價:24.00元
  • 出版社:中國大地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2004-2007連續四年中央一號檔案都對農業保險做出了明確的批示,要求積極發展農業保險,建立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體系,提出各級財政要對參加種養業保險的農戶給予一定的保費補貼,因而農業保險補貼的標準成為目前學術界討論的熱點問題之一。在預算約束條件下,如何選擇農業保險的試行地區和覆蓋作物以極大化補貼的效率,即實現補貼的社會福利最大化,顯然是可供選擇的重要政策目標。 作為一種有效分散農業風險及損失的機制,農業保險是農業保障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許多已開發國家採用的重要的非價格農業保護工具。由於逆選擇、道德風險以及系統風險造成了農業保險的成本過高,而農民的需求相對不足,因而農業保險難以完全市場化運行,很多國家的政府不得不通過補貼政策或者強制參與保險的方式介入農業保險市場。 在一般情況下,補貼政策或者強制保險往往會帶來社會福利的無謂損失。如果農業保險的政策性補貼或強制參保也會帶來社會福利淨損失,那么政策性農業保險必然會因為效率問題而遭受質疑和批評。從福利經濟學角度來看,補貼可能推動產品供應曲線外移,其直接結果是生產者剩餘和消費者剩餘同時增加;但是,政府補貼支出也同時增加,其結果通常導致社會福利的淨損失。但國內尚未看到有關農業保險對生產和產量方面的影響的實證。如果我們跳出農產品供應的福利變化這一有爭議的領域,不去研究農業保險對農產品市場的影響,既不考察農業保險導致農產品供給曲線向外移動還是導致供給量沿供給曲線移動,也不考察農產品市場變化的福利含義,而把我們的研究集中在農業保險這一特定商品市場本身,單純測度農業保險補貼對農業保險市場本身的供求數量有什麼影響,以及農業保險市場自身供求變化涉及的社會經濟福利,以農業保險市場自身的社會福利大小作為政府是否補貼的標準,就可以從一種新的視角考察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效率問題。 本文集中討論農業保險市場本身的均衡數量與價格如何變化,特別是這一市場變化對社會經濟福利的影響,農業保險作為一種特殊產品,消費者購買保險是為了轉移風險,因此農業保險的消費者剩餘,是指農民作為保險的消費者願意支付的轉移出去的風險的價值與實際支付的保費的差額,而生產者剩餘是保險公司得到的保費收入與保險公司付出的運營費用等成本的差額。但農業保險的供應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與大多數保險業務一樣,農業保險的供給要求滿足特定的最低參保率,投保地區必須達到保險公司規定的參保率,保險公司才可能在該地區提供農業保險(確指作物保險)。推論之,在達到規定參保率之前的某地區的農業保險需求只能是無法實現的潛在的需求。因此農業保險補貼政策有可能實現福利的淨增加:其必要條件是實現的潛在福利大於政府付出的補貼成本。即使補貼的結果導致福利的淨損失,社會福利的淨損失數量也遠遠小於不存在潛在福利時的情況。顯然,補貼前後社會福利的變化取決於農戶的需求(支付意願與保費價格的比較)以及最低參保率的高低。不同地區政府補貼帶來的社會福利是有差異的,釐清影響福利大小的社會經濟因素,不僅可以找出社會福利背後的經濟學規律,更能夠在有限的財政約束下極小化補貼的成本。而農業保險的參保方式的爭議也一直存在,最近支持強制參與農業保險的呼聲也越來越多,參保方式選擇的標準是什麼卻沒有引起深入地思考,而從成本收益和收入分配效應作為衡量參保方式優劣的標準,是可供選擇的重要政策目標。因此本文有必要進一步探討強制保險的福利損失和收入分配效應,為農業保險的實踐操作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因此,本研究的總目標是:以農業保險制度的效率為基本出發點,圍繞我國不同地區、不同作物、不同保險條款的作物保險政府補貼政策前後的社會福利變動,檢驗補貼政策是否比沒有潛在福利情況下損失的要少,甚至有可能帶來社會福利的淨增進,從而增加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理論支持力度;從微觀層面上增加農戶對農業保險制度的需求行為的科學理解,以便於在財政的約束下極大化補貼政策的經濟效果;同時考察強制保險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以便於為農業保險的政策操作提供全面的建議。全文共分為10個部分,研究的主要內容和陳述如下: 研究內容一:農業保險補貼政策的福利研究 通過開放的二分選擇式條件估價法獲得新疆、黑龍江和江蘇三個地區、四種作物、多個條款的農業保險的支付意願,以此為依據測度農戶對現行保險條款的需求曲線,進而測算實現特定參保率所必需的財政補貼及相應的福利變化。研究表明:(1)在一定的參保率下,對某些地區農業保險的財政補貼的確可能帶來社會福利的淨增加;而多數地區的補貼可能導致社會福利的淨損失。但是,即使補貼會帶來福利的淨損失,其數量也明顯低於傳統福利經濟學分析所預測的數量,差額就是本來願意支付保費但因為參保率過低被保險公司拒之於門外的那部分農戶的消費者剩餘,即本文所稱的“潛在福利”。(2)對同一品種不同保險金額的條款的支付意願隨著保險金額的提高而提高,但政策支持的成本收益率則下降,說明目前農業保險的方向應當是是“低保障、低保費”,以提高社會福利和政策支持的經濟效率。(3)三個樣本地區的保險需求存在一定差異:新疆棉農的保險需求最高,其次是黑龍江的玉米保險,江蘇農民對於作物保險的需求並不高。 研究內容二:影響農業保險補貼效率的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風險大小和風險意識都影響農戶對農業保險的支付意願。家庭收入越高、作物收入比重越大、災害損失頻率越高、產量波動越大,農戶的支付意願也越高,這說明政策性農業保險應該選擇保險作物的主產區、生產的規模化和專業化較高以及災害發生比較頻繁的地區,同時應該選擇首先覆蓋產量波動比較大的作物。農戶對農業保險分散風險作用的認知越高,其支付意願也越高,說明政府適度的宣傳動員工作是必要的,提高農民對於農業保險分散生產風險的認知,至少短期內可以提高農戶的支付意願。對政府是否信任的變數也非常顯著,對表了政策風險對於保險的影響。給我們的啟示是,政府的形象會影響到農業政策執行的效果,前後一致的政策和得力的實行會提高農民的福利。 研究內容三:強制保險的可行性和操作性研究 根據國內外農業保險參與方式的經驗來看,農業保險參與方式包括四種方式,自願參保、完全強制保險、有條件的強制和強制與補貼相結合的方式。該部分不僅考察了各種農業保險參與方式的福利大小,還檢驗了強制的政策是否會“劫貧濟富”?季收入分配的效應如何?實證結果表明:1)完全強制參保,則三個地區的各個保險品種或條款都是用損害大多數人的福利來實現小部分人的福利,從而總的社會福利是負的;從收入分配的角度來看,江蘇地區存在收入分配問題的惡化,即“劫貧濟富”。2)有條件的強制保險的方式,本文實證了到80%的參保率的目標下各個條款下的法定參保面積,並依此計算出強制的農戶數量和農戶的福利損失及其總的社會福利變化。與完全強制相比,被強制的農戶大約減少了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而且社會總的福利損失也小了,但社會福利仍然是負的。而收入分配的角度來看,新疆、黑龍江地區沒有使得收入分配惡化,尤其沒有損害窮人的利益;江蘇地區則對於收入分配的影響並不明顯。如果將強制和補貼的方法相結合,結果發現,社會總的福利變化跟完全強制是一樣的,只是政府用財政轉移彌補了一部分農戶的福利損失。而這種方法也並沒有引起收入分配的惡化。但與相應的補貼政策比較,由於有巨大的行政成本,社會福利損失是更大的。

目錄

摘要10-13 ABSTRACT13-16 第一章 導言16-24 1.1 問題的提出16-18 1.2 研究內容、研究目標與假說18-20 1.3 研究範圍、數據來源與研究流程20-22 1.4 論文的結構安排22 1.5 可能的創新與不足22-24 第二章 文獻綜述24-35 2.1 效益評估的理論基礎24-30 2.1.1 消費者剩餘與支付意願24-26 2.1.2 條件評估法26-30 2.1.3 對本文的啟示30 2.2 農業保險的需求及福利測度30-35 2.2.1 農業保險的需求研究30-32 2.2.2 農業保險的福利研究32-34 2.2.3 對本文的啟示34-35 第三章 研究背景35-50 3.1 三個地區的自然社會條件概括35-43 3.1.1 新疆地區概述35-38 3.1.2 黑龍江地區概況38-41 3.1.3 江蘇自然資源條件概述41-43 3.2 三個地區的農業保險歷史發展變化和開展情況43-50 3.2.1 新疆地區農業保險43-45 3.2.2 黑龍江地區農業保險45-48 3.2.3 江蘇地區農業保險48-50 第四章 研究架構、方法與數據50-64 4.1 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福利分析50-57 4.1.1 保費補貼政策的福利分析50-53 4.1.2 強制保險政策的福利分析53-57 4.2 農業保險需求行為分析57 4.3 福利的衡量方法57-58 4.4 數據來源58-60 4.5 偏誤的估計與調整60-64 第五章 新疆農業保險福利補貼的福利研究64-82 5.1 新疆農業保險需求及其福利分析64-68 5.1.1 需求分析:支付意願的總體分布情況64-66 5.1.2 補貼的成本收益分析66-68 5.2 農戶農業保險支付意願的實證分析68-77 5.2.1 樣本描述統計分析69-72 5.2.2 風險大小與支付意願72-75 5.2.3 風險意識與支付意願75-76 5.2.4 風險管理替代工具與支付意願76-77 5.2.5 農戶戶主特徵與農業保險支付意願77 5.3 農戶對農業保險支付意願的TOBIT模型回歸分析77-81 5.3.1 變數描述性統計78-79 5.3.2 實證結果分析79-81 5.4 小結81-82 第六章 黑龍江農業保險補貼的福利研究82-100 6.1 哈爾濱農業保險需求及其福利分析82-85 6.1.1 需求分析:支付意願的總體分布情況82-84 6.1.2 補貼的福利測度及成本收益分析84-85 6.2 農業保險支付意願的實證分析85-95 6.2.1 樣本描述統計分析85-89 6.2.2 風險大小與支付意願89-92 6.2.3 風險意識與支付意願92-93 6.2.4 風險替代工具與支付意願93 6.2.5 家庭特徵與支付意願93-95 6.3 農戶對農業保險支付意願的TOBIT模型回歸分析95-97 6.3.1 變數描述統計95 6.3.2 實證結果與討論95-97 6.4 小結97-100 第七章 江蘇農業保險補貼的福利研究100-122 7.1 江蘇農業保險需求及其福利分析100-104 7.1.1 需求分析:支付意願的總體分布情況100-102 7.1.2 補貼的福利分析102-104 7.2 支付意願的實證分析104-113 7.2.1 描述統計分析104-106 7.2.2 生產風險與支付意願106-110 7.2.3 風險替代工具與支付意願110 7.2.4 保險意識與支付意願110-112 7.2.5 家庭特徵與支付意112-113 7.3 農戶農業保險支付意願的TOBIT模型回歸113-116 7.3.1 變數的描述性統計113-114 7.3.2 實證結果與討論114-116 7.4 本章小結116-122 第八章 三個地區農業保險補貼的福利比較122-130 8.1 三個地區的福利測度比較122-125 8.2 影響補貼效率的因素分析125-128 8.2.1 描述性分析125-126 8.2.2 實證結果及討論126-128 8.3 本章小結128-130 第九章 強制保險的可能性分析130-143 9.1 國外的農業保險參與方式130-131 9.2 我國保險參與方式的現狀131-132 9.3 國內外的借鑑與啟示132-134 9.4 強制保險的福利分析134-139 9.4.1 完全強制的福利測算及收入分配影響135-137 9.4.2 有條件強制的福利測算及收入分配影響137-139 9.5 強制與補貼結合的福利測算及收入分配影響139-141 9.6 強制保險與補貼政策的福利比較141 9.7 本章小結141-143 第十章 全文總結與政策建議143-147 10.1 全文總結143-145 10.1.1 農業保險補貼政策的社會福利分析143-144 10.1.2 影響農戶對農業保險支付意願的因素144 10.1.3 強制政策的社會福利分析144-145 10.2 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一些建議145-146 10.3 下一步研究的展望146-147 附錄147-154 參考文獻154-162 致謝162-164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16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