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研究資料》是由河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主辦的期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作物研究資料
- 主辦單位:河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 出版周期:季刊
- 開本:16 開
《農作物研究資料》是由河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主辦的期刊。
《農作物研究資料》是由河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主辦的期刊。該期刊館藏於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1...
研究方法 1、以《中國蔬菜品種資源目錄》、《中國蔬菜品種志》、《中國作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蔬菜作物卷)(上下)》等資料為基礎,再通過考察收集整合、補充、錄入,維持各資源目錄的原始記錄,依據《農作物種質資源技術規範》從書,規範了雲南蔬菜作物資源相關資料信息。2、雲南蔬菜作物生態地理資料的整合是以《雲南農業...
中國茶樹品種資源》、《中國甘蔗品種志》、《中國花生品種資源目錄》《中國蔬菜品種資源目錄》、《中國蔬菜品種志》、《中國作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蔬菜作物卷)(上下)》等資料為基礎,再通過考察收集整合、補充、錄入,維持各資源目錄的原始記錄,依據《農作物種質資源技術規範》從書,規範了雲南作物資源特徵特性相關資料...
指農業上栽培的各種植物,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等,可食用的農作物是人類基本的食物來源之一。能大批長成或大面積收穫,供盈利或口糧用的植物(例如穀物、蔬菜、棉花、亞麻等)。【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豆類、薯類、青稞、蠶豆、小麥為主要作物;【油料作物】以油籽、蔓青、大芥、花生、胡麻、大麻、向日葵等為主...
作物科學是農業科學的核心學科之一,本科學的兩個主要二級學科分別為作物育種學和作物栽培學。作物科學的根本任務是研究作物重要性狀的遺傳規律和育種技術,培育優良品種,實現良種化、種子標準化;同時揭示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品質形成規律及其與環境關係,採取農藝措施將良種的遺傳功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現高產、優質、...
作物栽培學是農學的一個分支。以研究作物的生長發育規律與環境條件的關係、有關的調節控制技術及其原理為主要任務,是一門綜合性的技術科學。它的研究和套用,對於提高作物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效率和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簡介 作物栽培學是研究作物生長發育、產量和品質形成規律及其與環境條件的關係...
3.5實證研究 3.5.1陝西種子企業品種選育研發意願及影響因素分析 ·3.5.2陝西農戶制種意願及影響因素分析 3.5.3陝西農戶種子消費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 第四章 陝西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問題及成因分析 4.1陝西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4.1.1種業育種與科研 4.1.2種業生產與市場競爭 4.1.3種業監督管理體系...
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彭於發研究員介紹,全球的轉基因作物在問世後的7年中整整增加了40倍,轉基因生物以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為多,其中植物是最普遍的。從1983年研究成功後,轉基因作物從1996年的170萬公頃直接增長至2003年的6770萬公頃,有5大洲18個國家的700萬戶農戶種植,其中轉基因...
中國作物種質資源信息系統的建立,對發展我國農業科學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和理論意義,可以實現國家對作物資源信息的集中管理,克服資源數據的個人或單位占有,互相保密封鎖的狀態,使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種質資料變成可供迅速查詢的種質信息,為農業科學工作者和生產者全面了解作物種質的特性,拓寬優異資源和遺傳基因的使用範圍...
亦可稱食用作物。其產品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等。栽培糧食作物不僅為人類提供食糧和某些副食品,以維持生命的需要,並為食品工業提供原料,為畜牧業提供精飼料和大部分粗飼料,故糧食生產是多數國家農業的基礎。通常,糧食作物也是農作物中的主導作物,世界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約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85%,其中小麥...
附屬檔案六 雲南省主要農作物種質資源調查收集目錄 作者簡介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主要負責起草農產品市場發展的法律、法規;擬訂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市場體系建設規劃、計畫並組織實施;提出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供求、流通及價格政策建議;提出促進農產品流通發展的政策措施。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是以農業信息...
《植物學理論及典型農作物的種植研究》是2021年中國原子能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植物學理論及典型農作物的高效種植研究》分為兩部分進行研究,第一部分植物學部分,涵蓋植物個體發育、植物界系統分類及演化、植物資源利用與保護等內容;第二部分農作物種植部分,對幾種典型的農作物如大豆、玉米、小麥等的種植...
第二節作物育種的主要目標 一、高產 二、優質 三、穩產 四、適應性強 第2部分常規育種方法 第四章引種與選擇育種 第一節引種和馴化 一、引種的概念與作用 二、引種的基本原理 三、影響引種的主要因素 四、不同類型作物引種的一般規律 五、引種的基本步驟及注意事項 六、主要農作物的引種實踐 七、植物馴化的...
小麥是人類最早種植的糧食作物,小麥原產於北非或者西亞。在古埃及的石刻中,已有栽培小麥的記載。據考古學家研究,大約在1萬年前,人類就開始把野生的小麥當作食物。中國小麥發現最早遺址是在新疆的孔雀河流域,研究人員在樓蘭的小河墓地發現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麥。而中國內地出土的小麥,最早是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中期或...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認為,大麥作物傳播到中國的時間要早於絲綢之路。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就已經有栽培,距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大麥如今在全球範圍內廣泛栽種。大麥是中國主要作物之一。大麥的成熟果實經發芽乾燥所形成的炮製加工品可以用作中藥稱為麥芽,具有行氣消食、健脾開胃、回乳消脹的作用。此外,大麥還是生產...
中國西北、西南各省常栽培。適宜生長在高原清涼氣候。青稞是高原穀類作物,耐寒性強,生長期短,高產早熟,適應性廣。生長習性 青稞是一種適應性較強的農作物,對寒冷和貧瘠適應性強。一般3-5月播種,7-9月收割,所以在栽培史上稱為春性裸大麥。一般生產期為100-130天,苗期能經受-10℃左右的低溫。花期在9℃...
蠶豆既是重要的出口創匯農產品,又在耕作制度中具有多種用途—豆類作物與其他作物輪作有利於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屬於經濟增收作物。藥用價值 蠶豆中含有鈣、鋅、錳、磷脂、膽石鹼等調節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可促進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預防心血管疾病、延緩動脈硬化。據《隨息居飲食譜》記載:對蠶豆過敏的人慎用...
農學,是農業科學領域的傳統學科, 以解決人類的“吃飯穿衣”為首要己任。隨著農業科技創新速度的不斷加快,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在農業中的廣泛套用,農學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基礎上,正煥發著勃勃生機。農學(農業科學)是研究與農作物生產相關領域的科學,包括作物生長發育規律及其與外界環境條件的關係、病蟲害...
再加有乾隆皇帝的題詩,其詩筆法蒼勁,揮灑傳神,堪稱難得的藝術珍品。對於今天研究我國繪畫發展及傳統繪畫技法之演變,具有重要資料價值。其畫法之精妙,刻技之多樣,捶拓之精工,足以反映我國古代文化之深邃。原石尚存在河北保定市蓮池書院之壁間,現歸保定市博物館收藏。歷經數百餘年,至今完好無損。
木薯應該選擇排水較好的平地或緩坡砂壤地種植,如種植地為熟地需要採用2年、3年等方式輪作,輪作作物以花生、玉米、黃豆及綠豆等作物為佳。整地在種植前1個月左右進行,一般為二犁二耙,耕地深度30~40cm為宜,使土壤平整、疏鬆。品種選擇 木薯應選氫氰酸含量低(100mg/kg以下)、高產、抗病蟲害和抗逆性較強等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