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經的智慧》是2005年長安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司馬哲。
基本介紹
- 書名:辨經的智慧
- 作者:司馬哲
- ISBN:9787801752871
- 頁數:288
- 定價:39.80元
- 出版社:長安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7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辨經的智慧:領導者識人用人的大謀略(最新圖文珍藏本)》簡介:中國歷史上論述識人用人的書籍有很多,但經典之作卻很少,《辨經》就是這樣一部極為難得的經典之作。《辨經》原名《人物誌》,為三國時魏國人劉邵所著。劉邵為人博學多才,善於品評人物。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他“該覽學籍,文質周洽”。
《辨經》是劉邵的代表作。此書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他融合了儒、道、法等諸家的思想精華,在識人用人方面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和博大精深的論述,並把它們發展到了一個關的未有的高度。宋代阮逸評論此書說:“王者得之,為知人之龜鑑;士君子得之,為治性修身之檠栝。”20世紀30年代,此書被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施萊奧克譯成《人類能力之研究》,並在美國出版,至今在歐美日本仍有眾多的研究者,並產生著較大的影響力。
因此,歷代的領導都十分重視《辨經》一書,《辨經》一書也被奉為“識人用人寶典”,甚至有人這樣評價它:
反躬自省者讀之,可以知運命;心繫天下者讀之,可以成大局;淡然自處者讀之,可以明清濁;遊戲人間者讀之,可以正進退。
《辨經》不僅是中國傳統人才學的專門著作,而且在傳統人才學著作中享有至尊的地位。同地,它還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的管理學思想,並且與現代管理的許多觀點有著深度的契合。為此,我們根據實際需要將《辨經》作了三方面的加工:一是將《辨經》譯為通俗易讀、適合大眾閱讀的語言;二是對每章都進行了精闢的概括與解析;三是針對每一種觀人法,列舉了大量的史實。這些例釋都是歷史上著名的範例,不僅增加了《辨經的智慧:領導者識人用人的大謀略(最新圖文珍藏本)》的趣味性,還可以幫助讀者深刻的理解《辨經》一書。
目錄
九征第一
王莽神中略帶邪狹/11
查繼佐觀骨識人/14
何晏氣浮華不沉/15
役夫以色斷結果/17
尹夫人憑“儀”知真假/18
老嫗慧眼識武帝/19
項羽言露真性情/20
仲永先清後濁/22
體別第二
陶朱公意志軟弱/30
張昭過於偏執/32
因金桃而自殺的三勇士/33
周元素善識人之性/35
厲直之人周亞夫/37
成吉思汗的謹慎多疑/40
直言快語的寇準/41
失在疏越的晁錯/42
賀若弼居功自傲/45
劉寬的柔順/47
拘謹之人中的下者/48
晏嬰的辨博之才/49
李泌辭官歸隱/51
王湛不顯學識/53
流業第三
季札言而有信/61
死於非命的商鞅/62
德高望眾的伊尹/63
西門豹治鄴/65
稍遜一籌的叔孫通/66
姑布子卿識趙襄子/68
張敞心胸狹隘/70
“文章家”李煜/71
張儀的連橫活動/72
韓信背水一戰/75
材理第四
郭子儀進退有節保富貴/88
無力救世莫為官/90
宓子賤注重進諫的竅門/91
呂端粗中有細/93
孔融智駁陳韙/95
性情溫和的甄妃/96
說話平緩寬恕的鄧綏/98
隱蕃花言巧語騙孫權/99
歐陽修言簡意賅/100
郭嘉料事如神/101
陳軫澄清事情真相/102
長孫皇后勸說唐太宗/104
材能第五
王化之政宜大不宜小/112
劉墉治理繁要地區/114
諸葛亮草船借箭/116
王安石變法/118
陳平做事有失公平/121
海瑞鐵面無私/125
亂世中的豪傑田單/127
君以任人為能/131
晏子以能言為能/132
劉邦比項羽高明之處/134
利害第六
恪盡職守的尹繼善/142
不得善終的張居正/144
術家之才諸葛亮/147
接識第七
勿以己度人/157
不計小過,量才為用/158
袁紹辱士喪天下/159
王維苦心育韓乾/161
狄仁傑薦賢為國/162
劉邦重用陳平/164
管仲識人/166
李廣與程不識的不同之處/168
英雄第八
項羽“英才”不足失范增/177
智謀膽略皆具備的英才張良/179
班超出使西域/182
諸葛亮用智玩險/184
計奪兵權退秦軍/186
朱元璋智敗陳友諒/188
呂蒙智擒關羽/190
匹夫之勇難成氣候/191
聶政姐弟俱死於市上/194
制止為河伯娶妻/197
八觀第九
楊堅驚惶中裝鎮定/215
平原君謝絕加封/216
李林甫似是而非/217
吳起為士兵吸吮膿血/218
蔡邕對王粲禮遇有加/220
注重細節的曹福/222
白居易幼識之無/225
七繆第十
楚莊王故意沉迷於玩樂/238
顏駟生不逢時/240
老少參用/241
龐涓誣陷孫臏/242
劉勰貧而有志/245
曹操傲對貌醜的張松/247
效難第十一
不以名位識人/255
狀元郎還需好相貌/256
不計較人的細微不足/257
對有過之人要大度一些/258
聽其言,觀其行/259
秦王錯殺韓非/260
秦穆公重用百里奚/262
蘇威屢次被重用/263
漢武帝不計出身啟用霍去病/265
楊溥用賢無私心/266
釋爭第十二
藺相如謙讓保國/277
善於忍受不公正的待遇/278
張弘范的大智大勇/280
楊修之死/281
禰衡聰明反被聰明誤/284
不做無意的爭鬥/287
王莽神中略帶邪狹/11
查繼佐觀骨識人/14
何晏氣浮華不沉/15
役夫以色斷結果/17
尹夫人憑“儀”知真假/18
老嫗慧眼識武帝/19
項羽言露真性情/20
仲永先清後濁/22
體別第二
陶朱公意志軟弱/30
張昭過於偏執/32
因金桃而自殺的三勇士/33
周元素善識人之性/35
厲直之人周亞夫/37
成吉思汗的謹慎多疑/40
直言快語的寇準/41
失在疏越的晁錯/42
賀若弼居功自傲/45
劉寬的柔順/47
拘謹之人中的下者/48
晏嬰的辨博之才/49
李泌辭官歸隱/51
王湛不顯學識/53
流業第三
季札言而有信/61
死於非命的商鞅/62
德高望眾的伊尹/63
西門豹治鄴/65
稍遜一籌的叔孫通/66
姑布子卿識趙襄子/68
張敞心胸狹隘/70
“文章家”李煜/71
張儀的連橫活動/72
韓信背水一戰/75
材理第四
郭子儀進退有節保富貴/88
無力救世莫為官/90
宓子賤注重進諫的竅門/91
呂端粗中有細/93
孔融智駁陳韙/95
性情溫和的甄妃/96
說話平緩寬恕的鄧綏/98
隱蕃花言巧語騙孫權/99
歐陽修言簡意賅/100
郭嘉料事如神/101
陳軫澄清事情真相/102
長孫皇后勸說唐太宗/104
材能第五
王化之政宜大不宜小/112
劉墉治理繁要地區/114
諸葛亮草船借箭/116
王安石變法/118
陳平做事有失公平/121
海瑞鐵面無私/125
亂世中的豪傑田單/127
君以任人為能/131
晏子以能言為能/132
劉邦比項羽高明之處/134
利害第六
恪盡職守的尹繼善/142
不得善終的張居正/144
術家之才諸葛亮/147
接識第七
勿以己度人/157
不計小過,量才為用/158
袁紹辱士喪天下/159
王維苦心育韓乾/161
狄仁傑薦賢為國/162
劉邦重用陳平/164
管仲識人/166
李廣與程不識的不同之處/168
英雄第八
項羽“英才”不足失范增/177
智謀膽略皆具備的英才張良/179
班超出使西域/182
諸葛亮用智玩險/184
計奪兵權退秦軍/186
朱元璋智敗陳友諒/188
呂蒙智擒關羽/190
匹夫之勇難成氣候/191
聶政姐弟俱死於市上/194
制止為河伯娶妻/197
八觀第九
楊堅驚惶中裝鎮定/215
平原君謝絕加封/216
李林甫似是而非/217
吳起為士兵吸吮膿血/218
蔡邕對王粲禮遇有加/220
注重細節的曹福/222
白居易幼識之無/225
七繆第十
楚莊王故意沉迷於玩樂/238
顏駟生不逢時/240
老少參用/241
龐涓誣陷孫臏/242
劉勰貧而有志/245
曹操傲對貌醜的張松/247
效難第十一
不以名位識人/255
狀元郎還需好相貌/256
不計較人的細微不足/257
對有過之人要大度一些/258
聽其言,觀其行/259
秦王錯殺韓非/260
秦穆公重用百里奚/262
蘇威屢次被重用/263
漢武帝不計出身啟用霍去病/265
楊溥用賢無私心/266
釋爭第十二
藺相如謙讓保國/277
善於忍受不公正的待遇/278
張弘范的大智大勇/280
楊修之死/281
禰衡聰明反被聰明誤/284
不做無意的爭鬥/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