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又稱《晏子》)是記述春秋後期齊國政治家晏嬰言行和軼事的著作,成書於戰國中後期,西漢劉向曾予以整理。自古以來,學界關於該書編者為誰的認識聚訟紛紜,迄今未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辯《晏子春秋》
- 創作年代:唐
- 文學體裁:論辯類
- 作者:柳宗元
作者簡介,原文,譯文,文章分析,
作者簡介
原文
辯《晏子春秋》 唐·柳宗元
司馬遷讀《晏子春秋》,高之,亟莫知其所以為書。或曰:晏子為之,而人接焉。或曰:晏子之後為之。皆非也。吾疑其墨子之徒有齊人者為之。
墨好儉,晏子以儉名於世,故墨子之徒尊著其事.以增高為己術者。且其旨多尚同、兼愛、非樂、非攻、節用、非厚葬久喪者,是皆出墨子。又非孔子,好言鬼事,非儒、明鬼,又出墨子。其言問棗及古冶子等,尤怪誕。又往往言墨子聞其道而稱之,此甚顯白者。
自劉向、歆、班彪、固父子,皆錄之儒家中。甚矣,數子之不詳也!蓋非齊人不能具其事.非墨子之徒,則其言不若是。後之錄諸子書者,宜列之墨家。非晏子為墨也,為是書者,墨之道也。
譯文
司馬遷讀了《晏子春秋》,認為(它)寫的很好,卻不知道它成書的原因。有的人說:(《晏子春秋》)是晏子寫的,由後人續接它。有的人說:(《晏子春秋》)是晏子的後代寫的。(這兩種觀點我認為)都是錯誤的。我懷疑《晏子春秋》是由墨子信徒里的齊國人所著。
墨家提倡節儉,晏子因節儉在世中名傳已久,所以墨子的信徒根據他的行事方式,用提高晏子學說的方式來從事自己的學說。況且《晏子春秋》的主旨多有上下一心為人民服務、完全的博愛、反對複雜的禮樂、節儉、反對隆重的葬禮和長久的戴孝之類,都是出自墨子的學說。反對孔子,喜歡談論鬼事;反對儒家,尊重前人智慧和經驗,也都是出自墨子的學說。這之中的言論“問棗”和“古冶子”等更加怪誕。(《晏子春秋》里)有不少地方說是墨子聽到了這種學說大加稱讚,這已經是十分明顯的了。劉向、歆,班彪、固父子,都將《晏子春秋》收錄到儒家的著作中。這幾個人不詳細查詢考證,錯的實在太離譜了。如果不是齊國的人是不能詳細地寫出這些事,如果不是墨子的信徒這話也不會說到這種地步。 以後收錄諸子書的人,應當將《晏子春秋》列在墨家(的著作)。這不是因為晏子是墨家的人,而是因為寫書的人,用的是墨家觀點
文章分析
柳文用來證明“吾疑其墨子之徒有齊人者為之”的論據有哪些?
(1)墨家好儉,晏子也因節儉傳名,墨子的門徒用抬高晏子的方法來推行自己的學說
(2) (《晏子春秋》中)尚同、兼愛、非樂、節用、非儒等觀點,都出自墨家學說;
(3) (《晏子春秋》里)有不少地方寫到墨子聽到了晏子的言論以後加以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