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中舍辛諝以莊子思想對當時佛教理論責難,有較深的思想性和思辯性,也得到佛教高僧慧淨的稱賞。慧淨稱讚其:“博究精微,旨瞻文華,驚心眩目,辯超炙鞣,理跨聯環,幽難勃以縱橫,拔藻紛其駱驛,非夫哲王,誰其溢心,瞻彼上人,固難與對。”①這場爭論可以看出,貞觀時期佛、道二教之間的論爭已不同於高祖時期的謾罵式的辯難,而深入到宗教教義的探討。辛謂得到慧淨的稱賞,從一個側面說明當時佛、道二教在教義上是部分相通的,也在某種意義上說明外來的佛教在與中國本土文化結合的過程中達到新的水平和高度。也使佛教不得已加快本土化的進程。
基本介紹
- 本名:辛諝
簡介,辛諝《齊物論》佚文,
簡介
貞觀十二年,皇太子在弘文殿召集三教學者,有紀國寺僧慧淨講《法華經》,道士蔡子晃講《道德經》,並就《法華經》“序品第一”問題展開爭議。稍後,又有太子中舍辛請作《齊物論》,從“心存道術”的立場出發,倡道釋齊一玄同之論、論云:“一音演說,各隨類解。蠕動眾生,皆有佛性。然則佛陀之與大覺,語從俗異;智慧之與般若,義本玄同。習智覺若非勝因,念佛慧豈登妙果?”這裡的“大覺”、“智慧”言道教。根據辛請的看法,聖人以一音演說教法,道佛二家各隨類解,究其根本理趣是相同的,只不過說法各從俗而異,如果一定要在道佛二家之間強生分別,那就流於“空談”,不達妙理,所以又說:“必彼此名言,遂可分別,一音各解,乃玩空談。”從更高的境界上說:“諸行無常,觸類緣起,後心有待,資氣涉求,然則我淨受於熏修,慧定成於繕克。”佛教般若以“諸行無常”、“觸類緣起”等理論,誘導修持者入於淨慧,是資借氣力勤求慧覺,所以“有待”於後天心色之用,則於莊生齊物逍遙之旨有所未盡。辛諝的這篇論文保存未全,但僅從慧淨所引錄的片段看,《齊物論》在唐初代表了較高的理論水平。他著眼於莊子“絕其有封”、逍遙無待的人生境界,責難般若止觀諸說的滯相,認為莊子的理趣境界較般若高妙,這可以說是以莊子的理趣詰難般若,而指佛教熏修之“我淨”、繕克而得之“慧定”為“資氣涉求”的“有待”,辛諝的道家之說已開慧能南宗禪之風,從慧悟境界上突破般若空宗由觀入定的修持方法,是唐初走出般若煩瑣哲學的正路,對後世般若學有著重大的啟迪與影響。辛諝亦以其理趣“誕傲自矜”,有釋子與之對論者,“必碎之於地,謂僧中之無人也”。針對辛諝之說之行,慧淨著論抗爭。認為佛法“萬善所以兼修”、“一音所以齊應”,不止於《老子》的“絕聖棄智”、“抱一守慈”,老子之道只是“冷然獨善,義無兼濟”,所以佛道二教優劣無可倫比。至於說到道釋齊一玄同,強生分別則為“頑空”,慧淨聲稱:“竊以逍遙一也,鵬躊不可齊乎九萬;榮枯同也,椿茵不可齊乎八千。”以道教擬同於佛教,猶以爝火侔於日月。說到莊子無待逍遙的境界,慧淨強調:“莊生所以絕其有封,非謂未始無物。”所以道釋優劣深淺不可不分,分而後知其是非,則舍道從佛便齊一玄同了。若言修持之法,則新故相傳,“假熏修以成淨,美惡更代,非繕克而難功。是則生滅破於斷常,因果顯乎中觀。斯實莊釋玄同,東西理會,而吾子去彼取此,得無謬乎?”①從慧淨這些言論看他對《莊子》深旨的理解,似反不及支遁的《逍遙論》。
辛諝《齊物論》佚文
辛諝佚文一:“一音演說,各隨類解,蠕動眾生,皆有佛性。然則佛陀之與大覺,語從俗異;智慧之與般若,義本玄同;習智覺若非勝因,念佛慧豈登妙果?”
辛諝佚文二:“必彼此名言,遂可分別;一音各解,乃玩空談。”
辛諝佚文三:“諸行無常,觸類緣起,復心有待,資氣涉求,然則我淨受於熏修,慧定成於繕剋。”
辛諝佚文四:“續鳧截鶴,庸詎真如,蟲化蜂飛,何居弱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