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單(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原聲專輯)

辛德勒的名單(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原聲專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是由約翰·威廉士製作的影視原聲音樂專輯。該專輯是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原聲專輯,於1993年發行,共收錄14首曲目。

1994年,約翰·威廉士憑藉專輯獲得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第47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電影配樂、第37屆葛萊美獎最佳影視配樂;以及提名第51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辛德勒的名單
  • 外文名:Schindler's List
  • 專輯語言:英語
  • 曲目數量:14 首
  • 音樂風格:影視原聲
  • 唱片公司:MCA
  • 發行日期:1993年
  • 製作人:約翰·威廉士
創作背景,專輯曲目,專輯鑑賞,獲獎記錄,

創作背景

《辛德勒的名單》是約翰·威廉士為導演史蒂文·史匹柏的電影作品《辛德勒的名單》製作的影視原聲專輯。約翰·威廉士沒有採用他個人擅長的大型交響樂,反而以小提琴獨奏作為整個音樂的基調。
音樂的原聲的素材也十分簡單,分別是“引子”與“辛德勒主題”。引子由英國管奏出,建立在a小調上,3/4 拍。英國管與雙簧管屬於同宗樂器,二者的音色十分相近不同之處在於英國管的音區比雙簧管更低,這使得英國管聽上去更加深沉。引子的旋律進行主要以級進下行為主,飽含“嘆息”之意,賦予引子低沉、悲傷的特性。與之後 4/4 拍的旋律不同的是,引子用 3/4 拍寫成,意在與 4/4 拍形成對比。但是“大附點”節奏型帶來的重音錯位使得引子在聽覺上更具有 4/4 拍的律動,從而削弱與 4/4 拍旋律之間的對比;“辛德勒主題”建立在 d 小調上,4/4 拍。主題旋律以八分音符為主主題曲在影片中一共出現了七次,分別由不同樂器演奏(見下表)
 《辛德勒的名單》主題曲的七次呈現
場景
情節
配器
時長
1
猶太人被迫強制遷入猶太區
圓號
1分25秒
2
辛德勒幫助猶太女孩解救父母。
古典吉他
1分5秒
3
辛德勒花錢賄賂德國軍官,列印“辛德勒的名單”。
長笛
1分35秒
4
“辛德勒的名單”從理想變為現實。
管弦樂隊
1分30秒
5
戰爭結束,德國宣布投降,辛德勒和猶太人們告別。
獨奏小提琴+管弦樂隊
2分28秒
6
“辛德勒猶太人”前往辛德勒的墓地進行悼念。
3分33秒
7
片尾字幕。
鋼琴獨奏
1分48秒
約翰·威廉士開始作曲始於電影拍攝工作已經完成,他嘗試不讀劇本,因為當他讀劇本時,不自覺地會有相關影像在腦海里,而這些影像大抵跟以後所看到的並不一致,甚至完全不一樣,所以他不讀劇本,他要看畫面。他秉持 “電影音樂為電影服務”的核心電影音樂觀。所謂“為電影服務”,即電影音樂為電影而創作,較於電影音樂自身的特性,其和電影之間的關係更為重要。電影音樂已不再是獨立存在的音樂,而是電影創作的一部分。進一步來說,它更像是電影中的一個元素,具有多種藝術表現力,如推動電影情節發展、作為線索貫穿電影、揭示人物心理、烘托畫面氣氛、升華電影主題等多種作用。

專輯曲目

曲序
歌曲名
創作
時長
1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約翰·威廉士
4:14
2
《Jewish Town (Krakow Ghetto - Winter '41)》
4:48
3
《Immolation (With Our Lives, We Give Life)》
4:43
4
《Remembrances》
4:19
5
《Schindler's Workforce》
9:08
6
《OYF'N Pripetshok And Nacht Aktion》
3:51
7
《I Could Have Done More》
5:52
8
《Auschwitz-Birkenau》
3:41
9
《Stolen Memories》
4:17
10
《Making The List》
5:06
11
《Give Me Your Names》
4:56
12
Naomi Shemer
2:14
13
《Remembrances (With Itzhak Perlman)》
約翰·威廉士
5:16
14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Reprise)》
3:57
參考資料

專輯鑑賞

影片兩個主題旋律《辛德勒名單》(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和《回憶》(Remembrances),在旋律風格和交響樂編曲的曲風上,都十分平實,但在情緒上卻相當深刻——小提琴的獨語充滿了省思和緬懷的溫存氣質,不是對人間悲劇的控訴,而是對歷史錯誤的沉思。這當然也要歸功於小提琴家帕爾曼精湛的獨奏演出。帕爾曼以沉穩深情的內斂表現,在樂隊的烘托陪襯之下,讓音樂成為深具說服力和感染力的歷史獨白。
影片結束時的終曲《辛德勒名單(重複)》【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Reprise)】也是一段相當動人的變奏,靜謐的鋼琴和舒緩的弦樂隨著影片在猶太人墓碑的長道上徐徐流動,整個過程雖然無語,卻讓人感受到一個民族的悲傷和堅強,令人百感交集。這段音樂沒有華麗煽情的催化手法,但卻完美地呼應了主旋律《回憶》的追思與感念,深刻而綿長。
《辛德勒的名單》以一首主題曲貫穿始終的電影著實少見。作曲家根據畫面的變化而對主題曲進行相應的改變,使得不變寓於變化之中,賦予電影配樂無限的張力與表現力。相同的畫面或情節或許只能表達相對單一的內涵,但音樂卻並非如此,音樂不同於台詞或畫面,其做不到對某種特定、具體內容的呈現或再現,也正是由於這個特性,賦予主題曲更多的靈活性。約翰·威廉士之所以選擇以一首主題曲貫穿始終,是因為音樂所承載的遠遠超過語言,其在表達方面具有比台詞、畫面更廣闊的可能性。主題曲不受限於某種特定的含義,而是跟隨畫面的變化而變化。無論是對於電影主題的闡釋從最初對於戰爭的象徵,到名單的列印,最後的救贖與緬懷,抑或在人物心理的刻畫方面,從辛德勒個人形象的轉變,再到猶太人獲救後的喜悅、與辛德勒告別時的不捨;以及電影氛圍從黯淡壓抑逐漸轉變為被苦難中的人性光輝所照耀——主題曲承載著多維且豐富的內涵,與不同畫面結合時所闡述的具體含義各不相同,但其主導方向與主要價值觀卻始終保持一致——救贖與和平。電影音樂的藝術表現力是多元的,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對於電影主題的深化。《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亦是如此。約翰·威廉士通過主題曲的每次呈現深化電影主題,同時電影的人文主義色彩也愈發濃厚,體現音樂對於電影詮釋的獨特之處。
由於主題曲在素材方面較為簡單,為了配合電影畫面,作曲家改變主題曲的配樂,賦予其更強的表現力和戲劇性,為音畫結合創造更多可能性——這與西方古典音樂中的變奏技法有著共通之處。以最簡單的材料創作出多變的音樂,在結構上卻又高度統一。約翰·威廉士將這一精髓運用到電影音樂的創作中,以一首主題曲作為線索貫穿電影始終,主題曲不僅體現了“戰爭”——納粹對於猶太人慘無人道的屠殺,也詮釋了“救贖”——冒著生命危險傾盡所有財力保護猶太人的辛德勒。從一心只為逐利到甘願用自己的錢財換取猶太人的生命,辛德勒的轉換是良心的未泯,是人性與道德的呼喚。凝聚於辛德勒這一角色背後的光芒恰如電影開篇中的一盞燭火點亮了整個黑暗一般,這位救贖者面向蒼生,以其人性本善的星星之火,照亮了混沌黑暗的二戰時期。其背後所蘊含的是對於法西斯的批判、是對於消滅種族歧視的呼喚,是人文主義情懷的呼喚,這些都將深深烙印在人們心中,啟迪人們反思歷史、思考人性。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方
獲獎情況
1994年
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原創配樂
約翰·威廉士《辛德勒的名單》
獲獎
第47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最佳電影配樂
獲獎
第37屆葛萊美獎
最佳影視配樂
獲獎
第51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最佳電影配樂
提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