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公紀念亭

辛公紀念亭

辛公紀念亭,位於萬載中學校園內。辛公紀念亭暨“辛祥雲獎學金”創建人、辛公之愛女如珍女士,為繼承發揚先父畢生從事教育之精神,回報母校,設立獎學金,於是,有此“辛公紀念亭”。1988年建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辛公紀念亭
  • 地理位置:萬載中學校園內
  • 建成時間:一九八八
  • 建設目的:紀念
基本介紹,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公元一九八八年,鄧大人領導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第十個年頭,金秋十月,加籍華人辛如珍女士回到寬別四十年的故土,遵父遺囑,歸葬其遺骨於故里。在錦江河畔,馬腦山巔,萬載中學校園內,營建墓亭以志紀念。
亭呈八角,紅柱黃瓦,飛檐八龍昂首,八壁詩畫相映,正中一座白色大理石墓碑,上立祥雲先生半身雕像。碑文正面為:“仁心盛德,源遠流長”八個鎦金大字,碑後刻墓志銘曰:“先父辛公際周,十二歲中秀才,有神童之譽。十八歲應癸卯秋闈中舉,科舉廢后入北京大學攻讀英文。卒業後回南昌任教於省立第五師範學校,並為某報主筆。因丁父憂回原籍。先父賦性高雅且夙具善根,四十歲後即茹素禮佛,建淨業社潛修,廣結修士,弘揚佛法。第二次世界大戰起,乃離桑梓,就任廈門大學教授,又任教於省立贛縣中學有年。迨江西省通志館成立,應聘為總編輯。一九四三年因病回萬載休養,著有《灰木詩存》行世。解放後寄寓上海。後余任石家莊市醫院醫師,乃迎先父就養,晨昏侍奉數年。先父終因腦血管意外逝世。臨終前切囑必歸葬遺骨於故里。 今蒙故鄉政府和人民之厚愛,萬載中學全體師生之惠意,於校園內擇得佳城以安斯寢,並建亭以資紀念。為表謝忱及繼承發揚先父教育人材之遺志,特貢獻加幣叄萬圓作‘辛祥雲獎學基金’以獎掖後學。余遠在海外,僅能提供費用,營建墓亭等事皆委餘三兄安文之子煥堃偏任其勞。先父有五子四女,孫輩蕃衍,其後必昌也。 公元一九八八年十月二十四日 幼女如珍謹述 ”

詳細信息

亭名“辛公紀念亭”,由時任縣長聶炳成先生親筆題書。四付楹聯,刻於四面八柱,正面為:“道德名留桑梓自許千秋殂豆;文章學貫中西允宜後世楷模”,為辛公次女、台胞如珠女士所題;後方楹聯為:“一生教書兩袖清風;百年樹人萬載祥雲”,系辛如珍女士撰寫;左側楹聯為:“龍門鯉躍慰後起;河如瀾洄禮先賢”(辛公亭前可俯瞰龍河全貌),由我縣知名台胞劉實先生親筆題書;右側楹聯為:“廈大執鞭三尺壇台傳孔孟;豫章修史一寸肝膽寫春秋”,系辛公之九孫、萬載中學教師辛煥堃撰寫。
辛公際周,字祥雲,號心禪居士,又號灰木散人。一八八六年五月生於江西省萬載縣,一九五七年八月歿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清朝舉人,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前身)英文科高材生,民國廈門大學中文教授,可謂兩朝才子聲馳南北,堪稱一代師宗學貫東西。辛公紀念亭暨“辛祥雲獎學金”創建人、辛公之愛女如珍女士,一九二八年七月生於江西省萬載縣,一九四七年萬載中學高中畢業後便離別故土,一九五四年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從此服務醫學界。一九八零年移民加拿大,離職時為河北省石家莊市人民醫院付主任醫師,來加後仍從事醫療事業,直到八十高齡才退休。辛女士身在異國,情系桑梓。她一生坎坷,歷經“反右”、“文革”等磨難,本當在一九六五年隨夫前往加拿大繼承財產,然因政治原因不能簽證,至使骨肉分離一十五年,直到一九七九年鄧小平大人領導撥亂反正,才得以全家團圓。然後,這位建國時期的大學生,文革時期的“黑五類”,改革開放新時代的女強人,懷著對故鄉人民的深情厚意,為繼承發揚先父畢生從事教育之精神,回報母校,設立獎學金,於是,有此“辛公紀念亭”。
辛公紀念亭
辛公紀念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