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前豬腳

閩南人的婚俗千奇百怪,令人嘆為觀止。如在迎親隊伍中,紅紅的竹籃中盛著粗大的豬腳格外引人注目,當地人稱之為:“轎前豬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轎前豬腳
  • 性質婚俗
  • 地區:閩南
  • 流行時間:唐朝
概述,歷史發展,

概述

每當誰家要娶媳婦,在準備送往女方家的禮品中,少不了要準備兩腿大小一樣的豬腳肉,(寓意兩親家幸福美滿)。重量應在每腳二十斤左右,如果備太小腳,會被女方視為小氣。豬腳的關節點要用紅絲線綁住,另一頭用紅紙包裝成紅包,內放12元錢,代表以後曰子十二個月天天豐衣足食。然後分別放進兩隻做工考究的紅籃里(那是專門用於娶親的禮品盒,俗稱紅籃)。另外,挑“紅籃”的扁擔也有講究,扁擔兩頭尖要用紅紙粘上,以圖吉利。待來到女方家,“轎前豬腳”要置放於女方家的大廳里,新娘父母要清點豬腳肉及所帶禮品,並象徵性地把豬肉切一塊,重量在2斤左右,切大了會說娘家的人貪心,剩下的部分再由迎親隊伍連同嫁妝一起帶回男方家。

歷史發展

據傳,“轎前豬腳”早在唐朝閩南就很流行。唐朝時,閩南土著常常叛亂,朝廷常派軍隊入閩平亂。當時閩南民間百姓遇有女兒出嫁時,都舉家啼啼哭哭,甚是悽慘。帶隊首領派人一打聽,原來是閩南一帶人煙稀少,到處古木參天,豺狼出沒,經常有女孩出嫁途中遭老虎襲擊,有的甚至為此丟了性命(另一種傳說,是天狗咬新娘),所以才啼哭如此悽慘。軍隊中有人覺得奇怪,就將此事帶回京城稟報。唐朝開國元老程咬金就想出了一條計策來:老虎傷人乃飢餓所逼,而虎食肉是本性,可用豬肉掛於轎前,遇有老虎出現,遂將豬肉扔給老虎填肚子,新娘和大夥可免遭其害。有人將此法一試,果然奏效,以後人們便仿而效之。因便於攜帶,就將整塊肉掛於轎前,所以稱為“轎前豬腳”。
隨著唐朝向南方的擴張,陳政、陳元光父子所帶的唐軍將士在漳州屯兵安營,開發在漳州一帶,人丁逐漸興旺,豺狼野獸也較少了,老虎咬新娘的事已經沒發生了,可是民間百姓轎前掛豬肉當做一種婚俗禮儀流傳下來,代代相傳。
時至今曰,城鎮結婚辦事,新娘已沒坐轎了,改用汽車或三輪車等現代交通工具,但是還得備上一份轎前豬肉,以圖吉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