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從現代經濟成長理論入手,介紹經濟成長的相關理論與歷史發展,重點引入索洛經濟成長模型;對轉型國家金融發展、資本積累和貿易自由化進行考察和研究,具體分析轉型時期金融和銀行業的改革,投資、資本積累與金融自由化進程中的外資流動,以及以貿易增長、貿易開放和貿易平衡為主要內容的貿易自由化;分析勞動力市場發展和技術進步對經濟成長的作用和影響;對轉型國家經濟制度的重建和加入
WTO問題進行分析;最後對中國經濟轉型時期與經濟成長的若干問題進行探討。
作品目錄
1 導論 | 2 經濟成長模型:理論與套用 | 3 金融發展、資本積累和貿易自由化 |
---|
1.1 提出問題 1.2 研究思路、方法與主要觀點 1.3 研究的意義和原創性 | 2.1 經濟成長的理論和模型 2.2 索洛經濟成長基準模型 2.3 索洛經濟成長擴展模型 2.4 對轉型國家的實證檢驗 | 3.1 金融轉型與銀行改革 3.2 資本形成、FDI和金融自由化 3.3 貿易開放、貿易增長和貿易平衡 |
4 勞動力、就業增長與技術進步 | 5 經濟制度的重建和加入WTO | 6 關於中國經濟轉型與增長若干問題的探討 |
---|
4.1 勞動力市場發展和就業增長 4.2 勞動力在國內和國際流動 4.3 技術進步與經濟成長 | 5.1 經濟轉型的總體性描述 5.2 經濟轉型狀態變數的估算:基準化過程 5.3 入世與WTO變數 | 6.1 索洛經濟成長模型的初步估算 6.2 勞動力結構調整與技術進步 6.3 金融和銀行業開放 6.4 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及相關指標的估算 |
創作背景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隨柏林圍牆倒塌、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以及經互會解散等重大歷史事件,一批原社會主義國家先後走上由中央計畫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道路,“轉型國家”這個稱呼開始出現並逐步被世人接受。在更一般的意義上,轉型應該是指一個正在經歷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各方面改革和轉變的過程,而轉型國家則應該包括經歷上述過程的所有國家。在此背景下,哪些因素對轉型國家經濟成長確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又有哪些因素在一般經濟成長過程中發揮作用,而在經濟轉型時期的作用卻不是十分顯著;中東歐國家與獨立國協國家之間在經濟成長的表現和決定因素方面存在什麼樣的差異;投資、貿易、勞動力增長以及技術進步等因素又是如何影響經濟成長的,具體方式和途徑又是什麼;此外,經濟轉型時期經濟制度變化、自由市場改革以及加入世界貿易體系等因素又在什麼程度上影響著轉型國家的經濟成長。《轉型與經濟成長——基於索洛模型的研究》就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其一,該書突出了轉型國家經濟成長研究的特殊性,強調了轉型時期經濟成長的內在機理。該書不僅對為數眾多的經濟成長因素進行分析和選擇,而且關注資本、勞動力等經濟生產過程中的傳統投入要素在轉型國家經濟改革與發展過程中的不同表現形式。從結論上來看,解決嚴重的失業問題、積極引入外資、促進金融自由化和貿易開放,以及加快經濟制度重建和融入世界多邊貿易體系等因素對轉型國家經濟成長具有重要的決定作用。
其二,該書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轉型國家經濟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深化了轉型國家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金融貿易自由化以及由它們推動的銀行改革、
FDI流入以及貿易開放成為轉型國家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轉型國家的技術創新、技術擴散和技術進步對經濟成長的促進作用並不顯著。相反,解決嚴重的失業問題,增加就業,增加生產過程中勞動力的投入相對於人力資本的積累而言具有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此外,對轉型國家經濟體制、結構調整以及市場培育和發展狀態的刻畫、描述顯示對制度性要素轉型國家經濟成長具有明顯的積極作用。從經互會框架到世界貿易組織框架轉移的意義不僅在於貿易結構和導向的重新定位,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經成為轉型國家得到國際社會認可的一種標誌,同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也將成為轉型國家新一輪全面發展的重要契機和保證。
其三,該書對同處於經濟轉型時期的中國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原創性。該書在研究轉型國家經濟成長及其因素分析的基礎上,對影響中國經濟成長的若干問題展開了討論,包括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資本流動、金融銀行業開放以及服務貿易自由化等。相對轉型國家而言,中國吸收外資更要注重效率,儘管中國在引資力度和絕對數量上具有明顯優勢,但是在國際直接投資資金的使用效率、產業導向以及巨觀調控等方面還有較大差距。而金融銀行業的開放無疑要根據中國商業銀行體系的改革和金融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
出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