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中國:媒體、民意與公共政策

基本介紹

  • 書名:轉型中國:媒體、民意與公共政策
  • 作者:汪凱
  • ISBN:7-309-04709-5/G.610
  • 頁數:213頁
  • 定價:16.00元
  • 出版時間:2005年9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開
  • 字數:169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將政治學與傳播學相結合,通過孫志剛事件、SARS危機、西部大開發等大量翔實的案例論證,深入探討了轉型時期中國的媒體、民意與公共政策三者之間的關係。作者從歷史比較的角度,闡述了市場化、社會轉型以及網路技術的興起等一系列因素對傳媒、民意在政策過程中的角色扮演與功能模式所產生的正負影響;並指出,大眾傳媒在危機報導處理、滿足民眾知情權、表達民意以及異地監督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同時也存在行政控制依然過多、娛樂化傾向日趨嚴重、弱勢群體呼聲反映不夠等現實問題,尤其在擴大輿論監督的範圍與力度方面遭遇一定瓶頸。作者認為,為了讓大眾傳媒更積極有效地滿足利益主體多元化的需求和推動社會民主化進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大眾傳媒應該增強自主性,區別對待經營領域與內容領域,實現由單純的宣傳引導向全方位信息傳播的功能轉化。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緣起
第二節 大眾傳媒與民主政治
第三節 大眾傳媒與政策過程
第四節 關於本書結構和概念的一些說明
第一章 突發(危機)事件: 影響模式與報導機制
第一節 突發(危機)事件: 傳播價值與政策意味
第二節 大眾傳媒在突發(危機)事件中的影響
第三節 案例: 孫志剛之死與《收容遣送辦法》的終結
第四節 20世紀90年代以來突發(危機)事件報導的機制
第二章 媒介輿論監督的興起與彷徨
第一節 新聞輿論監督的含義
第二節 我黨“新聞批評”的傳統與“輿論監督”的提出
第三節 20世紀90年代新聞輿論監督的再度興起
第四節 作為典型的《焦點訪談》: 輿論監督的影響力及其限度
第五節 輿論監督的困難與新的探索
第三章 傳媒中的民意及其影響
第一節 作為制度性政治參與渠道的媒介民意表達
第二節 媒介中的民意呈現: 傳統與革新
第三節 媒介與民意的互動及其對公共政策的影響
第四章 媒介的雙重利益結構與市場化的影響
第一節 當代中國的社會轉型與利益結構的分化
第二節 大眾傳媒的行政隸屬關係及其影響
第三節 傳媒市場化進程: 雙重影響
第四節 傳媒的市場利益結構以及利益集團對媒介的影響
第五章 弱勢群體與大眾傳媒
第一節 當代中國弱勢群體的形成與分類
第二節 弱勢群體對大眾媒介的接觸與使用
第三節 媒介中的弱勢群體
第六章 大眾傳媒與政策執行
第一節 大眾傳媒在政策執行過程中的一般功能
第二節 政策宣傳的模式: 典型報導、熱點引導與大規模政策動員
第七章 網際網路興起的社會與政治意味
第一節 自由信息的衝擊
第二節 BBS: 民意生長的新空間
第三節 虛擬社群: 民間社會的再組織
第四節 網際網路的影響力及其前景
結 語 轉型社會中的媒介與政治: 變革的動力與方向
第一節 市民社會的成長: 深層的變革力量
第二節 全球化: 不僅僅是“入世”衝擊
第三節 政治發展: 民主化和法治化
第四節 媒介體制、傳統及其變遷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