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膽道系統是指肝門之外的膽道系統,包括膽囊和輸膽管道,將肝分泌的膽汁輸送至十二指腸。輸膽管道是將肝內產生的膽汁輸送到十二指腸內的管道,分肝內管道和肝外管道兩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輸膽管道
- 外文名:Bile duct
- 1:膽汁輸送到十二指腸的管道
- 2:分為肝內膽道和肝外膽道兩部分
解剖結構,輔助結構,相關臨床疾病與研究進展,
解剖結構
①肝內管道:肝細胞分泌的膽汁,首先進入毛細膽管,然後漸次匯集成小葉間膽管,最後匯合成左右肝管自肝門出肝。
②肝外管道:包括左、右肝管、總肝管、膽囊管和膽總管。左右兩條肝管出肝後合併成一條肝總管,肝總管再與膽囊管合成膽總管。膽總管又與胰管匯合,共同開口於十二指腸降部的十二指腸乳頭。在腸壁的開口處有括約肌,控制膽汁和胰液的排出。
輔助結構
膽外膽管的血供來源及分支分布:肝外膽管的血供來源於多條動脈,不同部位的膽管有不同的動脈供應。主要供血的動脈有膽囊動脈、胰十二指腸上後動脈、肝右動脈和門靜脈後動脈。
1、膽囊動脈:典型的膽囊動脈是肝右動脈在肝十二指腸韌帶上部經肝總管後至膽囊三角內發出,膽囊動脈發出一小分支,出現率為73%。各個分支發出的部位在不同的個體間變異較大,最遠支距膽囊頸距離在0.68-0.95cm之間,於膽囊管與肝總管匯合處進人9點鐘動脈,其餘各支情況各異,最近支約23%。自肝總管或右肝管上方或左側進人3點鐘動脈,除少數案例膽囊動脈分支直接進人膽總管外,其餘均為右側進人9點鐘動脈。膽囊動脈在起始處常發出較長的分支分布於肝總管、膽總管、十二指腸上、後段。
2、胰十二指腸上後動脈:胰十二指腸上後動脈全程管徑比較均一,其發出部位距胃十二指腸起始部距離在0.60-1.20cm之間管徑最小處在大乳頭水平。93%發出3-5支小分支組成3點及9點鐘動脈。各分支距胰十二指腸上後動脈起始部在1.05-2.73cm之間,最遠分支距膽總管右側1cm範圍之內。
3、肝門靜脈後動脈:肝門靜脈後動脈出現率為93%,起於腹腔動脈或腸系膜上動脈的近起點處,起始後向右上越過肝門靜脈後面,繼而在胰頭後上緣走行至膽總管十二指腸後段後面。
4、肝右動脈:肝右動脈主要是由腸系膜上動脈發出,發出1-3小分支,分布於肝總管、膽總管十二指腸上、後段,但很少直接進人肝總管以下部位。
5、血管吻合鏈:供血動脈在肝外膽管周圍吻合形成血管吻合鏈,位於膽總管的十二指腸後段、上段和肝總管段,鏈的主幹緊貼膽管的左緣縱向走行的動脈稱為左邊緣吻合動脈,緊貼膽管右緣走行的動脈稱為右邊緣吻合動脈。左邊緣吻合動脈由胰十二指腸上後動脈或胃十二指腸動脈及其主要分支與肝右動脈或膽囊動脈或附近其他動脈吻合形成。右邊緣吻合動脈由胰十二指腸上後動脈或胃十二指腸及其主要分支與膽囊動脈或肝右動脈吻合形成。
盲目地分離膽管結紮止血,不僅達不到止血的目的,而且鄰近的膽管容易被損傷及營養膽管的血管多地被破壞,是導致醫源性膽管狹窄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關臨床疾病與研究進展
1、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rimarybiliarycholangitis,PBC)是一種相對少見的慢性膽汁淤積性肝病,表現為進行性小膽管破壞、消失,甚至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以及肝功能失代償。
2、研究進展
①抗線粒體抗體(AMA)仍是PBC診斷的關鍵指標,僅AMA陽性但不伴膽汁淤積的PBC患者預後有待確定;
②多種自身抗體可輔助AMA陰性患者診斷,初步結果提示與預後有關;
③病理學證據仍是診斷PBC的金標準,無創纖維化指標的研究進展迅速;
④UDCA的治療應答與預後相關,多種臨床預後模型出現並套用;
⑤風險分層治療成為趨勢,應答良好和早期患者建議維持標準治療;
⑥應答不佳和預後不良的患者需進一步治療,奧貝膽酸等新藥具有套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