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廓胎盤及有緣胎盤為胎盤皺褶內緣下為一環形壁龕,可見臍血管終止於環的內緣。
概述,病因病理,臨床表現,
概述
胎盤的胎兒面邊緣部分或完整地圍有一黃白色環形皺褶,環的寬度不等(一般約1cm),在皺褶內緣下為一環形壁龕,可見臍血管終止於環的內緣,即為輪廓胎盤(placenta circumvallata)。若此環緊靠胎盤邊緣,平坦或略高起,則稱有緣胎盤(placenta circummarginata)。兩者可混合存在,亦即一個胎盤的黃白色環,可部分呈皺褶狀,部分不呈皺褶狀。兩者同屬絨毛膜外胎盤,因為環下面的胎盤組織可從絨毛膜板剝離而不受損傷。換言之,從環的內緣向外,並無絨毛從絨毛膜板發生,胎盤的絨毛膜板較基底板小,鏡下見輪廓胎盤的環形皺褶乃摺疊起來的羊膜和絨毛膜,內含壞死的絨毛陰影、纖維蛋白、血塊及蛻膜細胞。至於有緣胎盤的環,則為胎盤邊緣突起的絨毛膜與羊膜,有蛻膜及纖維蛋白介入。
病因病理
絨毛膜外胎盤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了解。Scott用硫酸鋇灌注絨毛膜外胎盤的胎兒血管,然後作X線攝片,證實胎盤胎兒面的大血管並不終止於環的內緣,而是從環的內緣開始走向胎盤深部。BenirschKe等認為胎盤邊緣部流血,血腫使絨毛膜和它下面的胎盤組織分離,可能是輪廓胎盤形成的機制。亦有學者認為與孕卵原始種植能力較弱有關。孕卵種植後未能溶解足夠的底蛻膜,結果絨毛膜板形成較小,以致邊緣絨毛只得斜向外側生長,侵犯周圍蛻膜。
臨床表現
由於胎盤邊緣及其附近的蛻膜、絨毛膜不正常,胎盤邊緣血竇薄弱易破裂,輪廓胎盤常導致產前出血。出血大多發生在30周后,與前者胎盤的臨床表現相同,也是無痛性陰道流血反覆發作,然而,出血量較少,且出血量不隨孕周的增加而增加,足資鑑別。另外,由於輪廓胎盤結構特殊,易在胎盤邊緣發生胎膜破裂而導致中期妊娠流產、早產;胎盤早期剝離可能從輪廓胎盤的邊緣開始;並發第三產程出血而需徒手剝離胎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