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差自轉

較差自轉

較差自轉(differential rotation),又名差動自轉。是指一個天體在自轉時不同部位的角速度互不相同的現象。較差自轉在大多數非固體的天體中存在,比如星系恆星、巨型氣體行星等等;太陽系內則在太陽、木星和土星的表面出現。

較差自轉就是說在太陽不同的緯度,自轉的速率是不一樣的。在太陽赤道附近,太陽每25天轉一圈,可是在極區大概要37天轉一圈,這種情況叫做較差自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較差自轉
  • 外文名:differential rotation
歷史,成因,銀河系的較差自轉,

歷史

據歷史記載,伽利略·伽利萊在觀測太陽黑子時首度察覺到此一現象,成為第一位觀察到較差自轉者。而後,克里斯托夫·賽因那(Christoph Scheiner)於1630年左右指出太陽在極區與赤道區的自轉周期差異,與現今觀測結論並無太多差別。

成因

星體的自轉來自於其在前恆星(prestellar)的吸積階段(accretion phase),以及對角動量的守恆而來。而較差自轉的成因主要來自於星體自身結構內部的對流;由於恆星內部有溫度梯度等影響,對流會使得內部及外部的物質進行類似置換的動作,而小區塊物質本身帶有恆星的部分角動量,不同區域的對流造成了恆星內部角速度分布的重新配置,而形成了較差自轉的現象。需要注意的是,有時恆星風也是恆星損失角動量的來源。

銀河系的較差自轉

盤狀星系不像固體一樣旋轉,但會發生較差自轉。星系旋轉速度隨半徑的變化關係稱為旋轉曲線,它通常被看作是對星系質量輪廓的一種測量:
  • {\displaystyle v_{c}(R)={\sqrt {\frac {GM(<R)}{R}}}}
  • {\displaystyle v_{c}(R),}是半徑{\displaystyle R}處的旋轉速度
  • {\displaystyle M(<R),}是半徑{\displaystyle R}以內包含的總質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