軹關長城

軹關長城始建於河清二年(563年),《北齊書》載:“河清二年三月乙丑,詔司空斛律光督五營軍士,築戍於軹關……。”同書又載:“河清二年四月,(斛律)光率步騎二萬,築勛掌城於軹關西,仍築長城二百里,置十三戍。”軹關,為太行八陘最南面的第一陘,位於今河南省濟源縣西北與山西陽城縣交界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軹關長城
  • 地理位置:河南省濟源縣西北與山西陽城縣交界處。
  • 始建時間:563年
  • 長度:約 9 km
歷史沿革
軹關長城遺址起自澤州縣晉廟鋪鎮斑鳩嶺村南約1公里處,東北行約3公里止,越山谷又於背泉村西約100米處石崖上起,向東經背泉村、大口村,行約5公里止於滿安嶺斷崖上,大體呈東西走向,全長約9公里,牆體兩側均以石灰岩塊石砌成,中間用碎石填充。斑鳩嶺段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改築成工事,上部已毀,背泉村、大口村段保存尚好,基寬約4米,頂寬約2米,殘高約3米。
軹關長城位於北齊都城和陪都的南側,顯然不是用來防禦北方之敵的,由於長城所在的軹關陘為河南進入山西的交通要道,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這段長城的修建是用來抵禦北周軍隊的進攻。需要說明的是,這一時期修築的軹關長城並非創築,在北齊建國之初就已有修築,《北齊書》:“文宣嗣事,鎮河陽,破西將楊等。時帝以懷州刺史平鑒等所築城深入敵境,欲棄之,樂以軹關要害,必須防固,乃更修理,增置兵將,而還鎮河陽,拜司空。齊受禪,樂進璽綬。進封河東郡王,遷司徒。周文東至崤、陝,遣其行台侯莫陳崇自齊子嶺趣軹關,儀同楊從鼓鐘道出建州,陷孤公戍。詔樂總大眾御之。”同書還載:“鑒奏請於州西故軹道築城以防遏西寇,朝廷從之。”《北史》亦云:“文襄輔政,封西平縣伯,遷懷州刺史。鑒奏請於州西故軹關道築城,以防西軍,從之。”由此可知,這道軹關長城在北齊初年就已建設,當時用於防禦西魏的進攻,西魏為北周所滅後,北齊的後繼者們又重修、加固,用以防禦北周。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