軷壤

軷壤

軷壤,祭路神用的土壇。古代祭路神稱“軷”,鬆軟的土,可耕之地叫壤,軷壤就是祭路神用的土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軷壤
  • 拼音:bá rǎng 
  • 注音:ㄅㄚˊ ㄖㄤˇ
  • 釋義祭路神用的土壇
詞語解釋,漢字解釋,漢字:軷,漢字:壤,

詞語解釋

《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其祀行” 漢 鄭玄 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為軷壤,厚二寸,廣五尺,輪四尺,祀行之禮,北面設主於軷上。”《儀禮·聘禮》“出祖釋軷” 唐 賈公彥 疏:“國外祀山行之神為軷壤,大小與之同。”

漢字解釋

漢字:軷

基本解釋
古代祭路神稱“軷”。祭後以車輪碾過祭牲,表示行道無艱險:“取羝以軷。”
筆畫數:12;
部首:車;
筆順編號:125111213544
詳細解釋

漢字:壤

基本解釋
rǎng
鬆軟的土,可耕之地:土壤。沃壤。壤土。
地,與“天”相對:霄壤。天壤之別。
地區,區域:壤界。接壤。窮鄉僻壤
古同“攘”,紛亂。
古同“穰”,五穀豐收。
筆畫數:20;
部首:土;
筆順編號:12141251251112213534
詳細解釋
rǎng
【名】
(形聲。從土,襄(xiāng)聲。本義:柔土,即經耕作的土地)
土壤〖soil〗
壤,柔土也。——《說文》
凡穿地四尺,為壤五尺,為堅三尺。——《九章算法》。按,息土曰壤,築土曰堅。
厥土惟白壤。——《書·禹貢》
深耕細鋤,厚加糞壤。——《論衡·率性》
又如:壤墳(柔細肥沃,適於耕種的土地);壤芥(泥土和小草);沃壤
泛指泥土〖earth;soil;clay〗
夫太山不辭壤石。——《說文·尊賢》
又如:霄壤;壤力(地力);壤未(地下);壤水(地下水;泉水);壤室(土室;土屋);壤陛(土做的台階);天壤之別
也指一般的土地〖land〗
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李斯《諫逐客書》
遂率子孫荷擔三夫,叩石墾壤。——《列子·湯問》
又如:壤地(泛稱土地或國土);壤策(土地政策)
地區〖area〗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邊界線,疆域〖border〗。如:接壤
數詞。十秭為壤。又以萬萬秭為壤。亦泛指大數〖largenumber〗
凡大數之法,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萬萬京曰陔,萬萬陔曰秭,萬萬秭曰壤。——《孫子算經》
通“穰”。豐收〖bumperharvest〗
畏壘大壤。——《莊子·庚桑楚》
rǎng
【動】
毗連;連線〖join〗
且夫韓、魏之所以重畏秦者,為與秦接境壤界也。——《史記》
鑿地出土〖dig〗
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內壤,闕然不見其壤,有食之者也。——《穀梁傳》
rǎngrǎng
〖confused〗同“攘攘”,紛亂的樣子
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序》
壤土
rǎngtǔ
〖loam〗∶細砂和粘土含量不相上下的土壤,適於種植各種植物
〖land〗∶田土;國土;泥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