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項目開發與管理案例教程(第2版)

軟體項目開發與管理案例教程(第2版)

《軟體項目開發與管理案例教程(第2版)》是2017年12月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牛德雄、龍立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軟體項目開發與管理案例教程(第2版)
  • 作者:牛德雄、龍立功
  • 出版時間:2017年12月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頁數:188 頁
  • ISBN:9787121333071
  • 定價:32 元
  • 開本:16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一個貫穿項目為載體,以任務驅動的方式介紹軟體開發中各階段所需的知識、技術、方法、工具、開發過程,直至項目完成。本書圍繞軟體開發能力的培養組織內容,全書共8章,內容如下:第1章,介紹軟體、軟體開發、軟體項目管理等相關概念,重點介紹軟體開發中容易混淆的一些概念並為後續學習做知識準備;第2和第3章,介紹傳統的軟體開發方法,適合軟體開發初學者學習;第4和第5章,介紹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利於讀者掌握目前流行的面向對象軟體開發方法與工具;第6章,介紹軟體的實現,包括編碼與測試,只有通過測試的軟體,其編碼才能告一段落;第7章,介紹軟體的維護;第8章,介紹本書軟體項目完整的開發過程,可作為軟體設計文檔範本。

圖書目錄

第1章 軟體開發與管理概述 (1)
1.1 軟體與軟體開發概述 (1)
1.1.1 程式、軟體與系統 (1)
1.1.2 軟體開發的特徵 (3)
1.2 軟體開發 (5)
1.2.1 軟體開發過程 (5)
1.2.2 軟體開發方法學和軟體工程 (9)
1.3 軟體項目管理內容 (10)
1.3.1 軟體項目管理 (11)
1.3.2 軟體質量管理 (13)
1.3.3 軟體過程質量保證體系 (15)
小結 (18)
習題 (18)
實訓:制定某項目進度計畫 (19)
第2章 進行需求分析了解用戶需求 (20)
2.1 軟體需求概述 (20)
2.1.1 需求分析任務 (21)
2.1.2 需求分析過程 (21)
2.1.3 需求管理 (23)
2.1.4 軟體需求分析從問題定義開始 (24)
2.2 需求分析方法與分析模型 (25)
2.2.1 需求分析與建模方法 (25)
2.2.2 需求分析模型 (25)
2.3 用傳統方法建立系統數據模型 (26)
2.3.1 數據模型(E-R圖)的建立 (26)
2.3.2 E-R圖簡述 (28)
2.3.3 數據字典 (30)
2.4 用傳統方法建立系統功能模型 (30)
2.4.1 系統功能模型(數據流圖)的建立 (31)
2.4.2 數據流圖簡述 (31)
2.4.3 功能模型簡述 (32)
2.4.4 功能模型的文字描述 (33)
2.5 建立系統動態模型 (33)
2.6 需求說明書及書寫重點 (35)
小結 (36)
習題 (36)
實訓:對“學生管理系統”進行需求分析與建模 (37)
第3章 基於需求分析進行軟體設計 (40)
3.1 軟體設計 (40)
3.1.1 軟體設計概述 (40)
3.1.2 軟體設計與編碼 (42)
3.1.3 軟體設計的內容 (43)
3.2 項目設計案例 (44)
3.2.1 從E-R模型進行資料庫設計 (45)
3.2.2 概要設計(軟體結構設計) (46)
3.3 軟體模組的詳細設計 (49)
3.3.1 詳細設計的任務 (49)
3.3.2 詳細設計的工具 (50)
3.4 軟體設計原則 (54)
3.4.1 模組與模組獨立性 (54)
3.4.2 模組的耦合性 (55)
3.4.3 模組的內聚性 (56)
3.4.4 模組的規模、大小適中原則 (56)
3.4.5 信息隱藏和局部化的原則 (57)
3.4.6 抽象性的原則 (58)
3.5 軟體設計說明書 (58)
3.5.1 軟體概要設計說明書大綱 (58)
3.5.2 軟體詳細設計說明書大綱 (58)
小結 (59)
習題 (59)
實訓一:對“學生管理系統”進行軟體概要設計 (60)
實訓二:對“學生管理系統”進行詳細設計 (61)
第4章 用對象的觀點與方法進行分析建模 (64)
4.1 概述 (64)
4.2 從業務描述出發建立系統的用例模型 (66)
4.2.1 建立系統用例模型 (66)
4.2.2 確定系統的用例 (67)
4.2.3 用例之間的關係 (68)
4.2.4 描述用例 (70)
4.3 從用例的互動中識別實體建立對象模型 (71)
4.3.1 識別類與對象 (71)
4.3.2 確定類的屬性 (73)
4.3.3 確定類之間的聯繫 (73)
4.4 類與類之間的“關係” (74)
4.4.1 關聯關係 (74)
4.4.2 泛化關係 (75)
4.4.3 依賴和細化關係 (76)
4.4.4 確定關聯 (77)
4.5 從用例的互動中識別互動細節建立動態模型 (77)
4.5.1 建立順序圖 (78)
4.5.2 通過順序圖描述實體間的動態行為 (79)
4.5.3 通過順序圖等動態模型分析與確定類的行為 (79)
小結 (81)
習題 (81)
實訓:用面向對象的方法進行需求分析與建模 (82)
第5章 用面向對象的觀點和方法設計軟體 (84)
5.1 面向對象軟體設計概述 (84)
5.1.1 包圖 (85)
5.1.2 資料庫設計 (85)
5.1.3 軟體架構和類兩個層面的設計 (85)
5.2 高層軟體體系結構設計 (86)
5.2.1 軟體體系結構設計概況 (86)
5.2.2 軟體體系結構設計內容 (86)
5.3 底層類的設計 (87)
5.3.1 系統各部件類的設計及其層次 (87)
5.3.2 業務領域類的設計 (88)
5.3.3 類設計 (90)
5.3.4 使用MVC設計模式 (91)
5.4 面向對象軟體開發過程及最佳做法 (91)
小結 (93)
習題 (93)
實訓:用面向對象的方法進行軟體設計 (94)
第6章 按照軟體設計進行編程實現並測試 (96)
6.1 軟體編碼概述 (96)
6.1.1 從軟體設計過渡到軟體編碼 (96)
6.1.2 程式設計方法 (97)
6.1.3 常見電腦程式設計語言 (98)
6.1.4 常用軟體開發工具 (103)
6.1.5 選擇電腦程式設計語言並建立軟體開發環境 (104)
6.1.6 制定程式編碼規範 (105)
6.1.7 制定編程的過程標準 (106)
6.2 程式編碼過程 (106)
6.2.1 疊代、增量的開發過程 (107)
6.2.2 選擇某種MVC開發模式的工具編碼 (107)
6.2.3 通過疊代開發直至滿足用戶需求 (108)
6.3 按照用戶需求和軟體設計測試軟體 (108)
6.3.1 軟體測試概述 (108)
6.3.2 軟體測試階段 (111)
6.3.3 軟體測試用例設計案例 (113)
小結 (119)
習題 (119)
實訓:對“學生管理系統”進行實現並測試 (120)
第7章 通過軟體維護不斷滿足用戶的需求 (121)
7.1 軟體維護概述 (121)
7.1.1 軟體維護原因 (121)
7.1.2 軟體維護類型 (122)
7.1.3 軟體維護中的常見問題 (123)
7.1.4 軟體維護策略 (123)
7.2 軟體維護的過程 (124)
7.2.1 維護組織 (125)
7.2.2 維護報告 (125)
7.2.3 維護過程 (125)
7.2.4 維護記錄 (126)
7.2.5 維護評價 (127)
7.3 提高軟體的可維護性 (127)
7.3.1 軟體的可維護性 (127)
7.3.2 軟體可維護性的量化 (127)
7.3.3 提高可維護性的方法 (128)
7.3.4 軟體維護的副作用 (129)
7.4 軟體維護相關文檔 (129)
7.4.1 軟體問題報告 (130)
7.4.2 軟體維護申請報告 (130)
7.4.3 軟體維護報告 (130)
7.4.4 軟體用戶意見反饋及滿意度調查 (132)
7.5 實施軟體維護 (134)
7.5.1 維護機構 (134)
7.5.2 維護流程 (134)
7.5.3 維護評價 (135)
7.5.4 維護成本 (135)
小結 (135)
習題 (135)
實訓:設計一套結構化維護過程及文檔格式 (136)
第8章 物流管理系統開發分析與設計案例 (137)
8.1 引言 (137)
8.2 項目概述 (138)
8.3 需求分析 (138)
8.3.1 業務描述 (138)
8.3.2 用例建模 (138)
8.3.3 用例互動實體建模—對象模型(實體類圖) (139)
8.3.4 功能分析 (140)
8.3.5 互動細節的建模—動態模型 (141)
8.4 軟體設計 (141)
8.4.1 功能模組設計 (141)
8.4.2 軟體架構設計(基於JavaEE) (142)
8.4.3 實體類的設計 (144)
8.4.4 資料庫設計 (144)
8.5 軟體模組設計與實現 (147)
8.5.1 送貨員信息管理模組 (147)
8.5.2 接單管理模組 (149)
8.5.3 接送貨管理模組 (150)
8.5.4 倉儲與分揀管理模組 (151)
8.5.5 結算管理模組 (155)
小結 (156)
附錄A 計算機軟體開發檔案編制指南(GB/T 8567—1988) (157)
附錄B UML簡介 (174)
術語表 (176)
參考文獻 (17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