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毯子功,戲曲表演基本功之一,是戲曲演員各行當(如生、旦、淨、醜)均需掌握的表演技藝,由於這些軟功強度高、難度大、技術條件複雜的訓練,均需在毯子上進行以保護練習者不受傷害,故而稱之為“軟毯子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軟毯子功
- 類型:戲曲表演基本功
- 對象:戲曲演員各行當
- 作用:保護練習者不受傷害
介紹,由來,訓練步驟,
介紹
軟毯子功,屬於撲跌類,分三種:一是跌扑功,包括小毛、倒毛、高毛、竄毛、入水毛和撲虎、旋撲虎、竄撲虎、肘絲撲虎、倒折虎、搶背、吊毛、錁子、前後殭屍,難度較大的還有小翻搶背、小翻倒折虎、踺子倒折虎、跺子搶背、跺子高毛、雲里燕等;二是走跤,是雙人合作的抄翻技巧,如過包、轉包、蹬加官、背口袋、穿心前撲、手提、抱虎跳、馱虎跳、扛虎跳、轉羅圈、軲轤錢、雙頭人等;三是小排頭,又稱小零碎,多為武丑或短打武生使用,以表達人物機敏、靈巧、風趣的性格。其中包括倒三點、壓棗、加關、按頭、腦踺子、倒毛頂、小翻戳頂、蛙跳、蛤蟆夯、碎地蹦、碾碾轉、小虎跳、猴提、串絞柱、旋窩、一盆花等。
由來
漢代百戲中即有雜技、筋斗的表演,如出土的西漢樂舞陶俑中,就有“拿頂”、“下腰”的表演姿態。經過歷代雜技和戲曲藝人的創造、發展,形成了具有民族風格的翻、滾、騰、撲、跌等各種技藝。隨著戲曲的形成,筋斗在戲曲表演中,成為塑造人物性格、表現戲劇情境、渲染戰鬥氣氛的不可缺少的藝術手段。生、旦、淨、醜各個行當都要掌握一定數量的翻撲技藝,才能適應舞台表演的需要。
筋斗除了在戲曲舞台上表現翻山越嶺、竄房越脊、騰雲駕霧、水中浮游、雙方拼搏鏖戰時的人翻馬仰、竄奔躲閃、凌空跌倒等戲劇情節外,還可以通過它的訓練,協調演員的四肢,增強周身各部關節的柔韌性、協調性和鍛鍊神經中樞系統對肢體運動的控制能力,使戲曲演員的形體在藝術創造中運用自如。
訓練步驟
筋斗要達到高(騰空高)、輕(起落輕)、漂(姿勢正確漂亮)、準(翻擋子、越城、過人、砸險的落點要準確無誤)的要求。不僅要能穿著短打緊身衣褲翻,還要能足蹬厚底靴身扎大靠翻,有的還要手持大刀、槍、雙刀、雙槍各種兵器翻。戲曲演員要掌握這些功夫,除了勤學苦練外,還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必須從小接受嚴格、科學的訓練,由抄功教師遵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施教原則,打好基礎。
一個筋斗的練成,要經過“抄”、“保”、“餵”三個步驟:①抄。正確動作的形成,關鍵在於“抄”。不同的筋斗有不同的抄法,如抄前撲要貼、掭、扣等。②保。抄到一定程度,練者基本上掌握了獨立動作的能力,教師就可酌情撤勁,起輔助性的保護作用,使練者逐步獨立掌握動作。③餵。如果練者已經獨立掌握動作,為了保持正確的動力定型,進一步提高動作質量,每次練功開始時,還要用把輕微地搭幾個。以上是練習毯子功必須經過的三個重要步驟。
一個筋斗的練成,要經過“抄”、“保”、“餵”三個步驟:①抄。正確動作的形成,關鍵在於“抄”。不同的筋斗有不同的抄法,如抄前撲要貼、掭、扣等。②保。抄到一定程度,練者基本上掌握了獨立動作的能力,教師就可酌情撤勁,起輔助性的保護作用,使練者逐步獨立掌握動作。③餵。如果練者已經獨立掌握動作,為了保持正確的動力定型,進一步提高動作質量,每次練功開始時,還要用把輕微地搭幾個。以上是練習毯子功必須經過的三個重要步驟。